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行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上)

2016-03-29 08:05本刊
农业知识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产品科技农业



十大行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上)

本栏目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管理办公室主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导向”战略思想和“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省开展以农业科技展翅为主题的十大行动,为农业现代化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

一、主要目标

1.突出三大能力建设。以增强科技要素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主线,持续提高全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2.强化构建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进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着力做好各项任务实施工作,努力实现对全省大宗主导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全覆盖。

3.力争取得一批应用性强的科技成果。立足优势产业、优势品类和关键领域,培育一批突破性较大的新品种,研发、集成和示范推广一批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力争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研发一批农业机械装备,全面提升山东省现代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4.着力搭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训一批优秀农技推广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发展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形成“农科教、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工作格局。

二、工作重点

农业科技展翅行动立足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实际需求,重点开展十大行动:

(一)大力开展农业重大应用技术联合攻关行动,强化关键技术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以加强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研发与集成为核心,围绕事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和关键难题,凝练10~15项重大研发项目,依托省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牵头抓总,强化纵向、横向联合,积极开展协同创新,鼓励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作,建立中试熟化基地,采取“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力争通过2~3年的实施周期,在粮食产能、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修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突破。同时,遴选100项单项技术研究项目,鼓励围绕区域优势特色农业开展技术创新,形成行业标准或技术规程,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与水平。

(二)大力开展科技支撑和服务产业发展行动,强化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创新团队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服务新机制,密切科技与产业结合。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各创新团队在全省遴选推荐3~5个县(市、区),建设省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技术指导服务核心县(市、区),在全省建立100个县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示范基地,开展“农科教、产学研”新机制试点,基本实现对农产品主产区和产业密集区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抓好省创新团队“十三五”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创新团队建设在基层一线的延伸,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渠道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形成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双轮驱动”,及时把创新团队的新技术、新成果纳入推广计划,加快创新团队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农业科技资源的上、中、下联动,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

(三)大力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良种产业化行动,强化民族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全省新建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中心30个,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积极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体系。注重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健全完善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加大现代育种技术研发,着力提升种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基本覆盖农产品优势主产区。鼓励种子企业与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搞好品种试验审定与展示示范,加快高产、优质、广适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良种在增产因素中的主导作用。

(四)大力开展粮食稳产增产技术推广行动,强化“高产创建”实施力度。切实发挥高产创建的基础平台作用,持续稳定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能力。

(五)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行动,强化环境修复和土壤改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以增强科技要素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耕地质量提升、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化应用为重点,切实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广选用抗旱品种、应用水肥一体化、农药减量控害、降解地膜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养殖场沼气建设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积极开展农业节水、化肥减量、农药减控、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畜禽养殖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创建等重点工程,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技术创新,完善监测体系,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机制。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要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两减”是指,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三基本”是指,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的问题采取有关措施,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解决好这个问题)目标,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强化农产品品牌战略。深入贯彻实施“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战略,着力打造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普遍提高农业生产投入品科技含量水平,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大控肥、控药等节本增效的绿色增产技术科研攻关,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科学用肥用药水平,大幅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农产品为单元,以农业生产全过程为主线,不断健全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衔接、严谨配套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到2020年,基本做到全省主要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标可依。三是切实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探索适应全省推广应用的绿色生产模式。四是积极开展主要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

(未完待续)(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农产品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