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命题词语习作

(中国科技大学附中,安徽 合肥 230009)

作文教学方面若想取得成效,光靠教师传授写作技法是不够的,还得靠老师用智慧去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用心写作,用真情去写,才会写出好作文,才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曾经有过成功的愉悦,就会信心倍增,兴趣更浓。

一、感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打开生活之窗,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成了写作的信息与材料:为好朋友讲述外出旅游的经历;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谈自己对今后的设想;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写写每天最高兴的、最烦恼的一件事……这一切在平时生活中见到、用到、想到的都是作文的素材。例如在一次《我眼中的同桌》作文课中,我在只字未提写作文的情况下,以游戏形式使课堂氛围宽松起来,激励他们畅所欲言。有的学生用广告的形式来展现,有的用书信的方式来表现,还有的用表演或叙事引出……即便是同一种表达形式也会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种风格、多种气质:有的诚恳质朴,有的客观冷静,有的亲切委婉,有的幽默诙谐......

当师生思想能自由驰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作文课堂,会像生活一样斑斓,会像综艺节目一样精彩……试着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广告招标、一次观察实验、一次知心对话、一场偶然事件……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二、大量阅读产生写作兴趣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笔优美、含义深远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并由此而感悟、联想到其他的事,对这些感悟和联想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对作文产生兴趣。

结合阅读教学,激发作文兴趣。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经过反复比较挑选出来的优秀篇章,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安排一些补写、续写、改写等趣味作文训练,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巧妙命题点燃写作兴趣

1.抓住契机

教师可根据班级的现实情况,不失时机地设计作文的题目。如班级、学校、当地社会上新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有什么热点话题等第。当然最理想的是能够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事件做出迅速反应。教学的契机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机智。

2.注重命题的开放性

命题要尽量新颖别致,含蓄隽永,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要留有想像的空间和驰骋的余地,使学生看到题目就大有愤悱之感,大有话在喉头一吐为快的劲头。

3.教师命题和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命题中来,掌握命题的自主权。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出自练习之外,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

四、丰富活动强化写作兴趣

改革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作文教学模式,大力倡导问题探究式、游戏式、情境式、想象式等开放的作文课堂教学方式。比如让学生写“爱护地球”的演讲稿,请他们巡回到各个班级去演讲。为做好演讲,人人认真地去研究如何撰写演讲稿,如何去感染别人、打动别人。为了让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在班里组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活动,学生写好片段读给同学听,猜对了,想一想为什么,猜错了,又是为什么。然后,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写人物应抓住特点,而不能千人一面。

灵活开展多种活动,作文教学中我曾做过如下的探索:

网络作文

先将学生的作文习作(包括整篇和片断的训练修改)发到网上的交流社区中,让网上文友以及访客给学生的文贴作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然后自己再把原贴和后面跟帖做一下编辑与加工,这样的帖子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无疑就有了乘风扬帆顺水行舟的神奇效力。在这一过程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角色,积极引导,对源于网上的各种评价一定要精心选择,什么样的习作可入网,老师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口头作文

作文指导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所写内容,通过对生活认识或写作角度的交流,激发写作兴趣。如写《童年趣事》,启发学生讲故事,交流个人的童年生活片段,把作文指导课变成讲故事课、口头作文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发表欲望。交流之后,打开了思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内心会产生一种自发的冲动,以前储存的生活感受便一下子串联起来,涌现出来。同样,写议论文亦可组织讨论,交流写作角度,广泛开掘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写作兴趣。

敲击词语作文

小组里每个人拿一枝铅笔和一张纸。活动时不准说话。这要约法三张。由一名小组成员敲击一下桌面,其他小组成员立即写下各自脑海中刚才出现的词语。如此多次敲击,多次记录词语。这就是所谓的“敲击词语”,一般不应超过10-12个词语。请你在10-15分钟内用自己记下的所有词语写一篇短文。或者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换所记下的词语表,用别人的词语撰写短文。接着朗读各自的短文或句子,并交流这种即兴写作的体会。

网式联想作文

拿一张纸,在纸的中央写一个词或一句话或任何你感兴趣的内容。将这个核心词/句/表达划上圆圈。给自己确定大约5分钟的练习时间。让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记下所有你认为与此有关联的词语,然后用线条将内容相关的词语连接起来。如果脑子里又有新内容出现,那就照此办理,思索,记录,连线。借用这种网式联想,你就可以动笔撰写文章了。语题由你自己决定,在班上互相介绍运用网式联想的学习体会。

其它活动如作文竞赛,创建文学社团,课前演讲,举办辩论会,办手抄报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行之有效地激发中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五、得体评价保持写作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在学习中的一举一动都渴望被老师同学赏识。而充分利用赏识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多元互动,共同参与

(1)张扬个性,学生自评。在作文评价中,应放手让学生自评,评价中,让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2)畅所欲言,学生互评。尝试让学生互评,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习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被调动起来。(3)激活思维,教师精批。教师精批,力争批的精妙,批的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批的能让学生茅塞顿开。(4)促进沟通,家长参评。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请他们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这样做既促进了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也使作文教学得到拓展与延伸。

2.当面批改,趁热打铁

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讲究旁批,眉批,总评等,加上正常的教学工作,全班学生的一篇作文改下来,要两周左右。两周后再去评讲作文,学生早就对写的什么主题,什么内容忘的一干二净。费力费神而收效甚微。现在每次作文后我会找一部分同学面批。当面批改的主要对象,一是程度较差的学生作文,这样的作文往往会出现“满山乱石难下锄”的景况,即使是教师精心批改,学生也不会理解,因此,必须当面批改。另一种是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作文。由于他们在主题与观点的处理,结构与材料的安排等方面有时会出现毛病。因为条件所限,不可能详加说明,因而必须当面批改。学生在趁热打铁中受益匪浅。

3.公正评价,扩大表扬面

对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固然要肯定,但重点是指出不足,使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对中学的学生则应引导其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鼓励他追上较好的学生;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满腔热情地关心他,帮助他从他们的作文中找出值得肯定的东西,哪怕作文中有一个句子写得好,一个词用得灵活也应该表扬、肯定。

4.欣赏习作中的优美语段

学生习作只要是认真写出来的,就有习作者自认为满意的句段,教师要认真批阅,特别是起步作文和差生的作文,教师更要去寻找文中有价值的部分。作文讲评课上,要多让习作者自己朗读自己满意的句段,并阐述满意的理由。让全班同学欣赏。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句,要充分肯定,即使只有一句。这些妙语的价值很大,它体现了学生的思考、创造,而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则会极大地激发习作者的写作兴趣。

5.展示优秀习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成就欲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采取各种办法,让学生的作文获得发表的机会。

例如:首先,在班级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习作及时张贴,以便师生阅读欣赏;其次,可以积极地开展指导和组织学生向报刊、网络的投搞活动;再次,可以自编油印作文选,如童话集、诗歌集、寓言集,让更多的学生取得“成就”。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冒尖”,给写作比较突出的学生发表专辑。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教师不懈努力,将“兴趣”这把写作的钥匙交给学生,通过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相信我们的学生都会有能力用优美的文笔去描绘一幅幅多彩多姿的蓝图!

猜你喜欢
命题词语习作
容易混淆的词语
一枚词语一门静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