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稻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单一种植、养殖模式对比

2016-03-28 20:35佘磊郑慧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合肥3003
吉林农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经济收益种养稻田

佘磊,郑慧(.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合肥3003)

蟹稻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单一种植、养殖模式对比

佘磊1,郑慧2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整体经济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农业生产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我国也不断对种植、养殖领域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借助新型种植、养殖理念和方法提升产量,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有关于蟹稻复合种养模式、传统种植、养殖模式方面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种植、养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蟹稻复合种养;单一种植模式;单一养殖模式;分析

近年来我国虽然经济发展得到了提升,但也由于过度向大自然索取资源,造成多种资源匮乏的现象,而农业生产方面对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越多,因此农业生产方面经过多年发展,节水和高值化已经成为其未来发展趋势。蟹稻种养方式是在传统种养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水产业与种植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1 蟹稻复合种养模式

蟹稻种养模式是近年来我国研发出来的种养结合方式,其种养理论主要是根据蟹和水稻能够共生而来的,将蟹放养在稻田内不仅可以免除人工除草的麻烦,而且蟹排泄物对促进水稻生长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肥料的使用;而稻田的环境也比较适合蟹生长,稻田中的害虫成为了蟹最好的食物,如此一来,不仅蟹的食物问题得到了解决,也免去了害虫对水稻的危害,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为了能够使蟹稻共生,需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改造,例如将深塘变为浅塘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或在稻田四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蟹出逃,另外独立进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蟹和水稻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水源,但在此过程中尼龙筛绢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其能有效防止其他小生物进入水稻与蟹争食或是争夺氧气[1]。

2 传统单一种养模式

我国传统种植业与养殖业是互不相关的,均有其独立的生长环境和培育方法,就水稻而言,完整的种植过程需要经过选种、浸种、育秧和播种,并且在其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管护措施,如施肥、除草、杀虫等,另外水稻的产量与地质或水源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而传统养殖与种植有很多相似之处,以水产养殖来说其需要特定的环境,需要人工给予食物、物理或化学方法净化水体等,综合来说,水产动物是能够造成水环境污染的,而水环境也会受到水产动物的污染。

3 对比分析

3.1资源方面

蟹稻复合技术相较于传统单一的种养方式而言,能够更加有效的节省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食物资源或肥料资源等,蟹稻复合技术支持两者在同一环境并存,则可以使用另一块场地进行两者的种植或养殖,而且蟹能有效减少稻田内的害虫和杂草,节约了除草和杀虫药剂的使用,而且以害虫作为蟹的食物来源也能减少为蟹投食的成本和麻烦。但单一种植或养殖则做不到这点,其需要比蟹稻技术多一倍的场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投入,另外单一的种植或养殖需要人工除草、杀虫、投食等措施,而蟹稻复合技术则可以有效减少此方面的麻烦[2]。

3.2经济收益方面

相关研究表明,蟹稻复合技术下的经济收益明显优于单一的种植、养殖收益。首先蟹稻复合技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多年的矛盾冲突得到了解决,促进了两方面的共同发展。其次通过蟹养稻、稻养蟹的模式使稻田免除了虫害和除草药剂的损害,有效提升了水稻的产量,而蟹由于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和天然食物,也使得蟹减少了生病或死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蟹的生存量,量得到了提升,经济收益也会得到提升。单纯的进行水稻种植或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之复合技术而言其防护措施力度也不够,很容易造成减产的现象出现,另外其成本投入也比蟹稻复合技术高,最终的经济收益还要将成本刨除在外,如此一来经济收益就会比蟹稻复合技术少很多[3]。

4 结语

经过对蟹稻种养模式以及传统种养模式的对比和分析,不难看出蟹稻种养模式占据较大的优势,其无论在资源利用方面、成本投入方面或是经济收入方面均比传统种养模式更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而此项种养结合的技术也为我国种养结合领域开创了先河,根据对其多年的观察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如今其已经成为农业生产领域中创造经济收益最大的方式之一。

[1]林孝丽,周应恒.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实证分析——以南方稻区稻——鱼模式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3):37-42.

[2]李嘉尧,李柏年,成永旭.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水产学报,2014(09):1431-1438.

[3]王武.我国稻田种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水产,2011,(11):43-48.

F326.11;F326.4

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7.012

佘磊,硕士,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收益种养稻田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稻田摸鱼记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竞争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