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研究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习期医风医德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医科院校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提出“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其中“最基本要求”提到的第一个领域就是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并提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敬业精神不仅包括医学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对一组共同价值的承诺、自觉地建立和加强这些价值,以及维护这些价值的责任等,此列为整个标准体系之首,可见其特别重要。[1]这对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与我国高等院校一直以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的教育思想具有一致性。

医学生实习期作为医学生过渡为医生的最重要时期,不仅是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更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2]在这个最为关键的塑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因医学生实习地点分散、远离学校、学生管理难度增大等客观情况,导致医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容易被忽视。特别是近年来因医生职业道德下降、医患双方沟通不畅,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急剧增加,致使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这一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加强以医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问卷简介与调查结果

1.调查问卷简介

《医学生实习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围绕实习医学生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医学专业、医德医风的认知情况、医德实际问题的行为取向,以及对医德医风教育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采用封闭式匿名问卷调查形式,对内蒙古医科大学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生产实习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300份,有效问卷284份,有效回收率为98%。本次调查比较全面的反映出医学生实习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调查结果

2.1 实习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情况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绝大部分同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9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这也说明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讲授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实习期间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观认识的不够深入、职业动机不够纯正、医学职业价值的认知偏差、敬业精神与伦理行为的不足,以及对收“红包”等医德医风问题上立场不够坚定等问题。

2.2 学校对实习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60.3%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实习生医德教育工作效果一般,有待加强。通过对辅导员访谈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以传统讲授形式为主。对于在外地进行生产实习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在去医院生产实习前、毕业前返校及辅导员老师去实习医院看望学生,这三个时期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没有针对实习期医学生开展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2.3 医院对实习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同样也体现出,学生对医院开展实习生医德教育的工作评价不高的现象。有64.6%的同学选择按部就班,效果一般;有56.4%的学生选择对卫生部门关于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相关规定知道但具体内容不太了解;在如何看待医生收“红包”和“回扣”的问题上,只有31.2%的学生选择非常反感应坚决禁止,有54.7%的学生选择只要不是索要,可以接受,12%的学生选择应提倡。这些数据反映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教学医院作为实习医生的教学机构,不仅应当传授临床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当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国家医疗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二、医学生实习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1.医学院校学生实习的特殊性

医学类专业学制较其他专业学制长一年,在同年级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开始步入人生职业生涯的时候,医学生开始了长达48周的实习期,称之为“生产实习”。医学生实习期因实习医院地点分散、远离学校、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经费与时间限制,不能去各个实习地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上导致学校对实习期医学生的关注度下降与联系减少,造成医学生实习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断档期”。同时生产实习期也是医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和敬业精神最为关键的时期。[3]在医学生的教育环境从学校转为医院后,医学生同时面临就业、考研、提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压力,因此加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完成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任务,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等课程,但这些经典的理论知识却因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枯燥乏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医学生进入实习期,步入医院真正接触到患者时,却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根据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第八条规定:医院应加强对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的医德医风及职业素质教育。然而通过对部分实习医院走访调查、对医院教学部门、带教老师进行访谈,实习医院客观存在各种困难导致《规定》难以切实开展。例如,教学部门承担大量的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考试安排,对实习医学生的管理仅限于轮转安排和出勤上的管理。临床生产实习过程中因带教老师是医生而非专职教师,每天忙于门诊、手术、查房、书写病历,主要偏重临床教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医德教育。

三、医学生实习期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1.学校利用互联网丰富实习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有95.8%的同学在最喜欢辅导员与学生日常联系途径这问题上选择微信与QQ。每天上网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高达76.3%。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加强实习期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1 建立辅导员与实习期医学生的交流平台

辅导员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单向、双向、多向交流,及时准确的掌握医学生在实习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以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如:在繁重的实践学习任务下如何面对就业压力;如何正确处理考研偏重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学习;如何妥善处理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关系等,并能在第一时间对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解答于引导,尤其是对有出现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更要特别关注,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指导、干预,帮助医学实习生顺利完成向职业医生的转变。

1.2 建立学校相关部门与实习期医学生的交流平台

学校各部门可通过网络平台与大学生直接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以及学校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远程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每日进行一条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有奖抢答或推送等形式。正如细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相比以往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正面的、显性的外部灌输教育上,每天知识问答潜移默化的日常式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更强。[4]

2.医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医院要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对带教老师的医德医风、言谈举止等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对实习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医学生在提高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紧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动态,切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对临床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猜你喜欢
实习期医风医德
通过医德医风智慧考评体系建设正向激励医务人员行为导向
县级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跟踪导练(五)4
拿到驾照后这些知识必须知道!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浅谈促进现代藏医药发展的医德医风问题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驾照实习期注意事项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