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邦德 : 一个和平主义者的民权之旅

2016-03-29 11:13胡晓进
书屋 2016年3期
关键词:佐治亚州民权邦德

胡晓进

誓者,以言约束也。折言为誓,也就是共同盟约,永不背弃。中国古代的家国大事,无论是祭祀、打仗,还是登基、封禅,都要盟誓。两个人相恋至深,海誓山盟;桃园三结义,对天盟誓。讲话时担心对方不相信,则指天为誓。

这种个人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誓约现象,同样体现在政治领域,比如入队、入团、入党都要宣誓;根据不久前开始实行的宪法宣誓制度,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也要宣誓。而以宪法立国的美国,一样是誓言比天大,将总统就职时应该宣读的誓词直接写进仅仅只有几千字的宪法。如果不宣誓,连总统也当不了。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宣誓就任总统时,因为誓词没读完整,总统权力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受到质疑,不得不又在小范围内重新宣读了一遍誓词。

在美国,凡是民选的议员,就任时几乎都要宣誓,誓言的内容不外乎尊重美国和本州宪法、忠实履行法律职责等等。如果没有经过宣誓,则无法就任。半个世纪前的1965年,一个名为朱利安·邦德(Julian Bond)的美国人,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邦德是出生于田纳西的黑人,父亲霍勒斯·邦德系黑人奴隶后代,上世纪三十年代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那个年代,黑人很少能上大学,就算是放在白人中间,从名校获得最高学位的老邦德,也称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1939年,老邦德成为佐治亚州黑人高校谷堡(Fort Valley)州立学院的第一任校长,次年,刚出生不久的小邦德,随父母迁居佐治亚。1945年,老邦德出任林肯大学(宾夕法尼亚)的首位黑人校长,全家又随之北上。

小邦德在宾州读完小学、中学,毕业后进入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莫尔豪斯学院(Morehouse College),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文理学院,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毕业于该校。朱利安·邦德(小邦德)在该校就读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年轻的邦德热血沸腾,中断学业,离开校园,投身其中。他们和众多黑人学生一起发起“入座”行动,故意进入南方城市里专供白人进餐的餐厅,要求取消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

1960年春,南方各城市参加“入座”行动的代表,在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集会,宣布成立“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SNCC),统一协调各地学生的抵制活动。邦德作为亚特兰大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并成为“委员会”领导成员。此后数年,他一直在南方各州活动,鼓动黑人争取自身政治权利。

1964年和1965年,在众多民权组织和白人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之下,美国联邦政府相继通过了著名的《民权法》和《选举权法》,黑人终于获得了法理上平等的政治身份。作为黑人民权领袖,邦德的民众威望也一路高涨。在黑人选民的支持下,1965年夏,二十五岁的邦德当选佐治亚州众议员,宣誓就任时间定在次年的1月10日。然而,就是邦德准备宣誓的前几天,一起意外事件却打断了他的就职之路。

1966年1月3日,“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一名黑人志愿者Samuel Younge Jr,因为进入白人专用的洗手间,与白人发生争执,竟被白人枪杀。1月6日,“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谴责杀人凶手,指责政府对国内民众保护不力,并将此事与美国正在进行的越南战争联系起来。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对外以保护“自由”为名入侵越南,屠杀手无寸铁的越南农民;对内,却听任白人任意屠杀黑人,无法保障黑人的自由。这两者之间并无实质区别。因此,“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号召黑人和广大民众抵制征兵,不要助纣为虐、继续为撒谎成性的政府服务。

作为“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领导成员,邦德在接受地方电台采访时表示,他支持“委员会”的上述声明:“首先,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非常热切地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参加任何理由的战争;其次,美国政府出兵保护遥远土地上的自由,却无法保障国内公民的自由,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身为国内二等公民,黑人没有义务支持这样的战争”。

虽然邦德相信,他的这番话并无叛国嫌疑,也与担任州议员所应宣读的誓言并不矛盾,但是佐治亚州议会的七十多名议员还是联名表示,邦德的言论违反了征兵法,没有尽到恪守宪法和本州法律的要求,因此不适合担任本州议员。当年1月10日,州议会负责主持宣誓的秘书拒绝让邦德参加宣誓。随即,州议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此事。在特别委员会召集的听证会上,邦德仍然坚持自己毫无保留地赞同“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声明;他自己没有焚烧征兵卡,也不鼓励他人焚烧征兵卡,但是非常钦佩那些勇敢地将自己内心信仰付诸行动的人;他自己是和平主义者,所以无法上战场。

特别委员会经过一番调查,虽然肯定了邦德的个人品质,但根据他的采访记录和在特别委员会面前的陈述,认定他无法满足就职誓词的要求,不适合担任州议员。与此同时,该州议会也通过投票表决,拒绝接纳邦德为其新成员。

邦德觉得,自己的言论是在陈述个人立场和看法,属于自己的表达权利,理应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于是,他向位于佐治亚北区的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宪法权利,否决州议会的决定。但是地区法院认为,邦德若要成为州议员,就必须满足宣誓要求;他确实享有宪法保障的言论和表达自由,但是对于州议员,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邦德支持“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极端声明,已经超越州宪法和州议会对州议员的要求,因此不适合担任该州议员。

联邦地区法院尊重佐治亚州议会和特别委员会的决定,驳回了邦德的请求。经过民权斗争洗礼的邦德毫不气馁,他一边上诉最高法院,一边继续参加选举。在1966年举行的州议会补选和常规选举中,他两次以压倒多数票当选。

1966年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做出一致判决:邦德所享有的政治表达自由不容侵犯,佐治亚州的宣誓要求不得限制这种自由;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政治人物,都享有同样的表达自由;州议会无权根据多数议员的投票,来决定其他民选议员的任职资格。

1967年,經过整整一年多的曲折抗争之后,邦德终于宣誓就任州众议员,此后八年,他连续四次当选,成为佐治亚州议会的著名黑人众议员。其间,他还重返位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完成自己十年前中断的大学学业。

1968年,美国民主党在芝加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竟然有人提议让邦德出任副总统候选人,被邦德一口回绝,并非他不乐意,而是因为自己不符合宪法规定的条件。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担任总统或副总统必须年满三十五周岁,而1968年时,邦德才二十八岁。

1971年,邦德加入著名律师莫里斯·迪斯(Morris Dees)创办不久的法律援助机构——南方穷人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担任中心首任主席(1971—1979)。这个中心专门为南方穷人——尤其是黑人——提供法律援助,曾经打赢过许多著名的民权官司,在南方颇有声望。“中心”的办公地点,如今已经开辟为美国民权纪念中心,门前广场上摆放的黑色民权纪念碑,由著名华裔设计师、美国首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设计,上面镌刻着四十一位著名民权人士的名字。

在担任南方穷人法律中心主任期间,邦德还成功当选佐治亚州参议员,并连任六届(1975—1987)。1986年,他与另一位民权运动领袖、曾参与组建“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约翰·刘易斯(John Lewis)竞争佐治亚州同一个选区的联邦众议员,惜败于刘易斯。与邦德同龄的刘易斯,可谓美国民权运动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曾任“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主席,参与组织1961年的自由乘车运动、1963年的向华盛顿进军、1964年的密西西比之夏、1965年的塞尔玛游行。从1987年至今,刘易斯一直是佐治亚州派往联邦国会的众议员,至今仍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上!

1987年,邦德从州参议员的职位上退下来后,离开政界,转入学界,先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其间,他还曾担任美国著名民权组织“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主席(1998—2010),支持同性恋与同性婚姻。2012年,邦德正式退休,2015年8月15日病逝,时年七十六岁。

猜你喜欢
佐治亚州民权邦德
村翁
追问“性别”的法律真意——博斯托克诉佐治亚州克莱顿郡
《民权素》“素”义旨辨略
——兼论《民权素》创刊宗旨
邦德牛奶
美国佐治亚州青年学徒制:历程、策略及启示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信任一个贼
邦德语录
邦德系列主题曲
张之洞的奇谈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