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历史

(广西桂平市第三中学,广西 桂平 537200)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所谓课堂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从而得到发展。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主要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价值观三个指标之间的综合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收获、得到提高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知识认知方面,学生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至多的过程;另一个是在情感方面,学生对于授业内容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感兴趣。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是否具有自主性以及是否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虽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的层次和方面各不相同,但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指标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是否得到了进步或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进步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方面,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也需要通过个性化的思维过程来加深理解。掌握了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解题的技能,这只能通过不断的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会造成压抑感甚至伤害。因此,把握好训练的分寸尤为重要。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应当既促进学生的短期发展,也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短期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而言更为重要的长期发展。

二、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论语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关注、认同和理解历史知识。正因如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入语应该简单明了,选择学生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事,当然,最好是学生熟悉的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学生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了兴趣,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也就有了极大地好奇。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课堂的相关内容,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从听众转变为主动讨论,主动学习。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影响。而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1 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和积极的情绪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常常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授课语言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幽默风趣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一般更为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教师的教学情绪会感染周围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的教学情绪,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吸引学生仔细聆听课堂内容。

1.2 利用课本插图,增强直观性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简洁的插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地图以及代表人物的画像,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丰富,来帮助学生解决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难题。同时,图片可以更加直观的将文字转化,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加学生的记忆。

1.3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历史学科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过去性。但是这些过去的东西有明确的时间、地点、过程、人物和背景。由此可见,历史不应该是仅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更应该是立体的、生动的。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创设情境,可以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从想象中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历史、接受历史。

2.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新课改更加注重提高知识的实际运用。因此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从而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同时教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也是课堂有效性的另一个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不应该仅仅在死记硬背,更应该懂得的是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般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乐于思考、积极讨论。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查阅资料、深刻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而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没有结论或结论模糊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探讨和分析,这对学生来说,能够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改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学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传递,更应当是通过教师本身的能力向学生传授言语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教师常常将侧重点放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上,而不注重于向学生教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应该由以往的“以本为本”转向新课标下的“以用为本”。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应该着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才能将知识转变为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的教学能力、视野和知识面对于学生的影响极其重大。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但应该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充电,也应该增加自己的知识范围,开阔自己的视野。从实际出发,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并寻找能够引发学生研究和讨论的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应该包括个人魅力,高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有着极强的辨识能力,风度翩翩、处事优雅的教师是吸引学生目光的。而对于教师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般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崇拜,得到学生的认可。从学生的普遍想心理来说,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也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式之一。

三、总结

而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一定要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成为“乐之者”,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走近历史。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授学生以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不断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后,依靠教师“学富五车”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行为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有效性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