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的道德

2016-03-30 00:34连岳
文苑 2016年7期
关键词:连岳孔融坏人

[文/连岳]



方法的道德

[文/连岳]

不久前,听闻一件分宅基地的故事:弟弟让哥哥分割两人共有的一块地,哥哥分了,拿了。弟弟觉得不太公平,也忍了,弟媳却非常生气。以后两家人当邻居,这埋下的冲突种子,不知会结多少烦恼。家庭间碰到这种情况,很多人脑子里瞬间闪出四个字:孔融让梨。背过《三字经》的孩子脱口而出:融四岁,能让梨。分财物时大家都谦让,不怕吃亏,自然没有矛盾。有道德的人,让出自己的利益,别人都开心,多么融洽。

道德说教的一大主题是“好人应该吃亏”,让得越多越是好人。多想一步,便不合逻辑,好人吃亏,那么,不那么好的人,甚至是坏人,就会得利。好人越多,坏人得利也越多。道德说教变成了资助坏人。怪不得越是坏人,越爱道德说教。或者,真有一个天使之国,所有人是孔融,不甘愿成为“道德败坏”的人,梨最后只好烂掉。这是浪费,也是笑话。

试问一下,你愿意你的孩子以后事事让人吗?好大学让人,好工作让人,升职让人,奖金让人,股权让人,漂亮姑娘也让人。我想没有正常的父母愿意,所以孔融只能一直停留在道德教科书上,违背人性的元素,说得再漂亮,也没人愿意操作。

不让,不意味着必须争。找到参与者都能接受的方法,不让也不争,不产生圣人,也不产生坏人,成本最低。

两个孩子,一块蛋糕。出于本能,他们选择打斗,谁赢谁拿走。背过《三字经》的,谁都虚伪地等着对方分,然后拿走较小的一块,然后赞赏他一声。这个困局,一个简单的规则即可消除:分蛋糕的人,后拿。这样,分的人一定会尽量公平。想出这方法的人,是天才,这方法正常智力的人都听得懂,可接受,能操作,从梨到宅基地,再也不怕分割问题,人生少了无数困扰。

方法的道德,远胜于道德的方法。

猜你喜欢
连岳孔融坏人
吃苦的正确方式
坏人长什么样
不像坏人
警察教你识坏人
孔融认亲皮皮猪卡通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那些神憎鬼厌的“毒人”
“孔融不让梨”现象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爱一个人
我爱问连岳之——如何成为一个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