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再获世界最美的书大奖

2016-04-01 18:58
出版参考 2016年3期
关键词:方圆书店订单

2016“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近日在德国莱比锡揭晓,其中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选送的两部作品《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分别荣获金奖和铜奖。这是继2004年《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之后,“中国最美的书”选送作品第二次荣获“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至此,“中国最美的书”已经在历年“世界最美的书”角逐中斩获了15个奖项。

“世界最美的书”组委会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2016年共收到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参评作品。国际评委团最终推选出14件作品荣膺2016“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这些获奖作品分别来自8个国家或地区。

《订单——方圆故事》

2016年世界最美的书 金奖作品

设计:李瑾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订单——方圆故事》,以书店订单为引导,讲述了西安一家有着33年历史的私营美术书店的发展故事。作者的文字冷静而不乏温度,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潜藏着不易察觉却一触即发的诗意,不由得让人掩卷沉思,回观自己的青春岁月,感叹作者几十年了不起的坚持。

据了解,本书设计者李瑾最初只是想做一个关于书店订单的书,但随着书稿的不断修改,这本书又有了更多的视角,这里面有订单的故事,还有书店老板吕重华的家族故事,更有几代人对书店的记忆。作者吕重华想以书的形式,为书店做一个总结,也为一家人在人间做个“到此一游”的记号。

除去印刷环节,《订单——方圆故事》光是装订就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且全部都是手工作业完成,第一批2500册书光装订用了近3个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读者来说,要想把这本书看个究竟,读完第一遍,还要有第二遍,而且手里要备上一把裁剪刀,因为筒子页中还暗藏内容,那里有关于书店和家族成员的所有图片资料,以及店老板多年收藏的瓦当图片。

“中国最美的书”评委周晨评点说,《订单——方圆故事》是一本岁月磨砺沉淀而成的“书之书”!该书展现了当代纸质书设计的探索,封面触感非常独特,视觉也非常新颖。图书采用传统线装,又有很多当代元素,体现了图书从平面设计到空间设计的探索,单一线索阅读转化成复合线索阅读的一种探索。

《学而不厌》

2016年世界最美的书 铜奖作品

设计:曲闵民/蔣茜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学而不厌》借用《论语·述而》中“学而不厌”的典故讲述知名艺术家周学对学习的思考。

周学认为,不断地重复只会让自己都生厌,主动求变是自身突破,呈现更新鲜的、惊艳的,又能让人不断学习,不断归零。四十岁,不高不低、不尴不尬的年纪,是出书最好的一个由头。《学而不厌》成书,自起心、动手,再设计、印刷,近两年时间。

设计者曲闵民在谈到这本书的时候讲到,书籍设计是书籍内容的视觉表达,亦要反应出作者本人的气质。曲闵民发现周学有练习书法的习惯,这让他隐约开始思考何为学习的本质,并开始把这种思考融入到了书籍的设计当中。他希望这本书能像电影中的长镜头一样,毛毡、宣纸、内页中的书法墨迹,由黑到白又由白到黑,如此反复,这正是他想表达关于学习的一种态度。

近年来我国书籍设计师能连续在“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有所斩获,除我国书籍设计界对外交流的充分开展,视野日渐开阔,整体设计水平逐步提升,设计师个人特质外,凭借的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及我国5000年文明的大背景。

书的封面采用包装纸,书名仿照订单,选材和设计都很新颖。此外打破常规,在前言和目录之间插入图片,激发读者去探寻和发现。

内容和形式完美烘托在了一起,不是以精致、华美而取胜,而是以最朴实、最不起眼的材料赢得人心。

订单上的文字大同小异,但头像却带有吕老板的喜怒哀乐。

以出版社往来信件开头,每一页的签名都附上店老板不同的肖像。

本书使用传统的宣纸来印刷中国画与书法,富有质感,画页左右上下翻折,赋予阅读以动感,与内容相辅相成。

文本排列非规则型游动,在规则中寻求着变化,是虚与实、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

用绘画装裱形式制作封面,手法与主题很吻合,裸背装订方式便于翻阅。

东方韵味在设计中传达到位,使得书籍的人文气息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浓郁。

猜你喜欢
方圆书店订单
十月打了霜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最美书店
在书店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