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闾左”发覆

2016-04-02 06:09孟彦弘
文史哲 2016年6期
关键词:暴政史记身份

孟彦弘



《史记》“闾左”发覆

孟彦弘

《史记》所见“闾左”,既非依附民或贱民,也非流民或浮浪人,更不是指闾佐,而是“闾五”之讹。“闾五”即“闾(里)士五”的简称。士五,是指傅籍至免老、没有爵的普通百姓。汉人对“闾五”这一简称已较陌生,加之“闾左”更可彰显秦之暴政,故不加深究而致误。后代注释家望文生义,不足为据。

《史记》;闾左;闾五;士五;身份

笔者以为,“闾左”乃“闾五”之讹。闾即里、闾里④“闾”,似不应拘泥作里门解。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八之二“荀子·穷阎漏屋”条,即作辨析,称“闾亦巷也”(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金陵书局本,第663页)。,泛指地方基层组织或居住之地;闾五,指闾或里之士伍。睡虎地出土秦简有封诊式,共廿五节,除治狱、讯狱外,其他廿三节均为案件的调查、审核、讯问等程序的文书程式。其中涉及人的身份,正有“士五”。有作“士五、居某里”,如:

有鞫 敢告某县主:男子某有鞫,辞曰:“士五(伍),居某里。” 有作“某里士五”或“同里士五”,如:

封守 乡某爰书:以某县丞某书,封有鞫者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幾讯典某某、甲伍公士某某……

盗自告 □□□爰书:某里公士甲自告曰:“以五月晦与同里士五(伍)丙盗某里士五(伍)丁千钱……” 有作“里人士五”,如:

由于对“闾左”的未得确解,所以在汉初人眼中,这件事被当作秦暴政的一个事例。如晁错讲到“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时,就以秦北攻胡貉、南攻杨粤,置戍卒为例,说:

总之,“闾五”讹为“闾左”,大概很早就发生了。至少司马迁在写作时即已弄错。后来的注释家乃至现代的研究者,更是一味弥缝、疏解《史记》,致成千年待发之覆。

[责任编辑 范学辉]

孟彦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猜你喜欢
暴政史记身份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商纣王的暴政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归马放牛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试论新媒体冲击对舆论的暴政的影响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