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6-03-29 05:45罗英花杨智明金美华金成浩
农产品加工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黑龙江教学内容

罗英花,杨智明,金美华,金成浩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罗英花1,杨智明1,金美华2,*金成浩2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对“分子生物学”课程尝试了精选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将主题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等4种教学改革。

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创新人才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是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类本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的普遍规律,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来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1]。分子生物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取得成果最多,并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分子生物学技术也随之成为生命科学中普遍应用的手段和方法,是当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2]。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不断创新崭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科发展。如何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学以致用,是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笔者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和科研力量,针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知识体系庞杂、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等特点,组织实施了以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和提升团队素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优化,达到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目标。

1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渗入到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化学以及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对这些学科的最新知识体系和技能的学习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已在工业、农业、生物制药以及医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由于“分子生物学”课程知识体系庞杂,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并且其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又不断涌现,给课程的教与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4]。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要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了解新技术、新理论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培养复合型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人才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通过精选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优化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知识载体,也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5]。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该学科的发展速度,因此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性强、脉络清晰、与国际接轨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教师将国内优秀教材与国外原版教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主讲教师根据多种教材编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内容精练的讲义,力求授课内容符合学科发展速度[6]。“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这几门课程间的内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造成了课程间一些内容的重复讲授[7]。比如,“分子生物学”课程中涉及生物大分子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等内容可以适当简化,避免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重复。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学内容以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为主,以介绍本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动态为线,让学生更有效地学到特定的分子生物学知识。

3 引入主题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来是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另一种尝试[5]。“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内容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教师讲到分子生物学的热点话题时自然会激起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鲜活题材,提炼出研讨主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课外有目的地看教材、查阅相关文献、关注最新研究进展,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然后每组选派1名代表到讲台上进行讲述,将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4-5]。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从专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探索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实现教与学的目的。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讨论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问题上,提高学生们的提出、分析、解决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释的活动会使中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学生就能够很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趣变成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师生间交流与沟通。

4 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

分子生物学作为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传统的板书、挂图、模型及幻灯片等教学手段远不能表达和传递深奥而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动画、微课、精品资源库等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增加教学信息量,丰富信息的表达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使得抽象复杂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和鲜明,同学们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2]。为了使学生能有效而主动地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视频、音频、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将教师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以灵活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增加信息量,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为学生营造立体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8]。

5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在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交叉与渗透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需要,也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内涵建设与发展[4]。首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自身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平时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将查阅文献和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研究成果反映到教学中,缩短教材内容和分子生物学发展之间的差距[9]。其次,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只有自己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实现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传递。再次,教师要积极参与或主持新的科研项目。教师需要深入科研第一线,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具体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经验教训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置身于科研实战环境的感觉[3]。教师还可以通过外出进修来拓宽视野,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总之,教师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 结语

“分子生物学”课程作为农业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授课内容的系统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本教研组对“分子生物学”课程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如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将主题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1]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现代分子生物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12-318.

[2]张贺翠,杨昆,刘文清.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391-392.

[3]陈献忠,王正祥.“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安徽农学通报,2010(21):174-177.

[4]周小云,彭国平,陈信波.多元获取“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优化 [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01-102.

[5]徐启江,李玉花.“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高素质人才培养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59-161.

[6]卜友泉,汪长东,易发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11(6):660-663.

[7]邱文林,徐运清.“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J].孝感学院学报,2002,22(6):95-96.

[8]张建宇,武瑞兵,邓秀玲.“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探讨 [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47-148.

[9]姚飞虹,赵丽萍,冯纪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8):379-38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Molecular Biology

LUO Yinghua1,YANG Zhiming1,JIN Meihua2,*JIN Chenghao2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Veterinary Medicine,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9,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Technology,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9,China)

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international practice,biological and innovation ability,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end to reform the course of Molecular Biology.The reform includes selec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s,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adopting the mode of topic discussion and debate style teaching into the class,applying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cademic level.

Molecular Biology;teaching reform;innorative talents

G64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8.024

1671-9646(2016)08a-0076-02

2016-06-1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校级教研课题“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NDJY15Z16)。

罗英花(1976— ),女,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

金成浩(1977—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黑龙江教学内容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黑龙江弃风博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