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养水体溶解氧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2016-03-28 20:35牛景彦冯广庆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数信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吉林农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溶解氧光合作用氧气

牛景彦,冯广庆(.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数信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池养水体溶解氧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牛景彦1,冯广庆2
(1.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学院;2.河南理工大学数信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溶氧量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之一,能够维持水体生态环境,促进有机质分解,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溶解氧受温度、大气压力、水生植物、光照、水深、养殖密度、有机物质等多种因素制约。可以采取施肥、注水、开增氧机、加增氧剂、清除有机质等措施来调控水体中的溶解氧。

池塘水体;溶解氧;影响因素;调控

溶解氧,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溶解氧在水体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含量可以用溶解度表示。池养水体中溶解氧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由水体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另一部分来源于大气中的氧气分子。从对水体溶解氧的贡献度来讲,前者明显大于后者。池养水体中的溶解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养殖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化而做相应的改变。

1 溶解氧对渔业生产的意义

溶解氧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之一。水体中溶解有足够的氧气,水产动物才能生存。水体中溶解氧浓度过低,水产动物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比如运动能力下降、摄食量降低、消化能力下降、新陈代谢减慢、性腺发育迟缓、适应能力变差。长期在低氧的水体中生活,会对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等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水产品的品质。如果长期在超低浓度溶氧的水体中生存,当超出水产动物自身的耐受力时,就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直接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给渔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溶解氧还能够维持水体生态环境,促进有机质分解,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水体中溶解氧浓度过低,残留的有机质不能完全分解。水体中积累的有机质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加速水质恶化。

2 影响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因素

池养水体中的溶解氧受温度、气压、水生植物、光照、水深、养殖密度、有机物质等多种因素制约。

温度:水体温度和水中溶解氧呈负相关。水体温度越高,水中溶解氧含量越低。水体温度越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越高。

气压:大气压力和水中溶解氧呈正相关。大气压力越高,水中溶解氧含量越高。大气压力越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越低。

水生植物:水体中的大部分溶解氧由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水体中水生植物的含量和水中溶解氧呈正相关。水生植物越多,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越多。水生植物越少,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越少。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与水中溶解氧呈正相关。光照强度越大,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越多。光照强度越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弱,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越少。

水深:水体深度与水中溶解氧呈负相关。水体越深,光照强度越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弱,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越少。水体越浅,光照强度越大,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越多。

养殖密度:养殖密度和水中溶解氧呈负相关。养殖密度越高,消耗的溶解氧越多,留存在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少。养殖密度越低,消耗的溶解氧越少,留存在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多。

有机物质: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源于水产动物的排泄废物,一部分来源于水体中残留的饵料或食物残渣。水体中的有机物量和水中溶解氧呈负相关。水体中的有机物越多,分解消耗的氧气越多,留存在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少。水体中的有机物越少,分解消耗的氧气越少,留存在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多。

3 溶解氧的调控措施

溶解氧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受各种因素制约。在渔业生产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调控措施。

3.1适时施肥,培养浮游植物

水体中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浮游植物的丰欠度客观影响水体的氧气生成量。因此,我们必须定期检测浮游植物的含量,适时向水体中施肥,培养浮游植物。

3.2定期观测,及时注水

当水体中缺氧时,加注新水是调节溶解氧的措施之一。向原养殖水体中加注的新水,应尽量选用河水、湖水、水库水等优质地表水,这些水源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丰富。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注水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水产动物发生应激反应,影响水产品产量。如需加水,而附近无地表水,可以考虑抽取地下水,但需充分晾晒、曝气后方可加注。

3.3增氧机增氧

如水体缺氧严重,又无条件加注新水,可以开增氧机进行急救。增氧机开动,叶轮旋转,打乱原有水体水层分布,曝出原有水体中溶解的硫化氢、氨、甲烷等有害气体,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溶解速度,达到增氧的目的。

3.4药物增氧

水体缺氧时,也可以加入增氧剂暂时缓解。增氧剂进入水体,与水发生反应,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氧气,暂缓水体缺氧危机。使用增氧剂不能擅自操作,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操作,以免对水产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5定期清除水体中有机质

水产动物的排泄废物、残留的饵料或食物残渣含有大量有机质,分解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水产动物的排泄废物,残留的饵料或食物残渣,减少水体中溶解氧的无意义消耗。

4 结语

溶解氧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对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活动有较大影响。我们要摸清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调控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更好的为渔业生产服务。

[1]雷慧僧,池塘养鱼学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黄桂香.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295,297.

[3]范道麟.浅谈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J].农家顾问,2015(4):150.

S964

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7.036

牛景彦,硕士,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效应和水生动物健康研究。

猜你喜欢
溶解氧光合作用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城市河道洲滩对水流溶解氧分布的影响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