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艺术的发展初探

2016-03-30 07:01童莉曾晓安
大观 2016年2期
关键词:川北川剧民间

童莉 曾晓安

灯戏原是四川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流行的一种比较简单质朴的歌舞小戏,因大多在夜晚场坝演出要挑灯照明而得名。它源于傩戏和巴渝戏。川北灯戏在民间的叫法多种多样,通常都称“农民戏”、“坝坝戏”,又因其诙谐风趣,引人发笑,还称它为“喜乐神”、“欢喜调”。在经济不发达的旧时代,农村请客,常有客多铺少的情况,主人家便请灯戏班演唱通宵,客人围在院子里看灯戏表演度过一夜,故又叫作“大铺盖”。灯戏流行于明清年代,其明快、幽默、夸张的独特艺术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川北灯戏源远流长,比较特别,在川剧艺术中独树一帜,其唱腔曲牌较多而富于变化,优美动听,其表演诙谐而富于技巧,引人发笑,所以倍受人们喜爱,得以代代传承。

一、川北灯戏的艺术形式

(一)川北灯戏的表演形式

灯戏是以说唱民间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取悦、教化世人为主要目的的灯戏艺术,在明清时期便出现了活动于民间的灯戏团体灯班。灯班一般由近10人组成,乐队四人左右,演员大约有四五个人。传统的灯戏剧目大部分都是反映了百姓的民间生活、表现出了乡土风情的喜剧和闹剧。灯戏音乐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以及庆坛中的唱腔艺术和锣鼓手法。声腔分为正腔(灯弦腔、苦板、十字韵、联八句)和杂调(各类民歌、小曲、时调)。表演的形式分为天灯(以小剧为主)和地灯(各种灯调、歌舞)。灯戏艺术经过汉唐灯会的酝酿,在宋元时期逐渐成型,在明代时期已经出现规模,盛行于清代,一般被大家称之为“灯”或者“花灯”。经过川剧艺人的丰富创新,不断提高,灯戏艺术在清代末期已经成为了川剧五种声腔之一。演出时,舞台上高高悬挂起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在舞台四角放置有画着花、鸟、飞禽走兽、人物的各种各样鲜艳夺目的彩灯,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羊灯、蚌壳灯等等,既是舞台中的道具,也是剧中的角色。演员演戏叫做“扮灯”,观众们看演出叫做“看灯”。灯戏艺术中融会了歌舞、皮影、木偶、杂技、等各种民间表演艺术,乡土气息浓烈,形成了特有的明快、活泼、幽默,夸张的艺术风格。

(二)川北灯戏的创作形式

川北灯戏属于民间创作的一种俚戏,它由劳动人民创造,其取材也来源于民间生活,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戏曲艺术。川北灯戏的作者和表演者大多来自贫民百姓,舞台上的艺术形象与表演者本人可以说是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而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的观众们总希望得

到哪怕是短时间的欢欣与喜悦,而川北灯戏正是顺应了这种要求。通常的灯戏艺术中旦丑戏居多,旦丑戏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灯戏艺术中没有非常严格的程式,也没有川剧指法、身段技巧的要求。它主要靠通俗的语言,悠美的曲调,欢快的节奏,妙趣横生的表演,赢得了人民大众的喜爱。这种特点可用八个字概括:生活、自然、风趣、诙谐。川北灯戏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充分展示了农民小戏的质朴艺术气息,它的演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成为了川北农民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精神载体和精神内涵。

二、川北灯戏艺术的发展

(一)川北灯戏的起源

巴山蜀水文化底蕴丰厚,川北山乡习俗民风古老淳朴,川北灯戏在就孕育在这样一个简单质朴的艺术环境里。据史料记载,灯戏经过汉、唐的灯会酝酿,宋元时期逐渐形成,在明清已经初显规模,之后便流行于巴蜀各地。川北灯戏主要流行于四川的南充县及周边县乡,形成的历史较早。川北灯戏的演出一般不择地方,院坝等地方均可演出,演员也不需要复杂的服装道具,挂上各种各样的灯具,称之为“胖筒筒”的胡琴及锣鼓一响,便可以开始演出。

(二)川北灯戏的剧目介绍

2006年5月20日,灯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川北灯戏的肯定也是对川北灯戏继续创新的要求。1987年,岳池川剧团演出的灯戏,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上引起轰动。次年5月,该团应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和《戏剧评论》编辑部之邀进京献艺,在北京长安、吉祥戏院和中南海演出了灯戏《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周元献鸡》、《秀才买缸》、《丈母娘上轿》、《办移交》等一批新编灯戏剧目,在唱腔、表演手法、服装道具和舞美灯光等方面大胆革新,既保留了传统灯戏的风貌,又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受到高度赞誉。张爱萍将军挥毫题词:“俚戏艺术继承创新,移风易俗趣中育人。”戏剧家曹禺说:“川北灯戏让我眼界大开。它是从民间发展而来的,有许多高明的艺术处理,表现出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幽默,凝聚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优秀传统。”清末民初岳池的“太洪班”、“三三剧社”等川剧团体演出的灯戏,深受人们欢迎。1984年10月,南充地区借四川省第二届振兴川剧会演之机,将一台洋溢着山野情趣的灯戏《闹隍会》 《灵牌迷》 《包公照镜子》 《郑板桥买缸》献演给蓉城的广大观众,引起轰动,被认为是振兴川剧的一大收获,同年,再次向全国戏曲名家一展灯戏的独特风采,以其跳、笑、闹为特点的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受到强烈关注,被认为是最具民族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地方剧种。岳池县川剧团青年演员们演出的《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周元献鸡》等川北灯戏摆脱了“灯中有戏戏有灯”的传统形式束缚,扩展了这一民间小戏涵盖的生活面。在舞台形象的再度创作中,仍然紧紧秉承川北灯戏反映生活的美学传统,处处表现出一种不拘于生活表象的超然态度,有时妙语如珠而又充满哲理,有时变形夸张却又神形兼备,意趣昂然,令人忍俊不禁。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上,自然要倾倒各地的戏曲行家和成都广大观众。在《幺妹嫁给谁》中岳池的灯戏演员们出奇制胜,奇就奇在以凳代轿。幺妹手中那块红手帕,出乎观众意料之外,并未当作出嫁的盖头巾,她与情郎舒臂一拉,当场变作一条修长的绷带。两人在室内转几个大圆圈,板凳捆在二哥肩上,二哥背起新人回自己的家,二人都沉浸在迎亲的无限喜悦之中。以凳代轿的舞台幻觉,是通过那条红绸造成的。在演员载歌载舞的精彩演唱中,长绸成为宣泄人物浓情蜜意的舞蹈语言,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特别是当长绸化作背带,将板凳捆在二哥肩头,戏剧迅速出现高潮。赵二哥双手抚弄肩上红绸背带,宛如两腋长翅,背起幺妹,更是矫若游龙,翩若飞鸿,观众深切地感受到剧中人物的迎亲之趣。背新娘似曾相识,以凳代轿似属罕见。通过这种别致的迎亲,我们还亲身感受到川北山乡古老淳朴的习俗民风。近年来,川北的老艺术家们又创作演出了《裁师爷》、《背新娘》、《收贡银》、《赌媳妇》、《悠悠花轿情》等灯戏剧目。不断给观众提供了参与品评欣赏川北灯戏的极好机会。

猜你喜欢
川北川剧民间
助力川剧振兴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近四十年川北大木偶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我的川剧变脸娃娃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学川剧
川北皮影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思考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