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借鉴性研究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产学证照职业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化学系,辽宁 锦州 121001)

为加强国际交流,考察了台湾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产学结合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研习交流、参观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实习实训车间等,对台湾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台湾职业教育诸多成功举措对国内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推动产学合作,创造产学双赢

台湾职业教育非常重视与产业界的互动,对于产学合作的推动更是不遗余力。针对教师提出1人1产学或研究之目标。积极鼓励教师研提产学合作计划,提供教师个人研究空间,对获得计划及具有研发成果的教师有相对的办法予以奖励,教师在论文的发表、专利或技术移转的积极性颇高,取得诸多成果。

在教学实施上教师运用产学合作及学术研究成果融入适合的课程教学之中,产学研发融入教学机制。为了确保课程的设置能跟得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学校还会不定期邀请企业从业者到学校与学生们交流,了解目前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同时向学生传达企业目前所需要的人才结构,从而让学生们知道自己还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学院将“每年与多少个企业建交”定为职校老师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让老师主动去接触熟悉企业,与产业界进行交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老师授课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对接,以促产学双赢。

二、师资力量雄厚,学识渊博能力突出

学院教师聘任有明确的任职资格,且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同时具有2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与专业证照师资,广泛聘任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教师。鼓励具有相当实践操作能力的产业界人士到学院兼课或演讲。

台湾职业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实务与创新教学能力,建立教学助理制度与培训机制,执行教学评鉴与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将教师到产业界的服务成果与教学一起作为升职称评定之标准,使教师能够不断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出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学生。

三、建立本位课程,落实课程改革

为缩短学用差距,加强学校与产业联系,强化学术就业竞争力,台湾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课程改革,鼓励落实本位课程改革,并全面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以职群的概念统整学科,强调本位课程的发展,以符合产业迅速变迁需求并发展学校特色。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上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通识教育,特别重视中文、资讯、外语三大基本能力。

2.学生选择专业灵活性,精心规划专业课程地图,学生可依兴趣修习专业领域课程。

3.证照训练、考照纳入教学环节。

4.增设创新课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开设创意课程、产品DIY教学等。

四、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证照,达到学习与证照合一

在台湾,加强实务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落实职业证照制度,鼓励学生获取专业证照,以证照取代部分学科考试成绩。台湾《职业训练法》规定,在加薪和录用技术人才时,丙、乙、甲三级证照分别等同于中等职业学校、专科、技术学院毕业等级。在有关政策的鼓励下,台湾各职业学校及学生个人都非常重视职业证照,学校把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成绩,当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绩之一。而且台湾职业证照考核组织严格规范,在台湾有专门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专门的考核机构,严格的考核制度。职业证照制度的落实,在全社会树立“学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1][2]。

五、对内地职业教育的启示

1.政策支持是产学合作的强有力保障

达到真正意义产学深度融合,应该由政府出面干预,可以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使产学合作制度化,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创建产学结合示范性实训基地,共建联合实验室与科研平台;推行开放性教学[3]。政府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配合的企业可以增加一定的税金。除了政策支持外,关键要从学校自身做起。开办对企业有吸引力的专业,有高质量的学生,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师资队伍,有一定的可转化的研究成果,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产学合作就不成其为问题。

2.以科研促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开发

应借台湾职教先进经验,用科研的态度推进职教教学改革,用科研的方法改进职教教学,用科研的思维引领职教教学实践,用科研的精神创新教学管理。职业院校科研应更注重应用和实效性,同时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引入次学程课程,课程设置应紧贴市场需求。研究职教的教学目标考察方式、认知评价、修习程度、课程种类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3.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学位证书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重要的人才竞争凭据,职业资格应成为高职人才的竞争优势[4]。城市、地区虽都有自己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但是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兼容性较差。借鉴台湾职教经验建立全国统一的、层次分明的、权威的国家级认证体系。同时,注重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资格认证全球化、国际化。

4.完善的课程规划及建立教学评鉴制度

建立健全的课程规划机制,专业课程、共同课程及通识课程规划合理完善。定期举行教学评鉴,并持续追踪评鉴情况,通过长期全面的教学评鉴,做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规划与资源分配的依据[4]。加强学生基本能力指标的要求及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核、完善学生淘汰机制、改进学生成绩测评方式,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

综上,台湾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的普及和进步,职业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通过初步了解和认识台湾的职业教育状况,帮助我们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大胆借鉴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积极的一面经验,结合国内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探索和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产学证照职业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新建核电站项目前期的证照申请与核安全监管浅析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线办理的电子证照清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电子证照系列基础标准
福州电子证照全流程应用开先河
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路桥专业中的应用
基于差异化目标导向下的产学合作创新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