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矛盾马克思主义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前言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是贝尔毕生的心血之作,在其去世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成为现代社会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并对其他学者的研究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成为世界各研究学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领域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矛盾理论的差异性、多元性和整体性特征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行综合性的阐释和讲解,以此来将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进行透彻性的分析。

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综述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发展伴随着人民起义运动而产生的,经济的蓬勃、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一系列运动,都在预示着资本主义文化思潮衍生。1968年,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和工业社会的局限性逐渐被暴露出来,并收到广大民众的质疑,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到处都是革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贝尔创作并完成了他的毕生心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由此展开了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概述和研究[1]。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的扩展和深入的阐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存在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社会阶层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并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经济任务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中心任务,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通过剩余价值和持有资本转变为资产阶级扩大财富的重要手段,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将商品的生产理论和消费理论与其相挂钩,以此为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础,遵循自身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形式的资本主义文化,将传统的农耕文明进行颠覆,以工业文明的生产和发展为基础,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更加具有独特性、能动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在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逻辑结构,其合法性的结构是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和发展,保证上层建筑的完善化发展,资本主义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和行政措施需要以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身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加强资本主义民主法治化建设,为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环境,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人民群众的内心欲望和需求以合法化的途径衍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文明体系。总而言之,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文化进行的控制,涉及文化文明的发展和前进[2]。

二、马克思主义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均是世界优秀文化理论中的瑰宝,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寓于同一个整体当中,但是又不乏自身的独特性。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追其溯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的资本主义文化,对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影响至深。

马克思主义同资本主义文化理论之间相互联系,二者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本质论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首先,马克思主义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就社会需求和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相同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将剩余价值通过别样的途径进行有效的资本扩大和积累,加速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过程,以此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利益的驱使和推动下资本家进行有资本扩张,并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直接动力,雇佣劳动力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表现方面,资本家以雇佣的形式对劳动力进行资金支付,但是这些资金仅足够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贫富差距的形成进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层矛盾更加扩大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在逐渐暴露。其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与阶层等级之间的矛盾是相同的,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民主化的宣扬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以资本商品的等价交换为基础并以此为延伸路径,但是这仅仅局限于商品交换和流通环节中,究其这种平等性的本质其实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拥有等级的高低将难以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进行消除和处理,所以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是维护资产阶级的通知,以现代文明国家的外衣进行独权性的阶级统治。最后,经济文化需求与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将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引入,在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竞争盲目性的弊端,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群众自由化的一种束缚,将人的本质属性进行了颠覆,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差异化,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并沦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傀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之间对于欲望的消亡更加占于上风,抱有强烈的信念,并成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重要解决思想[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之间存在共性关系的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贝尔看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将文化作为其上层建筑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一部分,缺乏有效的独立性,成为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辅助性工具,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基础加以形成和发展的,一旦这两者消亡,那么文化也会随之不复存在[4]。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论述中也曾经说过,文化理论可以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成为一种先进的民主思潮,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改变与社会变革的进程不一致,有优先性也存在滞后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平衡。在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当中,他将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政治进行有效的区分,这三者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具有独立性,文化以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我满足感为重要原则,将资本主义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形成一条断裂带。

三、基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马克思文化思想延伸

基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马克思文化思想延伸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文化矛盾的核心和关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危机时的解决路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领域重新发展和确立的一个过程,换言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并以宗教信仰和文化意蕴为最终构建的意义,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中剖离出来,保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结构的真实性,以此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核心和关键是机制的空虚化和形式化,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中对文化矛盾进行了概述和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消亡,传统化的资产阶级运作模式和发展机制,使资本主义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系确立缺乏文化性和民主性,贝尔更多的是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进行全新的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演变进程进行了全新的发展和诠释,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资产阶级在重视人们自身生产和消费的同时,将物质资料生产与自身生产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文化发展理论,马克思文化思想延伸是以众多的文学作品为代表,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发展理论寓于文学作品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认为工业文明对资本主义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强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相关研究对资本主义文化理论矛盾进行有效的批判和继承,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中的实质问题进行有效揭示的同时,寻求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和发展策略,以此来实现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延伸,在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域取得巨大的进步。后工业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以此来判断社会发展的性质和进步水平,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础上将马克思文化思想进行全面延伸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化水平推向新的发展巅峰,重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将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垄断组织模式和跨国资本阶段三者进行全面的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宏观分析为基础,强调消费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将资本的发展和延伸势力在后工业阶段的各个领域中。换言之,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模式[5]。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危机时的解决路径,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进程或快或慢,保证资本主义社会道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采取合理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和利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越性和超越性进行充分发掘,有效的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种全新的解决模式和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将人们从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层面中解放出来,释放天性,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将对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改造和生化看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延伸的重要任务,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推动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文化艺术作品作为解决资本主义还会发展过程中面临危机的重要解决路径,将每个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路径和主要的变革手段,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寓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之中,谋求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全新机制,在社会道义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精神文化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性,从根源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保证社会管理者不再与文化需求发生冲突[6]。换言之,在保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独立性的同时,将其作为一种推动政治、经济发展的手段进行全面发的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以此来克服消极文化留下的负面效应,将基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马克思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中进行有效延伸。

结论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上升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范围之内,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是差异性、多元性和整体性的有效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更加深层次的解读,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实质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论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公平、自由平等的社会思潮进行了综合性的糅合,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理论别具一格的研究风格,并对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矛盾马克思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