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振兴发展农垦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03-28 20:35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李好学梁宏臣
吉林农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垦区四平辽河

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 李好学梁宏臣

为全面振兴发展农垦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 李好学梁宏臣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成立于2000年10月,经四平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并报请省政府批准成立。隶属于四平市委、市政府,行使县级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必要政策。201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将辽河农垦管理区纳入省级开发区序列,管辖辽河农场、双辽种羊场、双辽农场、双山鸭场、哈福鹿场(原四平种鹿场)五个国营农牧场和孤家子镇。全区总人口16万,幅员面积527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40.5万亩,年粮食总产量2.5亿公斤。

今年以来,辽河垦区区委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辽河垦区工作实际,正视困难、开拓进取,找准辽河垦区的发展定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区域实际,找准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思路。在经济工作方面,坚持年初确定的思路目标不变,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市委“五路并进”“五城联创”“五市联动”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纵深实施市委提出的“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加快深化农垦改革步伐,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着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打造四平北部“卫星城”。为打造“美丽四平、幸福家园”贡献全部力量。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方向,遵循两条原则,三区联动、四路并进、五措并举、围绕六大产业园区,做好七篇文章。

加快农垦企业改革步伐

认真研究和承接好中央和省委的政策,做好“三化”改革准备,即农垦企业集团化、农垦职工市民化、农垦土地集约化。区别对待各农场的特点实行土地流转、有偿收回等措施,重新归属集团。与大企业集团合作开发经营,引进国有或民间资本,创新品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辽河垦区自身的实际,确定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一是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做好双辽种羊场架树台湖湿地修复及河湖连通建设项目;二是抓好耕地保护建设,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田、路、林、渠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三是抓好农业机械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机购置敞开式补贴政策,围绕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积极倾斜补贴薄弱环节机具和大型机械,已经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00万元,到目前已完成补贴资金500万元。众鑫植保专业合作社已有行走式喷雾机8台、植保无人机8台,为全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服务;四是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正在编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玉米)》申报书,申报规模10万亩。通过实施科技普及标准化生产,全区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0余个,全区仅稻米加工企业年销售达20余万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原生态农产品。通过农博会的推介,打造辽河绿色优质大米“名片”走向全国;五是抓好农业科技培训。2016年以绿色水稻生产、农机化经营组织管理、农机技术推广等主要内容,计划培训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及合作组织负责人130人;六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打造垦区大米品牌创造条件。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大农业供给侧改革力度。2016年,落实完成四平市下达玉米调减任务0.3万亩,实际完成0.6万亩,其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0.3万亩、杂粮种植面积0.3万亩,通过1~2年时间,利用项目资金支撑,逐步扩大水田恢复种植面积10万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公关,大力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目前垦区粮食作物长势良好,预计今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2.55亿公斤。

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全力推进松茂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建设。2016年和2017年计划共投资600万元,集中打造日光温室产业园,新建园区温室面积达到70亩,集采摘、观光于一体,打造精品农业。二是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2016年新建改扩建标准化牧业小区8个,总投资320万元建设年处理病死畜禽300吨无害化处理场1个。大力发展生猪、活鸡、鲜蛋、肉羊的质量提升工程,由三品粮食产品基地逐步向畜禽“三品”基地延伸,增加畜禽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全区现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6家,涵盖畜禽、粮食、中草药以及鹿产品等特色农牧系列产品加工领域。全力支持吉春制药正在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四是推进渔业发展。利用二龙湖水库自流灌溉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综合养渔技术,稳定渔业生产面积1000亩以上。争取省农委稻田养蟹示范推广项目面积200亩。全区稻田养蟹面积达600亩,打造稻米增效、蟹田增收的优势产业。五是探索“互联互通网络销售以及新型农业营销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建立综合营销体系(APP),探索网络上线与实体店共营的销售模式。

辽河农垦管理区水资源充足,东辽河有10公里区段流经本区,陈家河环绕区委所在地孤家子镇,镇内10万亩水田全部采用二龙湖水自流灌溉,四平市“引松入平”工程在孤家子镇设有出口。农垦区65%以上为国有土地。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有“北国江南”的美誉。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最具活力,市场潜力巨大,自然资源丰富,为装备制造、畜禽养殖及粮食深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还有大理石、矽砂、天然气、石油等自然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辽河垦区在2016第十五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设置展位2个,参展特色产品有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鹿司令”牌系列鹿产品,四平群康牧业有限公司荣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窝窝佳”牌系列鸡蛋、鑫旺家庭农场的“惠芳贡米”牌大米、凤新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步登花”牌大米、博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八一湖”牌大米,这些展销大米均获绿色食品认证。借助这次农博会和中国绿色农产品展销会的有利契机,组织企业和合作社进行产品展示,大力宣传辽河垦区大米品牌,为提高大米附加值创造条件,并通过招商引资与有关企业合作,探索开发建设大米品牌基地有关事宜。目前,已与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启动智慧农业项目,建立绿色水稻溯源体系及田间管理监测体系,打造辽河垦区优质米基地、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加速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

狠抓民生保障工程,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日益完善

2011年~2016年改造垦区危房21661户,累计投资34830.37万元。其中危房项目投资32230.65万元,配套投资2599.35万元。2011年改造1739户,2012年改造2447户,2013年改造5372户,2014年改造3735户,2015年改造4981户,2016年改造3387户。累计修建水泥路40272米,砂石路1600米,排水沟2200米,路灯363盏,监控摄像头16个,污水管道1729米,钢筋混凝土检查井55座,雨水暗渠750米,沉泥井9座,垃圾池8个,道路维修1500米,低压线路维修600米,修污水管路1130米,修雨水管路775.5(双排)米,修雨水检查井14座,修雨水沉泥井6座,修污水检查井30座,修污水沉泥井9座。“十二五”期间,辽河垦区共完成贫困农场项目工程:修建水泥路8.1公里,修砂石路9公里,沥青路1.75公里,修排水项目826米,新建排水管道1471米,新建渠道衬砌850米,新建10千伏配电线路5660米,安装配电变压器11台,人工防雹增雨标准化作业站建设项目,710公顷旱田中低产田改造;购置农机具27台套,累计投入资金1249万元。项目实施内容与批复的项目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内容相符;项目严格按照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进行;资金使用和管理符合相关财务制度规定,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各项目均已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贫困农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增强了农场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建设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显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建设,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为农场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大田作物生产的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省农垦局供稿)

猜你喜欢
垦区四平辽河
辽河口
“摇摆不定”等十三则
倾听
辽河文讯
基于ELM算法的辽河沈阳段水污染评价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
石河子垦区克瑞森无核葡萄适宜滴灌量筛选试验
伊犁垦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对四平保卫战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