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没口味的傻白甜港片

2016-03-31 10:21
南都娱乐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港片香港电影美化

一部描写香港本土故事的电影,到了内地上映时,将名字“王家欣”改成了“寻找心中的你”。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倒也可以反映出香港电影人面对内地电影市场这块越来越肥的猪肉,那种割舍不下又放不下身段的纠结情绪。

《寻找心中的你》通片刻意营造了一种纯纯的懵懂天真氛围,

这种显然受了台湾言情文艺影响的故事,本身并不属于香港本土特色,

但是故事的发生地是香港的一个岛屿,坪洲,这又容易激起一股旧香港的浓重情结。 文_朱白

所谓单纯不过是今日对过去的一种想象

“王家欣”既是影片的名字,也是女主角的名字,它意味着平凡和普通,也可以随时变换成你记忆中的一个名字。发生在坪洲的故事,男青年用吉他和单纯的傻,来做一个别人眼中的疯癫的人,他不务实,也被嘲笑,但在爱情面前表现出了足够的执着。片中有一段对话—如果他以后想起寻找女孩的这一段呢,肯定觉得自己很傻。男人说:不会,现在哪有这么单纯的人呢?

看上去过去真像是一个以单纯为主的世界似的,但人类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短暂的美好和单纯也即刻会被取代。我们像老人一样对着一部电影抒情,感动其单纯之时,也是对今天不单纯和强暴世界的一种认同。《寻找心中的你》只给出最简单的逻辑主线,但却缺少现实的力量,也就是说,它只负责抒情,而对真伪没有鉴别的义务,更没有提供真实有效场景的能力。《寻找心中的你》这种电影,真是电影人的一种懒惰,对着自己过去泛黄的日记掉掉眼泪,美化一下过去的美好和单纯,然后就将故事清汤寡水端了出来。所谓昨日的美好和单纯,其实有些时候不过是对今日认同但又不满足的我们,对过去的一种想象和美化。

香港影人的孱弱无力

导演刘伟恒据说是谙熟韩国流行文化的一位新晋导演,但在他的这部处女作里面,看不到任何韩流元素,连近些年中日韩电影中流行的插科打诨和搞笑也不多见。与其说刘伟恒这种新晋香港导演是一种犬儒的代表,不如说他们确实拿不出什么厉害的东西了。一方面对自己前辈的古灵精怪或者黑社会经典会自然有一股逆反心理,另一方面阳春白雪之处又显得自己苍白无力,那么也只有贩卖一下自己的旧日情怀和所谓的青春懵懂了。

一见钟情,进而痴迷不已,最后阴错阳差又与另一个王家欣产生新的情愫,王安欣不是王家欣,错落的痴情就显得格外痴傻,这种美好如童话同时也幼稚胜童话的故事,也只能在“新晋导演”那里可以通过所谓的“情结”来完成了。影片中间还加了一段电影院老头的爱情故事,同样是苦等,但最终有了一个貌似和谐的结局。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影视作品万年不变的主题,但如此刻意安排除了点题也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基本上来讲,《寻找心中的你》不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艺术上就更不用说了,它只能以一种被你偶然发现,然后在电影院中找到了一份从前纯真的可能而存在。或许观众会送上感动、煽情、记忆重现等观感,但那毕竟是经过表面美化的故事,离真正的打动人差之千里。

傻白甜的香港电影有出路吗?

如果说以往我们对港片的印象停留在黑帮、人性黑暗、鬼怪僵尸等成人社会中,那么《寻找心中的你》这种故作天真的傻白甜式的港片就是一种拈轻怕重和平庸的选择。影片中的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一隅坪洲,自家经营的小店成了风情一种,这倒是以往港片中不多见的。跟前不久的青春片《哪一天我们会飞》或者《我的少女时代》也不同,《寻找心中的你》集中展示的都是一个被成年人有意过滤掉的世界,里面的男人只有天真而缺少人性真实的一面,女人则天真美丽直肠子,既没有大时代的印记,也没有人在不同环境下的真实一面。《寻找心中的你》整体上可能真的连小清新都算不上,它的口味偏淡,以至于是那种几乎没有任何味道的口味,只保留了一个自欺欺人傻白甜特征。

倒是里面的吴千语落落大方,本色演出得极其到位,清澈的笑容、直爽的个性、姣好的脸,没有多少表演痕迹,成了这部平庸港片的点睛之笔。但对于影迷来说总是遗憾,曾经辉煌和缔造过无数经典的香港电影,现在只剩下了“傻白甜”站出来充当新一代主力,倘若这种方向获得了商业和奖项的认可,那未来的惨淡可想而知。

猜你喜欢
港片香港电影美化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老面孔成为港片最后防线?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港媒:贺岁港片怎么了?
美化生活
重映影片能否再掀怀旧热潮?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简析韩国电影对港产电影的借鉴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