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化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对策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编目社会化文献

(汕头市图书馆,广东 汕头 51504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整个图书馆业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纸质文献的垄断地位已经被逐渐打破,新型的文献资源例如电子文献、数字化文献以及多媒体文献等资源不断涌现,这就对图书馆的编目工作提出了巨大的难题,导致了编目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方式和编目要求发生了显著改变。编目工作发生变化对图书馆工作是一种巨大挑战,因此,面对这些改变不仅仅需要我们在观念上具备超前意识,在工作中也要保证与时俱进。

一、社会化概念分析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人和动物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人除了具备自然属性之外还具备了社会化属性。图书馆编目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需要不断调整自我,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保证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二、社会化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新变化

1.编目对象呈现多样化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编目对象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多媒体资源、电子文献资源和数字化资源。文献载体已经从过去单一以纸质文献为主的模式向着多样化发展,以纸质文献为主的文献类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多样化文献资源的需求。为了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图书馆应该及时将这些文献资源纳入到图书馆的编目体系中,从而保证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多类型文献载体形式。此外,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大量出现,他们具有数量基数大、增长速度迅速、类型复杂以及内容广泛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从而对各种文献信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多媒体文献资源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拓展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范围,及时地将网络资源纳入到图书馆编目工作中,既是对图书馆传统编目工作提出的挑战,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2.编目内容的纵深化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图书馆业务和相关服务超强渗透,使得图书馆编目内容逐渐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编目工作不仅揭示出文献信息的自然属性、科学属性和各方面信息,而且还能够深入到文献信息的各种单元,对文献的全文、引文以及参考文献做出标记,从而保证读者能够通过这个文献查找到相关文献资源。同时,对数字化文献资源、网络信息以及馆藏文献也进行了必要的组织和内容提示,并向读者提供必要的检索途径,这样才能保证广大读者能够从海量文献信息中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读者信息需求地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已经从过去的注重文献信息加工向着信息合理组合、传播方向发展,并且要求深入到文献信息主体的各个单元中,从而向读者更加深刻的解释文献信息的知识和内涵。面对这种改变,编目人员也应该由过去传统的编目人员转变到包括整合数字文献资源、网络信息和数据库建设的图书馆专职管理人员。

3.编目数段呈现多样化

过去图书馆编目工作是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是一种分散性的编目。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各个图书馆根据相关图书馆法规和地方政策对图书文献进行加工和整理,著录和级次以及主题引用深度等都是根据图书馆自身确定的标准而制定的,这就导致了图书馆之间的编目数据相对比较独立,所形成的节目数据也有各自的特点。在社会化的大环境之下,集中编目在我国迅速发展开来,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联机编目,由于这项工作开展的比较广泛,编目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下载相应的编目数据,这就大大降低了编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联机合作编目的实现,有效避免了同一种文献信息多次编目,同时,还实现了一次编目多次使用,一方编目多方共享,一种形式输入多种形式输出的目的。这种编目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分散编目导致了编目不科学和多出编目的问题,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编目工作效率,保证文献信息数据的质量。因此,在社会化大背景下,编目工作是开放的,是合作的。

4.图书馆编目人员角色发生显著改变

最近几年,原始化的编目比例正在下降,在日常工作中,编目人员只需从中心图书馆下载数据,对数据进行修改就可以作为本图书馆的数据,编目人员的工作基本上变成了一种抄录的行为。此外,图书馆积极实施外包工程解决了图书馆图书积压问题。联机编目和图书馆业务外包使得图书馆采编部门的工作内容逐渐简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编目形式多样化、编目对象不断拓展,编目技术持续更新,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编目工作者做好角色转变工作,迎接全新的挑战。

三、社会化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发展对策

1.深化图书馆编目工作内涵

社会化大背景下,图书馆编目工作不断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相应的文献信息数据直接解释文献资源的内容,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利用程度。因此,在图书馆编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保证编目内容中有更加详细的内容摘要。编目中的摘要内容可以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文献信息中最主要的信息,从而决定是否需求这方面文献,对于提高读者文献利用率和文科学使用效果来说编目发挥着中间桥梁作用;其次,深化对文献主体标引的总深度。图书馆的编目人员应该从事物角度揭示和组织文献资源,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多设置几个主题词语和短语,将文献信息中揭示主旨的有价值的多个主题或某一个主题全面展示出来,从而满足读者从不同角度的检索需求;最后,增加对读者的简介。一个作者的知名度、身份和学术成果质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一个期刊文献的价值。在作者简介中可以将作者其他作品或者代表作罗列出来,让读者了解其主要作品和背景,从而引导读者去阅读作者其他作品。

2.控制好编目数据的质量

文献数据是否具有价值应该体现在其利用频率和利用效果方面。高质量的编目是实现读者高效利用的基础,也是文献数据共享的根本保障。过去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只是对书目的外观进行描述,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编目工作除了要描述清楚书目的外部特征之外,还应该深挖文献信息的实质性内容。要深入到文献信息的内部和各个知识单元,尤其是要重视书目的数据库建设。但是由于文献信息本身具有复杂性、著录的多样性以及编目人员在不同时期对文献信息处理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同一种名称或者词语在著录方面存在着不统一性和不一致性,导致了读者无法及时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文献。因此,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和控制,使用统一的名称或者词语,保证其在目录中具有唯一性,保证读者在不同的表目下都能够检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为了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一方面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整个编目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采用自检、互检以及各个流程审查和核对,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修正。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编目人才队伍

社会化大背景下,为图书馆编目工作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现代化图书馆编目要求编目人员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加工手段,并将工作领域拓展到深层次加工和网络资源处理过程中。编目工作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编目工作的中心应该放在数据信息规范、数据维护和编目工作研究方面,要尽快熟悉各种文献信息的传播特点、内容和获取渠道,掌握先进的网络资源编目方法,同时,还要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设具有本图书馆特色的数据库。在社会化大背景下,编目人员不仅仅是文献信息的初级整理者、加工者,还应该是信息资源深度开发者和引领者,要不断拓展编目人员工作内涵和外延。基于此,图书馆编目人员除了掌握渊博的知识体系之外,还应该具备专业基础及外语技能,此外,还要精通互联网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编目工作条例、工作程序等,图书馆应该让更多的编目人员参与到业务培训当中,使广大的编目人员通过在职培训、业务进修、观摩学习、互相交流等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和业务技能,以及业务知识更新,保证图书馆编目科学发展。

结语

社会化大背景之下,图书馆编目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要求编目人员树立危机意识,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和各项技能,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和服务模式,从而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图书馆编目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

猜你喜欢
编目社会化文献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