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辅助提升工具营销专项数据治理研究与实现

2016-04-05 00:26王国庆李文明雷小萍张广德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王国庆 李文明 雷小萍 张广德

摘 要:针对电网资源数据规范中营销专项数据治理问题,笔者根据在营销专项数据治理实际情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分析出了一套合理的,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对问题进行了归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给出了解决方案。实践证明,此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降低工作量,相关经验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GIS平台 设备关键属性 营配贯通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3-0011-01

为了检查营配贯通数据质量、校验营配贯通数据成果,公司开放了营配贯通设备异动接口。根据全方位辅助提升工具统计结果,结合对设备异动机制和现有不一致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一致率重要原因在于营销系统与PMS2.0系统间数据未同步成功。

一、现象描述

全方位动态辅助提升工具每天0:00定时从营销基础数据平台同步基础数据,并将营销基础平台数据抽取到中间库,同时以视图的方式将PMS2.0的数据提取到中间库,在中间库中对两数据来源的数据进行数据比对。

问题一:变电站不一致

存在的问题

1、营销侧的变电站因为包含了开关站的数据,致使营销侧的数量大于运检侧的数据。

2、营销侧变电站与运检侧变电站关联字段未更新为PMS2.0最新的42位设备ID值。

3、运检侧最新的变电站数据未同步至营销。

问题二:公线不一致

存在问题

1、营销侧“公线专线标志”存在为空的情况,致使指标统计工具无法将该数据统计至总数中。

2、营销侧公线与运检侧公线关联字段未更新为设备最新42位ID值。

3、运检侧最新的公线数据未同步至营销。

问题三:公变不一致

存在的问题

1、营销侧“公变专变标志”存在为空的情况,致使指标统计工具无法将该数据统计至总数中。

2、营销侧公变与运检侧公变关联字段未更新为设备最新42位ID值。

3、运检侧最新的公变数据未同步至营销。

问题四:专线不一致

存在的问题

1、PMS2.0目前提供的专线数据表未存放专线数据。

2、营销侧专线与运检侧专线关联字段不一致。

问题五:专变不一致

存在的问题

1、PMS2.0目前提供的专变数据表未存放专变数据。

2、营销侧专变与运检侧专变关联字段不一致。

问题六: 配变到户不对应

存在的问题

1、部分低压线路、用户接入点设备缺失。

2、计量箱的设备ID与营销系统不一致,致无法关联箱表关系表,对应不到相应的用户。

3、部分计量箱与接入点的关系缺失。

二、处理过程

结合核查结果,经对数据和全方位辅助提升工具进行分析,发现数据不对应、营销系统与PMS2.0系统数据未及时同步等情况,致营销专项指标问题数据严重的情况,根据不同问题处理过程如下:

问题一处理过程:

1、变电站数量以PMS2.0中的变电站数量为准的原则,运检业务人员核实变电站的具体数量(剔除开关站),并梳理差异的变电站明细值,提交给营销业务人员。

2、营销基础平台现场实施组在营销基础数据平台中,查询GT_G_SUBS表,按照ID(PMS_SUB_ID)不为空、运行状态(RUN_STATUS_CODE=01)为运行的数据,查询结果与全方位工具展示的营销系统变电站数据进行核实。

3、营销实施组核实全方位工具展示【营销系统变电站数量】的数据量与查询的数据一致情况,导出数据明细提交给运检业务人员,并核对ID值的长度。

4、对ID值的长度为17位,由PMS2.0现场实施项目组(PMS2.0实施组)提供变电站17位GLOB_ID对应42位设备ID的对照表。

5、由营销实施组根据设备ID对照表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库中进行数据刷新。未更新为42位设备ID的变电站,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库将ID值置空。

6、开展设备变更(异动)流程接口的联调测试工作,并尽快完成接口切换,保证异动数据的正常同步,从而保证变电站数据的同步。

问题二处理过程:

1、公线数量以PMS2.0中的公线数量为准。运检业务人员核实公线(馈线)的具体数量,并梳理差异的公线明细值,提交给营销业务人员。

2、营销基础平台现场实施组在营销基础数据平台中,查询GT_G_LINE表,按照ID(PMS_LINE_ID)不为空、运行状态(RUN_STATUS_CODE=01)为运行、公线专线标识(PUB_PRIV_FLAG=01)为公线的数据,查询结果提交给营销实施组。

3、营销实施组核实全方位工具展示【营销系统公线数量】的数据量与查询的数据一致情况,导出数据明细提交给运检业务人员,并核对ID值的长度。

4、对ID值的长度为17位,由PMS2.0现场实施项目组提供线路(馈线)17位GLOB_ID对应42位设备ID的对照表。

问题三处理过程:

1、营销基础平台现场实施组在营销基础数据平台中,查询GT_G_TRAN表,按照ID(PMS_EQUIP_ID)不为空、运行状态(RUN_STATUS_CODE in(01,‘02))为运行和停用状态运行、公变专变标识(PUB_PRIV_FLAG=01)为公变数据,查询结果提交给营销实施组。

2、营销实施组核实全方位工具展示【营销系统公变数量】的数据量与查询的数据一致情况,导出数据明细提交给运检业务人员,并核对ID值的长度。

3、对ID值的长度为17位,由PMS2.0现场实施项目组提供公变(柱上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17位GLOB_ID对应42位设备ID的对照表。

4、由营销实施组根据对照表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库中进行数据刷新。未更新为42位设备ID的公变,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库将ID值置空。

问题四处理过程:

1、专线数量以营销业务系统中的专线数量为准。营销基础平台现场实施组在营销基础数据平台中,查询T_CMS_G_LINE视图的数据,确保视图T_CMS_G_LINE中专线数据满足业务部门的认可,查询结果提交给PMS2.0实施组。

2、PMS2.0实施在PMS2.0数据库中查询T_SB_ZWYC_YXZX表,按照运行状态(RUN_STATUS_CODE = 01)为运行的专线数据,核实基础数据平台提供的数量是否与查询的数据一致,同时核实营销的业务ID是否存在数据表中。针对数据不一致情况,以营销系统专线为准,进行数据同步。

问题五处理过程:

1、专变数量以营销业务系统中的专变数量为准。营销基础平台现场实施组在营销基础数据平台中,查询G_TRAN表,按照运行状态(RUN_STATUS_CODE in (01,‘02))为运行和停用状态运行、公变专变标识(PUB_PRIV_FLAG=02)为专变数据,查询结果提交给PMS2.0实施组。

2、PMS2.0实施组在PMS2.0数据库中查询T_CMS_G_TRAN表,按照运行状态(RUN_STATUS_CODE in (01,02))为运行、公变专变标识(PUB_PRIV_FLAG=02)专变数据,核实基础数据平台提供的数量是否与查询的数据一致,同时核实营销的业务ID是否存在数据表中。针对数据不一致情况,以营销系统专变为准,进行数据同步。

问题六处理过程:

1、由PMS2.0实施组负责核实运检数据的迁移情况,未完成运检数据迁移,由PMS2.0实施组首先完成数据迁移工作,迁移完成后由业务部门完成数据迁移后的核查工作,已迁移完成的,核实数据是否全部在GIS1.6中进行维护。

2、以营销系统计量箱的台账为准,利用营销建模客户端模板导入方式进行计量箱的建模,确保计量箱的设备ID在营销系统能够对应到用户,并且挂接接入点关系准确。

结论

数据不一致原因分为三类,第一是数据同步问题;第二是数据维护不准确;第三是图形建模不及时。解决营销专项指标数据不一致问题,需要在在数据和接口数据两方面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