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6-04-04 12:08白杰黄平
世界复合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患医学生

白杰,黄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综述*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白杰,黄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成为优秀医学人才的基础是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目前很多的医学院校仍然本着传统“技术至上”观念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使得走入工作岗位的医生只重视技术上的提高,而忽略了“以人文本”的服务宗旨,激化了医患矛盾,出现越来越多的医患冲突。该文围绕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意义、现状和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阐述。

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对策

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基础是医学教育,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医学作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要求从医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认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而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与社会、文化无关的一门纯自然科学。有学者认为[1],把人文素质培养和医生的专业知识传授分开是一个“历史性的结构错误”。 在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医疗领域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在许多医学院校,“技术至上”观念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他们更多的是注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忽略学生在哲学、伦理、心理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教育和影响,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得走入工作岗位的医生只重视技术上的提高,而忽略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只把病看作单纯的加工对象和生物学个体,这从根本上漠视了患者作为人的尊严,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所以医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去逐步培育,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同时医学院校也应更加重视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今后能够培育出更多造福于人类的优秀医生。该文围绕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意义、现状和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阐述。

1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意义

自我国开始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医疗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有许多医患纠纷、伤医杀医和医疗事故的事件发生,个别医生医德医风滑坡、人文素质缺失、沟通能力低下等成为重要的原因。而在这些原因中,沟通的问题是导致医患之间不信任的重要原因[2]。许多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只一味的重视医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导致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缺失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1.1 医学人文教育可以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新科技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许多之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得以治愈。然而,这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导致医患矛盾激化,伤医杀医事件频发。2016年10月3日,山东省莱钢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患者因对医生给出的诊断不满意,对儿科医师李宝华连砍28刀,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对于这一类案件,医生不应该只追究患者的无理取闹,也因考虑到自身的责任所在。“医本仁术,不仁不可托,不智不可任,不廉不可信”。医生在医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一个医生的医术再高明,平时对患者冷言相告、态度冷漠,即使将其疾病医治好,患者心理上可能不以为然,从而激化医患矛盾。因此,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可以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从内心去关心、帮助、尊重患者,对患者充满耐心,这样才能治疗患者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疾病,患者才会更加信任医生,更加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医患矛盾随之缓解。

1.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使医学生摆脱单调无聊的学习状态,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接受更多有用的医疗知识,还能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服务对象是人,每天需要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所以做事应严谨认真,不能马虎、草草了事。通过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生可以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对待任何人的生命时都应该认真、负责。在治病救人时,要时刻敬畏生命,能够真正将治病救人作为医生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让医学生更有兴趣、坚持不懈的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医学生广阔的胸襟和视野,面对患者,能够时刻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重,能够有一颗爱心,公平公正对待每1位患者,无论其高矮胖瘦,富贵贫贱,纯粹的完成1名医生的本质工作。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让医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时刻“以患者为中心,想患者之想,急患者之急”,这是医学人文素质赋予医学生的正确态度,不是医学专业知识能够取代的。

1.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医学人文素质的缺失加深了医患矛盾,导致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很多医生没有真正的从内心替患者着想,只是一味的治疗疾病,当遇到医患纠纷时,一味的逃避责任。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增加医患矛盾。患者不会认为这样的医生是好医生,不会积极配合治疗,导致最终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又会怪罪到医生身上,再次激化医患矛盾,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我国医学的发展。解决医患矛盾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提高医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医学院校重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医生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医患矛盾才能得到改善,医疗事业才会进步,医学的发展才会走得更顺利。

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和原因

尽管我国的医学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医学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观念滞后,人文知识比较贫乏。当前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医疗环境、医疗设备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应用已经商品化,治疗手段已经物质化,医患冲突逐渐凸显,再加上个别医疗机构出现不合理的检查及用药、任意收费的现象,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索要红包,接受回扣等现象,更加激化了医患矛盾,出现了诸多的伤医杀医事件,这就极大的迫使医学院校应加大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力度。

2.1 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传统的“技术至上”的错误观念长期存在

医学生需要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是对病人进行诊断的基础[3]。鉴于此,许多高等院校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4]。虽然许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讲座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投入仍然不足,效果不满意,或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的从根本上改变。医学院校一直“秉承”着传统的“技术至上”的观念,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素质培养[5],开设大量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医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多将时间留给专业知识,而忽视了人文课程的学习。

2.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所占比重小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课程中,许多院校人文课程的比例普遍偏低。据统计,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6],远远低于欧美以及周边国家,尤其与临床人文相关的教育课程甚少[7],仅仅开设了部分人文课程,如医学哲学、伦理学和法学等课程,医学生学习时会觉得枯燥乏味,很难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不被学生所重视。这也导致医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真正学深学透,在工作后,还得继续上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8]。

2.3 医学人文教育高素质人才缺乏,师资队伍弱

医学院校的教师的人文知识不但影响教师本身的精神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建设。目前,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数量和服务质量不足,教师仅偏重于理学和医学专业,而跨学科的教师知识结构较少,缺乏医学史、医学哲学、社会医学知识的人才,医学人文教育不能适应教师素质的要求。

3 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改进对策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中的许多新问题都无法回避人文科学的问题。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渐渐的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调查研究,院校人文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学校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资队伍的薄弱,这都对中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影响,因此,现在也迫切需要开拓一条适合发展人文教育的途径。

3.1 优化人文教育课程,创新人文教育课程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医学教育发展规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和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尽量结合临床,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性,也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在医学院校学到的知识来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从而以人性色彩强化医疗本身。在教学过程中,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动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9]。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模式。被称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世界各国学生的现实情况为中心的教育方法。1969年,由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开创,现已成为世界上流行的教学方法。在人文教育过程中,应该时刻以医学生为中心,设置临床情景,比如医患冲突场景,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激发他们的兴趣,让课堂不至于变得枯燥无味。

3.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上,通过提高教师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人文课程的水平,教师可以从传统的单一角色发展到多元化[10]。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人文知识储备,加强自身人文素质,优化人文知识,认识到人文素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能做到自觉加强人文知识方面的积累。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去教给学生,还要把老师的人文素质带给学生,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11]。

3.3 改进医学人文素质考核

对于医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相对容易,但对于道德和人文素养的考核却一直是一大难题。考生在面对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考试题时,往往都会向着正确的方向作答,因此不能正确的反应医学生真正的医学人文素质。国内学者张新庆[12]提出,医学生人文课程的考核形式应增加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社会实践。林珍等[13]也强调,在考核内容上,要更加注重医学生对所学人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可以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上,多增加一些小组讨论、演讲比赛之类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发现医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同时在平时增加考核次数,将考试成绩列入评优标准。通过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考核,提高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的效果,增加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医学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优秀医生。

4 展望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到重中之重上。需要认真对待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探讨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努力改善医学人文教育质量,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使医学生成为具有医学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1]Nicholas Kluesner.Expanding humanities training beyond medical school[J].Virtual Mentor,2014,16(8):631-635.

[2]李亚明,吕兆丰,王晓燕,等.重建医患信任的医学人文教育路径[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9):684-686.

[3]兰萍,何俊峰,马平,等.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20):13-15.

[4]卢长艳,季国忠,王锦帆.临床实践教学中强化医学人文活动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2):187-190.

[5]易露茜,程伯基,赵世斌,等.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教育与改革趋势[J].北医学教育杂志,2015,13(6):641-643.

[6]彭红,胡凯.我国与发达国家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1):64-68.

[7]宋永刚,陈士福,田秀丽.医疗技术视阈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认同状况调查[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357-360.

[8]李枞,邹明明,刘利丹,等.临床医师对医学人文认知的社会学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3,34(8):18-22.

[9]王琳.中外医学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 2009,30(13):71-72.

[10]凌保东.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4):90-92.

[11]刘瑞梓,鲁映青,孙利军.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643-645.

[12]张新庆.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1):1252-1255.

[13]林珍,刘萍.在护理学专业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4):63-65.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 in Medical Colleges

BAI Jie,HUANG P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010050,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ex-cellent medical talents.At present,many medical schools still in the traditional"technology oriented"concept of teaching mode,but ignoring the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the doctors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while ignoring the"people-oriented"service tenet,intensify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doctor-patient,so more and more conflicts appear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the reasons of humanity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and how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R4

A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16.02.04.28

2016-11-10;

2016-12-10

白杰(1981.12-),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研究。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患医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