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精养池塘改造提升 促进渔民增收

2016-03-29 05:09崔玉枝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平罗县水产品渔业

○崔玉枝



平罗县精养池塘改造提升促进渔民增收

○崔玉枝

渔业在我县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平罗县渔业持续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10.3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92万吨,渔业总产值33120万元;全县水产品总量的75%外销周边省区,市场辐射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我县已成为宁夏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

但我县许多鱼塘为80、90年代所修建,在经历多年养殖后已逐渐凸现出了许多问题,池塘养殖水域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老化、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现代社会发展对我县池塘养殖生产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方式应倡导“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产”。为此,平罗县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契机,对全县老旧精养池塘和渔业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以标准化池塘改造提升技术,促进平罗县渔业提质增效。

1.平罗县对1万亩水面进行改造提升,针对池塘底泥严重的现状,排干池水,采用吸泥泵或机械挖运清除淤泥50cm以上,使池塘水深达到2.2m以上,同时加固塘埂,清除的塘泥运至塘埂,可利用塘泥在塘埂上种植经济作物,达到“上农下渔”生态循环的目的;配套建设进水渠、排水沟、维修改造生产道路,改造电力配套设施和渔业机械。

2.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清淤改造1万亩精养池塘;二是改造建设进水渠、排水沟、生产道路30000m;三是电力配套设施改造,新增100KVA变压器20台;四是新购置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装备500台。

3.实施后使水产养殖基地变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精养池塘,规划布局整齐,基础设施配套齐备,有效地改善了养殖基地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基地的生态、健康养殖水平,对改善全县渔业生态环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了水产养殖单产指标,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了水产养殖环境,降低了养殖水域污染。

4.改造建设后的淡水养殖标准化池塘1万亩,年产优质无公害水产品鲤鱼、草鱼、鲢鳙鱼、彭泽鲫、团头鲂等1万吨,每亩池塘可新增产量200kg,亩增利润400元;带动周围400多农户进行标准化养殖,人均收入可达15000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基地,使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为宁夏渔业环境保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示范模板,辐射带动宁夏无公害水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开展精养池塘清淤改造,不仅能有效改善养殖基地的生产条件,还能提高基地的生态、健康养殖水平,对改善全县渔业生态环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提高水产养殖单产指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保护和改善水产养殖环境,降低养殖水域污染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生态脆弱带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需要;更是确保平罗县渔业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联:753400,宁夏平罗县水产中心)

猜你喜欢
平罗县水产品渔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平罗县五人制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关于平罗县家庭农场的发展形势的分析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笔下走风雷 书中百万兵——读《平罗县军事志》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