基于ESP教学理论的机电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6-03-28 21:53沈其亮杨翠龙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践与应用

沈其亮,杨翠龙(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0)



基于ESP教学理论的机电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沈其亮,杨翠龙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就是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更好的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首先,本文介绍了ESP教学理论,接着又结合具体案例讲述了ESP教学理论在机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ESP教学理论;机电英语教学;实践与应用

ESP教学理论是一种新的英语教学理论,旨在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应用能力和基本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ESP教学理论概述

ESP是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缩写,意思是专门用途的英语,是一种将语言和专业知识充分融合的完整体系,它将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将语言作为一种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基础性学科[1].ESP的教学理论在本质上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十分吻合,都是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因此,ESP教学体系也成为很多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理论,逐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ESP教学理论和普通教学理论不同的是它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英语教学.ESP从语义、语法、语用、语篇等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英语在各种功能语体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为解决具体的不同语体中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ESP理论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将英语作为学习媒介,逐渐掌握某专业学科的交流能力.ESP英语教学跟一般的英语教学不同的是ESP侧重于讲解英语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深入地探究某专业的系统知识.

ESP理论体系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培养学生掌握理解专业英语的词法、句法等语法的使用规律;二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以英语为媒介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专业交际能力.ESP理论不仅重在培养英语语言技能,也重在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语言技能结合起,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2 机电英语教学现状

2.1 课程内容枯燥无趣

机电专业英语跟通用英语相比不同的是,机电专业英语容纳了机电工程专业所包含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所以学生在学起来会感觉专业词汇繁杂难记,且长复句较多.一个长句往往是由许多并且的分句或是许多从句结合起来的,句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很多困难,更别说去记忆了.而机电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在理解机电英语上存在很大难度,学习兴趣自然会减弱甚至丧失.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又过分注重词汇、句法和句型等语法的讲解,对英语的应用却忽视了,这样使得英语的教学枯燥无味,对这门课的兴趣更是骤然无存.这样直接导致机电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对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十分欠缺,在具体的工作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

2.2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机电英语这门课的设置是为了培养机电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词汇、句法以及句型等的掌握能力,还有就是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翻译理解和阅读能力.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通常会些讲授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再让学生重复性的记忆.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单纯的记忆,效果可想而知.完成了单纯记忆后,教师会再进行课文的讲解,将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给划出了,再具体分析句子的结构,让学生理解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主从句等的构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程度,但只是灌输式的传授然后再要求学生记忆下来.最后,再进行一系列的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巩固之前的词汇、句法[2].在整个教授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主动的进行学习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长时间的灌输式学习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兴趣,学生兴趣的丧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2.3 传统的机电英语评价体系相对单一

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是终结性的评价体系,终结性的评价体系是只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产生的评价,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良好,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课下的作业也积极完成,但可能期末或是期中考试的时候却由于题型的选择或是个人的失误而直接否定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信心.同时,教师也会对学生整个过程中的吸收理解程度得到一个错误的判断,这样下去,会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的实行造成影响.教师需要确立一个相对完善客观的评价体系,不只是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考虑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只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准确的把握,才能进行相对科学的教学设计.

3 ESP教学理论在机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运用对比教学法,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3.1.1 语义比较

机电专业英语的专业词汇较多,很多看着普通的英语单词却包含着很强的专业性,如果理解不当,则会望文生义.因此,机电专业的英语学习重点在于认识词汇的专业含义,同时这也是理解ESP语篇的基础.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把专业性的词汇找出来,再将这些词和通用英语中的词语比较分析,完成它的专业词汇扩展.例如,Thread在通用英语中的词义为“线、线索”,但是在ESP中却被译为“螺纹”.还有Linkage的通用语义为“完成”,但是在ESP中却是“磨光”的意思.

3.1.2 固定搭配的辨析

机电英语中的固定搭配多且杂,但是却有着它独特的规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的引导学生记忆固定的搭配,同时在比较词语的专业含义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与记忆.比如,Driver train是指动力传动装置,Gear train是指齿轮传送装置,Feed road是进给杆,Feed mechanism是给料装置.词语的搭配决定着词组的词义,给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的比较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机电英语中词语搭配的独特性,理解机电英语的独特性要求学生必须独立的进行学习,去记忆一些专业性的固定搭配,而不是从通用英语的习惯用法来搭配词语,比如,像激光加工译为Laser processing,这样的习惯搭配却不适用与机电英语这样的专业英语.

3.1.3 构词法分析

机电英语的构词广泛应用了转化、合成、派生词法等词法来组词,学习和记忆了这些构词法就等于掌握了扩大词汇的方法,运用这些构词法可以帮助记忆更多的词语,对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machine机械,用机械制造;mechanical机械的;mechanism机械装置等词都是machine加不同的词缀构词新的词,其中-cal是形容词词缀,-ism是名词词缀.除了词根+词缀这样的构词法之外,还有词根+词根构成的词,而掌握了这些构词方法就可以学习好多新的词语.

3.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载体,将完成任务作为教学的动力.任务型教学将知识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更好理解、处理、输出和互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人才.但是在确定任务并分组完成任务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针对不同水平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大意,并且理清词汇、句法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英语学习的意义.例如在进行课文CNC Machine Tools即数控机床的学习时,学生应该对课文中的相关词汇进行基本的了解,然后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把握,理清文本内容,掌握文章是哪方面的知识[3].在小组通论中解决以下问题:(1)数控机床的概念是什么?(2)和普通的机床比它有哪些优势?(3)数控机床的构成;(4)数控机床的应用.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这些问题,并且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学生对数控机床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中独特的句法的结构和表达,并且掌握文本的规律,对该文类的翻译技巧、写作技巧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由于专业知识自身的复杂和枯燥,给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造成了一定难度,如果能够增加一些画面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进行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查找和整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专业课最好的学习.要求学生将整理好的资料在课堂上做展示,引领学生进行最后的讨论和交流.

在日常的口语练习中,教师应该设定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对话模板和句型,通过学生的分角色练习,增加学生的职业代入感,在学生表演结束后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日常职业口语的句型.

3.3 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ESP的评价体系不只是单纯的终结性评价,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形成的具体的评价方案.学生学习的需求是随着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不断变化的,而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需求定位确实一成不变的,无法评价学生在动态水平下的知识能力.ESP评价综合了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任务展示、自主学习等多个方面;而终结性评价是结合口试和笔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性考察.ESP就是结合这两种考察方式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ESP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养成以及学习状态,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选择和调整,帮助学生提高机电英语的水平和对机电英语的应用能力[4].

4 结语

ESP教学理论在机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灵活的掌握课堂节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范围,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专业知识作为教学背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帮助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肖德钧.机电ESP学习者需求与教学现状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8):70-73.

〔2〕吕静,徐萍.基于ESP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应用[J].价值工程,2012(16):89-90.

〔3〕陈凯,伍学雷,涂艳群.基于行动导向的ESP教学新模式实验对比研究——以机电英语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1):68-70.

〔4〕王少鹏.ESP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261-02

收稿日期:2016-01-23

猜你喜欢
实践与应用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实践分析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微课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应用
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论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语言艺术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荣誉档案信息化管理在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实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