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舆论监督要坚持五重奏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张弛舆论监督党报

(满洲里日报社,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党报作为一级党委的机关报,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好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更是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同样,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也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努力做到先后有序、缓急有章、张弛有度、“软”“硬”有法、主次有别“五有”,演奏好五重奏,积极地捍卫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人民的正义事业。

首先,要做到先后有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个先后顺序,这个先后顺序需要科学地去排列,因此,我们做好舆论监督就必须要把握好这个“时间”。我们从事过新闻记者的人都非常明白,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先后顺序决不是简单地根据其发生的时间来决定的,而是通过对其新闻性的大小、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在什么时间发表能起到更佳效果或降低到最小的负面影响等综合因素来决定的,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就更需要如此了,因为这类的新闻报道更为敏感,更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读者关注程度高的新闻必然要安排在前,这一方面是为了让读者的期望能得到快速的回应,另一方面则更是体现了党委政府的快速反应和积极作为。但具体应该适合在什么时间刊发,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操作上要异常谨慎,在报道的时间安排上要更科学、更合理、更能配合当时的实际需要,更能化不利为有利,更能锦上添花,从而起到更加积极的宣传效果。

其次,要做到缓急有章。有句话叫做“欲速则不达”,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牢记这一点,做好舆论工作尤其如此。就某一个新闻舆论事件,我们既不能因为想事情快点过去或有新奇心理就急于刊发,也不能因为对问题不感兴趣或有畏难情绪而回避拖延。要完成好这一任务,掌握好节奏和火候都是至关重要的,就象我们烧菜一个道理,火急火小都不行,而且火候还得拿捏得准,时机一到果断出锅,以期达到最佳效果。舆论监督,是作为每一级党报,都要牢记的使命,针对党委和政府,以及某些部门在工作出现的偏差甚至错误,必须要认真地去分析、去研究,甚至还要深入下去搞调研,以便更好更准确的认清事实,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是缓是急的准确判断。“缓急有章”就是要做事有章法,不能乱了脚步、乱了节奏。舆论监督不同于一般性的新闻报道,其重点在监督,这对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什么时候去采写,什么时候可刊发都要做周详的考虑和安排,无论缓与急,都要以不引起新闻事故为出发点,进而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决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盲目地求新求快或拖延不决,以致铸成大错,难以收场。

再次,要做到张弛有度。还有一句话叫做“过犹不及”,说的就是张弛有度的问题,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限度,做得不够和做得过头都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亦是如此,在这方面,党报就要针对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措施,对监督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事情的客观情况去分析判断。为什么有的新闻事件要深度挖掘、连篇累牍,而有的新闻事件却又要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甚至“视而不见”呢,这就是在舆论监督中需要把握的“张弛有度”,也许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因此要通过大量的、艰辛的采写工作,从大量的材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尽可能最客观地反映出事实的真相,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进行甄别,根据实时、实地的需要,最准确和恰当地把握好这个“度”,作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哪些新闻事件宜多报,哪些新闻事件宜少报,哪些新闻事件宜不报。但不报不等于不关注,相反要时刻关注其发展动态,而后视其动向再作出多报还是少报,报道还是不报的选择,这也是作为一级党报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和态度。因此,“张弛有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灵活掌握,随着时间的迁移、空间的转换在随时地变化着,这其中并无规律可循,但有一条就是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也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度”,新闻的舆论监督才会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出它的舆论监督作用。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四,要做到“软”“硬”有法。在战争中,针对不同的敌情,需要做出不同的进攻策略,采取不同的进攻方式,该正面进攻的就要正面进攻,该侧面迂回的就要侧面迂回。新闻舆论监督,实际上也就是打一场沉有硝烟的战争,选择一个好的监督方式和角度,对取得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我们的党报身负舆论监督的重任,同时还要为其它报刊做出表率,因此,就要有一战即胜的把握,要做到稳操胜券,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具有独特的慧眼和超常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好迎战的方案,对正面的监督就可以起到很好效果的事件,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正面的“硬”的战术,而对一些不适合进行正面监督的事件,我们必须要采取侧面迂回监督的“软”战术,让被监督者感到来自背后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从而起到比正面监督更好的监督效果,避免因正面监督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兵书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做到“软”“硬”有法的关键正是知彼知己,特别是要知彼,知彼即深入了解监督对象,分析事件本身形成的原因、发展的经过、造成的影响等,从内因抓住其本质,摸准其脉膊,再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准确判断采取的方式,对症下药,从而制胜,使“硬”硬得有法,“软”软得有效。

第五,要做到主次有别。无论做什么事想要做好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舆论监督可能每次面对的都是不同的主体,按照重要程度排列,肯定有主有次,因此在具体监督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是主次有别的。对一些影响到大局发展、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存安全的主体,必须列入到主要监督范畴之内,对其进行跟踪报道、深入挖掘其内部根源,寻根问源追踪监督,做到事中、事后皆有监督,且只强不弱,决不能虎头蛇尾和有头无尾,让监督真正起到督促、改进的作用。而对一些尚未造成不良影响还处于萌芽状态或事态尚小的事件主体,就要次要对待,或提醒或批评,确保其不再步入歧途。同时,舆论监督事关重大,要针对实际情况,不能单纯地以事件大小来决定主次。譬如,对一些通过舆论监督能起到重大指导意义和普遍教育意义的事件,尽管事件可能不是很大,但也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进行强化宣传,尽可能地在大范围和深层次上宣传到位,使其真正的深入民心,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对那些不宜在公众场合进行大范围宣传的事件,虽然可能事件不小,但却要慎重处理、隐性处理,决不能主次颠倒,影响到舆论监督的效果。

猜你喜欢
张弛舆论监督党报
Effect of laser focus in two-color synthesized waveform on generation of soft x-ray high harmonics
On-surface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carbyne-like nanostructures with sp-carbon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种”珍珠真神奇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Tracking the Moisture Sources of a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in Shandong,China in July 2007:A Computation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