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浅谈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大众图书馆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成立的根本目的是辅助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正是这种观念,使人们忽略了使其社会化的重要意义。17世纪的德国图书馆学家G·诺德就曾指出:"图书馆不应只为特殊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从这个意义上,高校图书馆就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机构,而应当敞开怀抱。开放是图书馆的特质之一。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就是指图书馆突破原有高等院校限制,在建设、运行和服务方面积极与校外社会资源及社会企事业团体、广大民众相衔接,最大的发挥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同时纳入社会的市场化机制,借助外力完善和提升自身软硬件条件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对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市场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人才优势,将其引入社会方方面面,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社会化发展客观上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机遇,让高校资源缓解社会对科学信息资源需求的供需矛盾。引进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机制,带动图书馆的制度改革,向全民共享、效率优先的现代化图书馆发展,促进我国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建设。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障碍

1.思想观念与管理制度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分属不同系统,公共文献信息服务一般被纳入公共文化事业范畴,而高校图书馆则一直被认为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才是其主要职责。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长期实行着封闭式的服务方式而忽略了服务的社会化。

2.资金障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占GDP的3%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5.1%相比,是远远不足的。再加上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高等教育经费更加紧张,这就使得高校每年投入在图书馆的经费也更加紧张。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实践途径

1.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1)开展开源、免费的大众图书信息资源服务。这类面向基层广大民众的社会化服务应当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服务。面向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图书馆辐射区域内的人民群众。一方面,通过群众图书捐助等方式丰富本地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和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借阅证件的办理,有限度地向大众开放馆藏图书、电子文献资源。这样就使图书馆在拥有高校教学文献资源库的身份之外具有了社区图书馆的职能。通过这样一种社区图书馆的存在,可以极大地满足当地区域居民的信息需求:不仅仅是借阅图书,同时利用高校拥有的专业人才优势,针对性地对社会各阶层人群开展信息服务,协助在职和下岗人群进行继续教育方面的信息服务。最终,提升当地社会人文素质的综合水平。2)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有偿信息检索分析服务。高等学府中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部门除了实验室之外就是图书馆了,充沛的资金投入,是图书馆发展壮大和保障教学科研水平的凭仗。而一次资金的投入如何使成果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一直是全国图书馆的课题。在这方面,各地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积极的横向联合,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资源共享的方式建立"大区域联合图书馆",好处就在于极大地降低了图书馆建设的成本,减少了重复建设。这是图书馆建设在"节流"方面的发展。而向社会团体、个人提供有偿的信息检索、分析服务则应当是"开源"方面的发展。3)提供信息分析和情报服务,首先要做的是转变图书馆服务的定位,对现有馆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于价值信息的捕获能力、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其次,应当展开广泛的社会调研,对图书馆所在区域的社会团体和市场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对于情报服务方面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发信息产品,为政府部门、企业个人提供所需的信息。面对林林总总的社会信息咨询公司,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信息资源储备量大、信息资源准确度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充分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的人才优势,开展特色明显、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情报服务。

2.以数字化交流平台创设为契机,实现资源共享的社会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建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管理的渠道多样化,内容的传播更加的广泛。图书馆数字化交流平台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大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和学习,数字化的交流平台开放程度更高,信息内容更加的全面,这就可以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学习需求。同时,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能够为大众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非常良好的实践平台,在这一技术平台上高校图书馆能的教育实践功能得以充分的展现,以专业化的管理渠道和教育手段为教育主体提供最全面的教育引导,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实践功能得以为全面的发挥。

3.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媒介,促进文化交流的社会化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实现应该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内容和教育形式吸引大众对于图书馆的关注程度,随着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让大众缺乏这样学习和交流的渠道,人们急需通过以图书馆为媒介的教育实践参与活动来缓解自身的压力,在图书馆教育的氛围下达到舒缓身心,放松阅读的目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找到志同道合的群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形式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将会成为未来高校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建设社会化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的实践任务,尽管高校图书馆建设社会化开放仍旧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职能的完善、功能性的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发展空间依旧非常的广泛,为此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猜你喜欢
社会化大众图书馆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图书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