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美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讲授板书变化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桥小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课堂教学是科研和艺术的统一,课堂教学较之其他文艺活动,不同的是它的时间、对象、地点,在相对的一段时间里是固定和严谨的。对于变化之美,虽然讲授内容的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的相对局限的条件。但是形式的无限重复,会使听者产生疲乏和倦意,从而影响到教学设计达到的教学效果。因此,变化对课堂教学来说,是每次课堂教学贯穿始终的演绎。不断的寻求形式的花样翻新,是进行课堂教学美的创造所必需的,也是每一位优秀教师致力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像其他学科内容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坡度,每一个单位时间的推移,有时并不带来必然的逻辑变化,为了克服语文教学中这一明显的弱点,对它的形式变化的要求就更高一些。至于怎么去变化,去创造新的模式,却没有一定的成规,他完全要凭借教师的修养,思维的敏锐和灵感,但也必须遵循下面的原则:第一、要从课堂教学的形式上体现出内容的坡度性,第二、要从形式本身显出新颖和合理来,一言以蔽之,要从你的教学中显现创造性。只有这样浓淡相宜的课堂才能给学生带来盎然的兴趣和愉悦的享受。

一、分析课文要有节奏感的变化美

变化是节奏的生命。节奏是通过轻、重、缓、急来表现事物内在变化的转变过程,节奏控制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效果的表达,任何教学内容都是有难有易,有重点与非重点,要将它体现在分析的疏密中,在教学中,对于重点、难点要“浓墨重彩”,重锤敲打,而对于次要部分则“轻描淡写”微风拂过。关键时,紧锣密鼓;精彩时,急管繁弦,宽松时轻箫缓雨;浅易处,蜻蜓点水。这样才能使教学此起彼伏,节奏明快,使学生的思维也具有节奏感,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轻松获得新知。情绪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节奏,同时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层次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教师散发出的激情课堂,讲到快乐的地方,就很自然的流露出微笑;讲到义愤的地方,情绪就会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会变得抑郁低沉。这种语调的高低,感情的起伏,很自然的形成一种教学上起伏的节奏感,这种开合、起伏,详略、虚突的变化,就构成了语文教材分析的生动节奏。

二、将各种朗读方法穿插进行的变化美

语文课堂教学中,少不了朗读,它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朗读方式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学生扮演角色读,全文读,分段读和接力式朗读等。教师要深谙其中奥妙,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恰当把握,对各种朗读方式作有计划的得当布设,会既能帮助你分析课文,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色彩斑斓。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在指导朗读与大娘告别一段时,先引导学生把握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三件事,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再假设让学生充当志愿军,面对大娘的话别时的抒情,让学生直接充当人物,体会感情,其效果之妙可想而知。

三、是要把讲授和提问相结合的变化美

有的教师喜欢自己分析课文,洋洋洒洒,唱独角戏。要克制这种对自己的口才和思辨能力的自我欣赏情绪。但也要避免有的教师是做法,整节课都在提问,同样也是很乏味的。教师要注意恰当的使用提示问、引导问、过渡问、检查问。总之,这些提问要用在火候上,恰到好处的用之。如在讲解《海底世界》时,可以用探讨性提问,先布置预习题:全文分几层说明海底世界?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较快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在教学《一个粗瓷大碗》的第一自然段,提问:“这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有那些词用的好,为什么?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可启发学生阅读这一段时要懂得本段先写碗,后写赵一曼,即先物后人,以物引人的叙述次序,要体会这样写即可点题,又引出下文,要抓住重点词语“感人”来领会下文的内容。还可以用比较性提问,目的是通过比较、推敲、求同变异,已到达准确的理解。如教学《詹天佑》第四自然段时,可提出“周密和精密”“常常和经常”“嘲笑和讥笑”几组近义词各有什么异同点,让学生比较辨析。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种提问类型外,还有很多,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高。总之,课堂教学就像一片荷塘,讲授犹如荷叶,提问犹如荷花,点缀其间,才能收到完美的效果。

四、板书的变化美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眼睛”和“灵魂”。板书时恰到好处,顺其自然达到锦上添花的功效。它通过简洁的语言文字,形象的教学符号等形式,将语文教学课堂的内容,结构特点,写作技巧及语法修辞等内容,清晰、准确、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欣赏到了文字美。如在讲授《春天在哪里》一课时,可用白、粉、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书写标题,或可以画个美丽的大花园,有绿树、小草、及各种颜色的鲜花。给了学生以视觉的新鲜刺激,和身临其境的环境美,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讲《美丽的公鸡》时,教师可以采用形象化板书:

公鸡自以为 ——啄木鸟(治病)

得意洋洋去比美——青 蛙(捉虫)

——蜜 蜂(采蜜)

——老 马(驮粮)

鸣叫报晓美不光在外表,还在行为

惭愧 改错

把这些小动物都用简笔画方法画出来,或者是剪贴出来,把中心词用红笔书写出来,学生眼前一亮,效果肯定十分明显,文中的主旨也不言而喻。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自己的示意图,创造性的赋予课堂,才能惟妙惟肖的凸显点睛之笔。

总之,课堂既要重视教学的模式,又要从模式里跳出模式的束缚。既要重视模式,又要不局限于模式。创新课堂的变化之美,让分析课文、各种朗读、讲授和提问、板书等有机的展现出一幅画卷,一个场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她,发现和发展她,赋予她以生命的力量。我们的教学才会有艺术性的展示。

猜你喜欢
讲授板书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鸟的变化系列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让路”让出的变化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