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类学视角下的我国中专教育探讨

2016-03-28 08:12刘畅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期

刘畅

摘 要:哲学人类学领域普遍认为,人类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上的未特定性特征,赋予了人潜能和发展的可能性。并且人因为未特定性导致本能的匮乏,由适应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补偿。在哲学人类学关于人的基本特征的观点启示下,对目前我国中专教育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哲学人类学;未特定化;中专教育

一、哲学人类学对我国中专教育指导的可行性

自20世纪20年代哲学家舍勒所提出的关于哲学人类学的基本纲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哲学人类学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类学家的重视。哲学人类学一直不是人类学这一学科的主流研究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哲学人类学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哲学人类学研究问题、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以及实践运用的方式方法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正如哈贝马斯分析指出,哲学人类学统一或融会全部这些科学的基础——诸如心理学、社会学、考古学或语义学等,研究人和他的产物;但它并不转向一个专门的分支。哲学人类学在解释人的本质的问题上,以及人和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等关系的问题上,立足于哲学角度。通过经验科学和形而上学思想的理解来解释人的本质问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西方传统价值崩溃的年代,哲学人类学家们把研究重点定位于思考人的本质和意义,重新提出关于人的相关结构和特点。这种研究在当时是具有时代感召力的。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中专教育主要招收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学进入高中的学生,生源年龄普遍在15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事物的认知经常带有不确定性。由于中专的主要教育宗旨就是面向就业,正如蔡元培先生对我国职业教育所说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见中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毕业时能够面向社会就业。这中间存在的矛盾就是学生年龄上的幼稚因素与职业教育培养的现实性因素。这种矛盾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并逐渐激化出其他矛盾。对于调和这种矛盾,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方法,但是事实证明效果甚微。

从哲学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我国中专教育,并不是寻求解决办法,主旨是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分析我国中专教育,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二、哲学人类学关于人的特征的基本观点

1.人的未特定化

经过地球数亿万年的进化产生了人类的生命体。人类在经历生命体漫长而又艰辛的演化和进化,这造就了人类在遗传结构上的未特定化的特征。这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生理结构上的非专门化;二是在反应机制上的未确定性;三是在生存功能上的不完备性。弗洛伊德的研究理论表明,人的第一性就是本能。人的本能与动物的本能不同使人与动物是不一样的。本能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反应,无需行为主体的大脑思维和意识调节。动物所具有的本能是天生就有的,从动物出生它们就具有基本的生存本能。这套基本本能与它们所在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实现与外界环境信息的交换,维持生命体的持续生存。但是人类就不同,人类的生命体从出生之后,除了具备饮食、喝水等基本的本能外,还需要适应生活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需要人后天的学习和不断的成长。因此,人在反应机制和生存功能等方面都是不确定和不完备的。也正是由于人的未特定化使人有别于动物的各种本能特征,人类具有可塑性。

2.人的无限潜能与发展

正是由于人的遗传性上的未特定化,赋予人以巨大的潜能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人对世界的开放性。在人的未特定化中提到人天生所带的本能太简单,让人类无法依据本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同样,由于人的本能的匮乏,促使人类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完成自我的生长。这不同于动物,固定的生长在某一个封闭的自然空间中。人类需要面对整个世界的不同,来促进自己的遗传基因的进化。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建立,是需要人依靠后天的学习能力完成的。这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主观能动性。人类用思维和意识来面对这个世界,世界的开放从另一方面促进人的发展。由于人的未特定化特征,人类可以和世界上的任意一个点建立起联系。

(2)人拥有可塑性特点。动物生命体产生后,会按照本身的遗传图式生长,除了本能的机械增长没有其他层面的发展。但是人类是不同的,人具有未特定化的特点,可以根据外界的状况来调节自己的成长方式和状态。当受到外界的侵扰时,会主动做出反应,适应外界的改变。人接受外部信息时,不是单纯地接受而是通过自我脑部信息处理得到最终的信息。在自我脑部处理阶段,每个个体所做出的处理是不同的,这就赋予了不同人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

3.适应性与创造性

巨大的创造性和适应性给人非专门化带来了很大的补偿。人的未特定化这种特性,在我们刚出生时会认为其作用是否定性的。但是从长远角度来分析,人的未特定化却是很有利的条件。因为人的生理器官是非专门化的,这就使其功能不会仅仅局限于少数或几种狭隘的范围之内,而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人的多种能力和首创精神,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外部世界,使其能够通过创造性活动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因此,人的专门化的缺乏结果却由否定的因素转变为高度肯定的能力的因素。与动物的特性相比较,人的未特定化其实是缺陷,但是我们人类从世界的无限开放性和巨大的可塑性带来的更大适应性和创造力中得到了重大的补偿。人通过未特定化有了适应外部世界的能力,并通过理性能力的增强高于动物生命体的存在。

4.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为什么要接受教育?这是由人类具有的未特定化特点和人类的无限发展之间的矛盾产生的。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和无限的开发空间,面临的世界变化也是无穷大和不可预知的。第一,世界无法衡量的开放性,增强了人选择的难度性,这让人类在面对世界各种问题时很难做出明确的决择。第二,人的可塑性其实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需要人类通过切实的实践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第三,人的开放性和可塑性也使人产生无限发展变化的需要,这同样需要通过开发人的能力体系来得到解决。第四,人的理性能力的充分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命体展开的过程。人的开放性非常广阔,可塑性是如此巨大,需要的发展又是如此无限,相对应的,人的自我塑造能力还有很大提升和发展空间。由此,我们进行推断得出,要进行准确的人类后天的塑造,使人发挥出内在的无限潜能,以解决人的无尽需要与生物本能严重匮乏之间的矛盾,只有教育才是解决的唯一途径。人类依靠教育才能解决上述提到的矛盾。

5.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人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机能,造就了人类具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第一,我们知道人具有的未特定化特征,这就使人类在自身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巨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包括从生理到精神方面主体的不断改造,从而在不同的条件下,使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进化面貌。因此,人类具有的可塑性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基础,也就是说人接受教育存在着可能性。其中,包括人的可要求性(即人有被唤醒相应人性和理解能力的可能性)以及人的价值受容性(即个体的人具备指向一定的文化陶冶的可能性)等方面。第二,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所产生的意识能力,同样也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与动物相比,人的精神部分使人的其他部分的非专门化成为可能,而精神部分同样也是非专门化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人与动物不仅仅拥有理性能力的区别,并且在知觉的范畴内,人类拥有动物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特别后天学习能力是在人的理性指引下进行的,这是人类接受教育的重要基础条件,是人类实现教育的现实性基础。

三、哲学人类学对我国中专职业教育的启示

1.有助于重新认识中专学生的缺点

哲学人类学中对于人的未特定化认识,提出人具有巨大的潜能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等几次筛选,来到中专的学生普遍都是这样被淘汰下来的。在人们普遍认识中,中专学校就是生源差,中专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好、品德教育也不合格。在这里,我们分为两个层面来说明——智力和非智力的总体水平。首先,从智力因素方面说,尽管职高生的感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等并不比同龄其他类学生差,但他们知识贫乏、信息储量小、知识面窄等弱点是明显的,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存在偏差和局限性。因此,中专生存在观察事物和问题不敏锐、想法思路不开阔等缺陷,这就导致其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比同龄学生差。受此影响,他们的专注性不强,但这里所说的专注性都属心理性而不是感官性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专生的生理条件和其他类学生相比较没有什么不同点。从哲学人类学观点,我们可以对中专学生做一个新的认识,中专学生所谓的学习不好,并不是自身的生理因素智商问题。而是中专学生在开发潜能时没有得到更好的挖掘。从人的未特定化理解,中专学生比同龄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是在后天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不同层次的分层。但不能就此否认中专学生的潜能,他们的潜能和发展的可能性,在前15年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并不意味着在未来没有发展的可能性。

2.有助于重新树立中专教育的形象

从哲学人类学来看教育,其实质是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起来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人先天本能不足的一种后天精神性补偿。以此来理解,教育是对人精神上的一种补偿,高中教育与中专职业教育都是对人进行的这种精神上的补偿。可以认为,中专教育是对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进行的一种补偿。我国社会中很多人现在都在呼吁扩大高中的招生人数,取消中专教育。但是,这些人并没有看到中专教育的必要性。一方面,中专教育担负着补偿中专学生心理上的失落并提高他们除学习以外的生活技能的重任。来到中专就读的学生,他们本身对于理论学习并不擅长,如果强行让他们继续进行高中课程的学习,他们最终还是混日子,不学习。中专教育是提前对他们进行实用性的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现实因素决定,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贫困状态中,很多都没有办法继续高中学习,他们如果就此放弃受教育的机会,就会成为社会的闲散人员。中专教育对于这部分学生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上面的补偿,更多的是为这些学生提供精神补偿,以防他们有越轨行为。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2]徐继存.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0(1).

[3]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