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宣教对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率的影响

2016-03-29 11:30张翠琼
现代医院 2016年9期
关键词:代谢性初筛复查

曹 慧 张翠琼 孙 伟 英 伍

阶梯式宣教对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率的影响

曹 慧 张翠琼 孙 伟 英 伍

目的探讨阶梯式宣教模式对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率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10月份在我院出生采用住院后说教宣教模式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2 64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15年1-10月份在我院出生采用阶梯式宣教模式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2 243例新生儿作为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宣教模式对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发生率分别为5.1%和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率分别为81.5%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宣教模式可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重视,进而提高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复查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妇;健康教育;召回率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的筛查是预防其智力发育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帮助提升人口素质。随着人们对于新生儿健康的重视,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开始逐渐普及[1]。20世纪80年代新生儿疾病的筛查项目开始启动,经过发展和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已成为了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常规诊断工具,为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监测作出巨大的贡献[2]。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是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实施的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3]。我科室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项目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及G6PD缺乏症。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具体工作包括标本的采集与递送、实验室检测、可疑病例复查、诊断治疗、随访等多个环节[4-5]。最终目的是对筛查阳性的可疑患儿进行复查,并给予明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也是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6-8]。因此,健康宣教尤为重要,我科2015年1-10月把阶梯式宣教模式应用于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复查的工作中。根据知识水平的不同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9],使宣教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召回率明显提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4年1-10月份和2015年1-10月份在我院出生并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共4 8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10月份2 642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10月份2 243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性别、分娩孕周、出生体重、筛查时间、产妇学历、年龄、籍贯、胎次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及初筛阳性追踪方法

两组新生儿标本采集的方法相同,均按照《2010年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要求,新生儿出生后充分的母乳喂养,满72 h给予标本采集;采血前先和家属密切沟通,给新生儿充分哺乳,并将足跟置入温水轻轻揉搓充血,在足跟外侧血运最丰富处斜刺法采血[10],滴于903特殊滤纸片上自然晾干,置于2~8℃ 冰箱保存并及时送检[6]。出院后均通过灵活的、人性化的电话追踪方式对初筛查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召回,电话召回时注意方式及方法,态度不卑不亢,避免产妇及家属误解或产生不良情绪,要从客观科学角度告知产妇或家属不及时复查的危害,并再次告知产妇或家属及时带新生儿复查的重要性。

1.2.2 对照组宣教方法

对照组仅在住院后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前签署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时和出院前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相关知识宣教,包括筛查的目的、方式和方法、初筛阳性追踪、保持电话通畅的重要性等。

1.2.3 实验组阶梯式宣教方法

1.2.3.1 孕期产检宣教 孕妇及家属在孕期产检候诊过程中,通过孕妇学校课程、阅读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宣传手册、健康教育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第一次了解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危害、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目的、方法、重要性以及国家关于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制度和要求。

1.2.3.2 住院待产时宣教 在住院病房走廊侧墙壁、待产室内悬挂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相关知识,让孕妇在病室外散步时、待产室行胎心监护、产房待产的同时进行学习,并由负责入院接诊、行胎心监护的护理人员再次进行讲解,使孕妇知晓具体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相关知识,包括筛查的目的、方式和方法等。

1.2.3.3 出生后宣教 在新生儿出生24 h内由管床护士再次对产妇及家属释疑,尤其是对知识文化相对较低的产妇及家属进行反复宣教,签署关于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知情同意书,告知产妇及家属筛查的具体时间及在筛查中如何配合等。出生后在第二天开始在母乳喂养宣教中穿插宣教或对产妇及家属的提问做好解答。如:①如果筛查结果是阳性,家属对此结果不要太吃惊,积极配合好医生尽快重新采血或抽血复查确诊。治疗时机越早越好,因为脑部发育一旦受到损害是不可逆转的。长期坚持治疗是保证患病孩子智力正常及无学习上障碍的关键。②虽然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是非常罕见的,鼓励每个新生儿都进行筛查是因为一旦通过筛查发现这些疾病,患病的新生儿立即可接受治疗,使患儿不发病或病情明显减轻,智力不受到损害,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筛查最大的好处。如果不进行筛查,等到病情表现出来,脑发育已经受到损害。而脑损害是不可逆的,再治疗为时已晚。经过成本-效益分析认为新生儿筛查是值得开展的检查。虽说是罕见的疾病,但哪个家庭遇到了,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因此只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有可能避免。

1.2.3.4 出院时宣教 出院当天再次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所筛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是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的缺陷,引起异常代谢物的蓄积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缺乏,而导致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类疾病种类繁多,是人类疾病中病种最多的一类疾病。如果不及早发现,对身体可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如智力低下、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对人口素质、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再次与产妇及家属核实所留的电话号码是否正确,并保证留存至少2个有效电话号码,同时要求产妇及家属惠存科室的电话号码,方便特殊情况下主动与科室联系,并请各位产妇及家属留意所留电话上的短信或电话通知,也可自行上网查询检查结果。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发生率分别为5.1%和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率分别为81.5%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复查率比较 n(%)

3 讨论

3.1 影响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初筛阳性召回率的原因分析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工作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众多人员参与的系统性工作,未被召回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①代谢性疾病筛查知识普及宣教率欠佳,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所认知;②医务工作者的解释工作不到位,未能让患儿家长全面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③有些家长觉得这些病的发病率低及无家族史就心存侥幸心理等;④虽然分娩后常规发放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须知和知情同意书,但因大多家长的不重视而敷衍了事,从而出现多次电话通知而拒绝回来确诊等情况发生;⑤受大环境的影响,手机诈骗等事件的发生,部分家长防范意识强烈,住院期间所留联系信息不真实,导致无法追踪;⑥受地域差异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因存在性别歧视而不重视复查的情况;⑦个别家长因经济因素或回异地产休等原因而导致复查受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医疗卫生机构在开设专门的健康专栏、建立免费健康手册和开办孕妇学校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的同时探索一种新型的宣教模式,并履行好告知义务及解释说服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使之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另外广大媒体应加大宣传,社会政府应加强帮扶力度,将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宣传和扶持,真正做到初筛、复查、治疗全免单,真正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目的而落实实施。

3.2 阶梯式宣教模式的应用对召回率的影响分析

阶梯式的宣教新模式,对产妇及家属而言就是在不断地加强他们对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认知,各区域医务人员的宣教能够引起产妇及家属对疾病筛查的重视,从而能让他们主动地去了解、查询疾病的相关知识。只要父母真正了解了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相关内容及危害性,就会配合医务人员为宝宝做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并提供详细有效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如果产后异地休养,也会把新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一并告知医务人员,并保持3个月内该电话通畅,以便医务人员在需要时可以及时联系。本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发生率分别为5.1%和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阶梯式宣教的实验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率为93.8%,与采用传统宣教的对照组8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阶梯式健康宣教,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产妇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和危害的认知及复查的重视程度明显升高。

总之,只有让产妇及家属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才能更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新生儿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而阶段式宣教模式的实施可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的重视,进而提高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初筛阳性召回复查率,值得临床借鉴。

[1] 麻宏伟.出生缺陷及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及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4):337-338.

[2] 韩炳娟,韩炳超,邹 卉.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9):4907-4908.

[3] 钟菊晴,李玉琼,伍 玲.足大拇趾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87-88.

[4] GROUP.Newborn screening:Toward a unikrl Tlscreening panel and system-Executive sumlmary[J].Pediattics,2006,117:296-307.

[5] PAUL A LEVY M D.An overview of newborn screening[J].Pediatrics,2010,31:622-631.

[6] DIETZEN D J,RINALDO P,WHITLEY R J.Follow-up testing for metabolic diseases identified by expanded newborn screening using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ClinChem,2009,55(9):1615 -1626.

[7] LLOYD-PURYEAR M A,BROWER A.Longterm followup in newborn screening:A systems approach for improring health outcomes[J].Genetics In Medicine,2010,12(12):8256-8260.

[8] 李 旺,黄 莹,谢 意,等.广西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5):567-568.

[9] 刘凤媚,陈银娟,莫信爱,等.清远地区先天性甲低疑似新生儿复诊依从性低原因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8):155-156

[10]张 婷,曹 静,董明翠,等.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35):7824.

R174+.1

A < class="emphasis_bold">doi:1

10.3969/j.issn.1671-332X.2016.09.057

曹 慧 张翠琼 孙 伟 英 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0317

猜你喜欢
代谢性初筛复查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专栏简介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勘 误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