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藏 《敦煌遗书》行文风格评述

2016-04-04 17:39■陈
书法赏评 2016年2期
关键词:笔意遗书行文

■陈 斌



国图藏 《敦煌遗书》行文风格评述

■陈斌

主持和编写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以下简称:遗书)是任继愈先生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里程碑式贡献的一大巨作。《遗书》跨越年代之久,上起东汉,下至元代 (即2~14世纪)。涉及朝代之多,从三国至明朝10多个朝代。猎汲内容广泛,有文史哲、医学、科技、工程、艺术等5大项30余种,尤其医学和科技百科,是为研究中古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资料珍品。《遗书》中以抄本居多,通过书写字迹研究,可以了解和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文化。本文从书写用笔、书写笔法、书写情境三方面,论述 《遗书》的行文风格,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文化史和历史发展脉络。

1 遗书文献书写体结构的流变

《遗书》中印录的遗书书写原稿,详尽地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书写文字隶书隶变向楷书转化的全过程。唐以后,书写体向草书流变,介于行楷和行魏之间。敦煌写卷书法分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字体借碑帖形制居多,偶兼毛笔书法字体,得王羲之笔意。除拓本外,手抄卷中,欧阳询、柳公权、王羲之的临抄本书写风格含量呈橄榄形特征,即1窟至17窟隶变明显,17窟后向行楷转向。“橄榄形”中间鼓起部分为盛唐行楷的发轫期。由于敦煌遗书写卷的抄写者多数来自民间,受政治环境影响,抄写过程犹如大众“做作业”,文化内修决定了遗书的最后书写特征。

六朝始,佛教在敦煌及远离中原西部的戈壁盛行,特殊的地区和特定的时期孕育着抄经人的心智。由东晋、北齐和北魏早期隶书为文字结构基础的隶变体,变化之扁平或正方,但用笔上的间架结构还处于摸索期,体现出纯朴的民族气质。十六国时期,其字形纵长而趋圆势、右上式,肃穆端庄。随笔势安排的空间结构,并不刻意划分,兼隶书笔意,形成“重气势、掩骨力、提厚度”的平衡美感。在北魏后期的写卷中,尤为明显。

学者共认的事实是,从由隶变楷的渐进过程中,作为书法的书体是不稳定的。不稳定即意味着对于书体的探讨是多样化的。一方面表现为真、草、隶、行各种书体及书写风格的多样,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书法观念一和多的统一。与中国书法发展史相应,中国佛教书法也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出现两个高峰。敦煌遗书书法是其代表,它有幸经历了这两座书法史的高峰时代。[1]褚遂良从张旭得笔,直下中锋,以篆作楷。颜书初制时气势日渐雄浑,形体敦实,俗称“颜体”。中唐以后,颜体风格的手抄本出现在敦煌遗书中。从汉字发展的角度分析,篆、隶、楷三种官方正体和行、草两种文人书写等五种字体全面形成,其中官方正体中的楷体字以便于书写的优势,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众多的使用场合几乎替代了篆、隶字体,并在自身的纯化和简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领风骚的历史事实。[2]

2 遗书文献行文风格和书法结构解析

细观遗书的墨痕和字体间距,可知蘸墨间隙和行文的速度。《遗书》第50卷左右的书写落笔过猛,且起笔“横、撇”笔画强调夸张,使之加长。落笔“横直点捺”却收敛羞雅,集隶、楷、草皆备,书写自然娴熟,审美情趣浓郁。正是写书者地缘关系引发的书写能力局限,表现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在我们看来是难以规范的。也正是“迂规范”的书写,流露出自然美的审美特征,淳朴而自然。难怪 《萨婆阿私底婆地十颂比丘诫本》在跋上书写:“手拙用愧,见者但其意,莫笑其字也。”会心之余,更感“手拙”也是一种可贵的谦虚艺术,书写活动的情境推进字体结构客观实在的演变。

隋末唐初遗书的一些基本特点是字形处理、间架结构安排的变化。字形普遍方正,间架匀细适度,书写风格也转入舒展自由。点捺之间,笔画圆润有隶书笔意。在字的结构空间上,排列疏密得当,笔画转折圆斜略带方正,重视笔势的左右应和,出现隶书中较为浓郁的“叶尾”形态。部分行笔迅疾,结构不甚完整,笔迹具断,然而笔意、气脉却连贯通畅。以遗书 《因明八证理论》通篇观之,刚劲潇洒,气韵生动。呈现出一种“变风骨、通墨悟”的书写之美。

写卷中的书写内容充当教育的功能用途非常广泛。行文的艺术趣味体现出名家的书法华章。张旭狂草一般横划下笔直入,不作回锋,落笔用力重按,形成了起笔尖斜落笔顿挫之势。怀素笔法浑厚体密,圆润多变,意态灵动,放而不狂。笔画间架合理,轻重缓急整体于矛盾统一。按说,应有草书的传统,但唐代的写卷,亦随时代变迁,那种有隶味的章草,犹如“月仪帖”“急就章”类型的草书已经不存在了。但在今草的写卷中,也还常见到章草的余绪,有波碟,提按的章草笔意比比皆是。但是,更多的写卷,是行草结合,有的行书成份多一些,有的则草书成份多一些。[3]

在 《遗书》第2卷和第142卷中,比对关于“国”字,与孙过庭 《草书千字文》中“回”字框直钩用笔,上回几下,顺势提笔;框内“玉”字迂回流畅有异曲同工之妙。另有 《遗书》“所”“人”“上”等文字,收笔柳叶状微提,在怀素的 《草书千字文》和王羲之的 《曹娥碑》中均有“形影相随”的书写意境。《遗书》中印录的遗书文献,其书法行文风格是经历了由“变古中矩”到“率意径直”,从“不拘规范”到“姿媚不尽”的艺术人文风格的演变过程。

3 结语

《遗书》的出版重新打开了中国重要文献的信息交流窗口,使我们感受到了“国图巨制”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敦煌遗书的发现为我国建设“抄录学”新学科开启了大门。在了解文物资料和领略敦煌遗书的审美艺术旨趣的同时,《遗书》的出版亦对中国历史、宗教、版本、文献和艺术的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文献参考扩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远.关于敦煌遗书的书法化趋向 [J].敦煌学辑刊,2002(1):60-64

[2]马国俊.敦煌遗书民间书法特征研究 [J].敦煌研究,2006(20):32-35

[3]郑汝中.唐代书法艺术与敦煌写卷 [J].敦煌研究,1996(2):120-129

作者单位:杭州图书馆

猜你喜欢
笔意遗书行文
艺术档案
——书法家郑和新墨海游龙笔意键
欧来荣——“拟宋人笔意”作品四例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银环桥下的遗书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中TK133叙录辨正
缘圆椅的风骨,一挥而就笔意犹存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