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思考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年人图书馆服务

(如东县图书馆,江苏 南通 226400)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然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现实问题,更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不断完善自己对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帮助老年读者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用专业的服务去满足老年读者需求,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也是社会赋予它的责任与使命。

一、公共图书馆加强对老年读者服务的意义

1.彰显图书馆保障读者权利的制度安排

公共图书馆制度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自由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老年读者作为读者群体中的一部分,给公共图书馆带来的影响日益增强。在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下,用制度保障权利的方式做好老年读者的阅读服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社会和时代赋予图书馆的崇高使命。

2.履行图书馆自身职责的内在要求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保存、组织与服务的文化中心、知识中心,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它的第一属性,其发展和扩大老年读者群体并对其进行服务的程度,不仅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更是图书馆履行自身职责的内在要求。老年人身体不灵便,他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比较少,娱乐、休闲生活的内容单一,他们迫切希望生活能变得更加充实。图书馆人要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给予老年读者更多的关爱、更好的服务,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休闲、交流环境。

3.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求

关爱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社会使命。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地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图书馆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图书馆开展各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活动,能满足老年读者“求智、求知、求乐”的阅读需求,有效帮助老年人完成角色转换的过渡,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实现社会“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4.实现全民阅读的必然诉求和途径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全民阅读势在必行,阅读推广更不可或缺。老年人作为公众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率作用,可是,他们的阅读优势和潜力往往被忽视。公共图书馆加强对老年读者的阅读服务工作,在老年读者培育的基础上扩大社会影响、拓展发展空间,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图书馆,倡议和扩展全面阅读具有更强的现实可能。

二、老年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分析

老年读者是图书馆读者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为老年读者服务时,除了满足与一般读者同样多元化的需求之外,更多的要关注他们的独特之处。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特点,在选书结构上有所轻重,有计划地合理配置藏书,比如多增加医药、卫生、保健、养生之类的报纸和杂志的种类与数量。

1.养生类

图书馆丰富的医学、保健类书刊正好吻合了老年人企盼着健康和长寿的心理,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品质。

2.时政类

很多老人在离退休之前就有读书看报的习惯,他们没有因退离原先工作岗位而放松自己,而是通过到图书馆阅读报刊的方式关注时事新闻,紧跟时代步伐。

3.兴趣类

大部分老年人离退休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有充足的时间享受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来到图书馆阅读时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向,如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等。

4.社科类

图书馆的老年读者中不乏一些具有较深学术素养的专业人才,他们在图书馆中利用各种文献资源,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或科学研究、或著书立说,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

三、图书馆实施贴心服务的举措

1.加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对老年读者的人文关怀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视觉器官都会发生较明显的衰退,从而影响其阅读的实际效果。图书馆应从细节做起,比如开辟专门的老年读者借阅室,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地面要防滑;为老年人提供放大镜、老花镜等,并适当延长老年人的借阅时间;为年龄较大的读者建立通讯簿,记录他们及子女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一旦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家人或医院等。

2.重视专门人才培养,拓展针对老年读者的特色服务

公共图书馆要培养一批了解老年人心理、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熟悉现代化设备、掌握常用的基本医学应急方法、接受过图书馆学专业学习的复合型人才,将真挚的关爱之情、仁爱之心融入到服务中去,为老年读者提供专业的、多元化的服务,待他们如亲人,使老年读者对图书馆有家的感觉。

(1)开展网上辅导服务

图书馆本着顺应现今社会发展和老年读者的需求,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开展贴近老年人实际的简单计算机技能培训,为渴望享受信息时代数字生活的老人提供一条便捷的绿色通道,让互联网成为老年人交流养生经验、探讨琴棋书画、分享生活乐趣、展示才艺特长、获取新闻知识的文化空间,使老年读者老有所学。

(2)丰富读书活动形式

为老年读者举办读书沙龙、诗歌朗诵会、书法绘画比赛、摄影作品专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老年读者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华、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帮助老年读者通过发挥专长,展示兴趣爱好成果,以文会友,互相学习,使老年读者老有所乐。

(3)送关爱与服务上门

图书馆可以争取一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对老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如老年公寓、敬老院等,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对年龄较大、视力较差的老人提供朗读服务,最高限度地提高图书馆的开发性和方便性。在图书馆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向社会招募一些热爱传统文化、喜爱阅读、有爱心、有热情的志愿者,让志愿者们带着声音、带着经典走进老人的精神世界,用声音传递爱心,让老人得到子女般的亲情陪伴。

(4)构建合理布局体系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社区分馆、农家书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各基层服务点等,扩大在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为老年读者服务的辐射度,尽最大努力为老年人建立起全面覆盖的精神文化养老服务体系。

四、结语

发展老年事业是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单位,理应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用爱心构建和谐的敬老、爱老、助老通道,满足老年读者对知识信息、情感慰藉、价值尊重和社会交往的需求,把图书馆建成老年读者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老年人图书馆服务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