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语言视域下的文学语言探讨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人文文学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铜仁 554300)

语言是人们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表达人类的思想活动和目的意图。人类语言不断发展进步,优美的语言随之产生,这就是文学产生的基础。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记录。人类离不开语言,同样的,文学也离不开语言。文学家也是通过语言的组织和筛选,用不同精美组合,来汇集成文学作品。文学语言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隐藏着巨大的价值。例如我国的文学语言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这些瑰宝如同养分一样,滋润着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前行。

一、科学语言与人文语言的区别

科学语言与人文语言是相对立的,科学语言主要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其主要的目的便是用专业性语言来表达出科学范畴的概念,它可能是概念化的、抽象化的。因此科学语言的特点便是简明、扼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会由此衍生出很多专业性词语,科学语言没有对表达的对象的感情色彩和价值取向问题。它不同于人文语言,人文语言与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息息相关。随着近些年科技进步与发展,科学语言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科学语言在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然而,科学语言终究是一种表达工具,它代替不了人文语言的功能和作用,即使是科学语言,也需要人文语言对其进行滋养和丰富。

二、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别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用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达的高级形式。文学语言发展到现代,不仅包括了诗歌、广播、音乐、相声等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著作语言。文学语言不仅仅局限于书面形式,更有口头形式。但文学语言都有一定的规范和形式要求。体现出一个民族语言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日常语言顾名思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表达形式,文学语言实在长期的日常语言积累下衍生出来的,是日常语言的美化和提炼。日常语言是人们最容易理解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表达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不过分重视语言的语法和语义,日常语言与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结合后,便形成了文学语言。

三、文学语言的重要意义

1.文学语言体现民族文化精髓

我们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没有出现断层,文学语言的功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使华夏大地成为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语言文字装载着民族的文化和认同感,蕴含着民族的情结,民族的睿智,包括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学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关系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文学语言从那时起便超出了作为一种表达工具的意义范畴。一个孩子从开始学习我们的汉字那天起,一个民族情怀的种子便在其内心扎根。

2.文学语言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人的一生离不开语言,文学语言的鉴赏水平也是因人而异,它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文学语言鉴赏能力强、甚至能够创作出文学语言的人,一定是思维清晰、表达能力极强的人。因为思维不清晰,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一个文学语言扎实的人,他的情感世界一定是丰富的,视野一定是开阔的。因此考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底蕴,往往通过一段文字语言的表达便能测试出来。一个人从少年开始变注重文学语言的锻炼和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对世界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得到有效拓展。

四、文学语言现阶段的困境

1.迷失在当下多元价值取向中

文学语言的发展从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得不说,现在的教育把人们紧紧束缚在成绩和证书当中,科学语言大行其道,人们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被不断压缩,人们对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不断下降,更不用说文学语言的创造能力。市场上的文学作品充斥着“暴力、血腥、低俗、拜金主义”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广受读者的青睐。也许在紧张的工作中,人们需要这样的文学作品来释放内心的压抑和苦闷,甚至有的人将希望寄托在这种作品中,但这样的现象不应该成为文学语言的主流。应当重塑文学语言的高贵气质与诗性禀赋。

2.文学语言创作者内心茫然

网络时代来临,已经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世界中成为文学创作者,草率的写作导致大量的文学垃圾产生,这些草率的作品不断地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的物质生存方式和思维情感方式。文学创作早已不被看做是一份崇高的事业,它的严肃性和艺术性早已大打折扣。有一些文学创作者为了利润而趋之若鹜,不惜失掉文学语言本身的高贵和尊严,用扭曲的世界观去迎合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些不肯同流合污的作者,他们创作出的优秀文学作品虽然很精彩、很有内容,但在市场上不被看好,从而导致优秀的文学语言被“边缘化”、“荒漠化”等等。创作者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渐渐迷失在当今畸形的文学市场中。

五、当下文学语言的突破途径

1.重视教育的力量,着力培育优秀人才

我们民族的文学语言不断发展了五千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吸取外部营养。伟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词歌赋,诞生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引以为豪的文学大家,而唐诗宋词——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洗礼过过后尚能传播至今的名篇佳句,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极致之作。这是我们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历史文化宝藏。作为当代国人,我们应该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学语言,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在当下追逐名利、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更加弥足珍贵,教育的力量至关重要,学校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大本营。教育工作者要把文学语言的传承和发扬作为己任,牢记历史责任。加大汉语言文学的授课比例,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指标,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拓宽胸怀、从而培养学生们正确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许就在这些青年人身上,会出现下一位钱钟书、季羡林等艺术大师。

2.考试制度需要改革创新

目前的高考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至少,高考是目前我国人才选拔工作中最公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高考之所以被广泛争议,是其把成绩当成一切考量标准,不考虑学生本人的特长和性格特性,很难培养和考察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假如钱钟书生活在现代,恐怕他的高考成绩不会被任何知名大学录取,他的才华很可能因此而埋没。在高考的大背景下,学校只能把重心放在成绩的提高上,无论多美的文学语言,一旦不被列入考试大纲,那它的命运就被宣判“死刑”,学生们甚至连通读一遍的机会都没有;一些文学欣赏课程、文艺课程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学生们被培养成了考试机器,文学素养的提升被搁置。长期以往,文学语言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教育部门需要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来加强文学语言和人文素质的地位,我们的国家也不能仅仅依靠考试机器来提升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具有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3.加强文学语言宣传,增强软实力熏陶

文化是有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是一种文化,为什么我们的古代文明能够传播世界各地,都是依赖文化的传播力量。我认为,不是人们对文学语言产生了淡漠,而是文学语言的宣传方法需要进行更新,只有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传播,文学的力量才会凸显。例如:前几年异常火爆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以其时尚、轻松幽默的口吻对历史事件、古典名著进行解读,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众多的历史知识也在这样的讲授过程中被读者接受和熟知。文学语言的宣传也不能局限在国内,更应重视我国文学语言在国际上的传播。当今社会虽然各个国家文化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朋友开始关注我国的文学语言成就;优秀的文学传播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从一个方面代表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中国国家形象片”都是我们国家文学语言的品牌形象,这些不但有助于中华文明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现,也有利于国外对我们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和认可。对于国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文学语言长期处在辉煌时期,但是我国目前的文学语言研究正处在较为困难的时期,生活中大量肤浅烦杂的内容已经融入其中,我们的民族文学语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古文明的传播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被逐渐遗忘,本文对人文语言、文学语言、科学语言的意义进行解读和辨析,使读者对文学语言在人文语言视域下的定义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对现阶段文学语言的重要意义作出阐述,并对困境进行解读,并结合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对策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相信未来我们民族的文学语言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传播到世界更远的角落。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人文文学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人文绍兴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