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专业英语方向5年制教学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2016-04-05 10:27卢岩汤继芹王洪海英振昊张晶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针灸学培养模式

卢岩,汤继芹,王洪海,英振昊,张晶(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针灸教学·

针灸推拿专业英语方向5年制教学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卢岩,汤继芹,王洪海,英振昊,张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摘要】目的 为提高针推专业英语方向5年制的教学质量,对其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讨。方法 通过建立强化针灸推拿经典课程(classics of acumox)、加强针推临床技能(clinical skill of acumox)、提升创新研究能力(creative study)和突出英语应用能力(English application)为主线的教与学育人模式,进行“3C+E”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结果 经过探索研究和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更新了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 “3C+E”培养模式的创新为针灸推拿专业英语方向5年制的培养提供了研究经验。

【关键词】针灸学;培养模式;针灸教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英语方向5年制本科教育始办于2001年,针灸推拿专业英语方向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针灸推拿学是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针灸推拿普遍地被世界所接受[1]。尤其是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举行的针灸疗法听证会,明确提出于中医针灸疗法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广泛应用,为针灸推拿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改革针灸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高等医学教学培养的关键问题[2-3]。因此本专业方向自开办以来,通过反复调研与讨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3C+E”的培养模式,即建立强化针灸推拿经典课程(classics of acumox)、加强针推临床技能(clinical skill of acumox)、提升创新研究能力(creative study)和突出英语应用能力(English application)为主线的教与学育人模式[4]。

1 培养目标

高等医学教育强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指导教学,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5]。教学培养方案强调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必须牢固掌握外语和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针灸推拿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地运用专业外语进行对外交流,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医学学士学位水平,能胜任各级中医机构、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及科研单位的针灸推拿临床医疗、教育、科研工作及国际中医教育的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2 培养要求

对于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要求、专业技能要求、英语技能要求、综合技能要求。①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较好的学术素养。②具有扎实的中医学、针灸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重点掌握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交流、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③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较为流畅、正确地运用中医针灸专业外语对外交流及介绍针灸推拿学专业知识,具有初步的从事对外针灸推拿临床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医学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的能力。④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神圣义务。

3 培养方法

3.1 “3C+E”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3C+E”的培养模式,即建立强化针灸推拿经典课程(classics of acumox)、加强针推临床技能(clinical skill of acumox)、提升创新研究能力(creative study)和突出英语应用能力(English application)为主线的教与学育人模式。通过 5年的综合培养,要使本专业人才最终显示出“基本素质好,基础理论牢,临床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科研训练扎实”的鲜明特色[6]。

3.2 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始终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基本素质好,基础理论牢,临床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科研训练扎实”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构建课程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素质教育课程、英语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并融入中医人文精神及针灸推拿学专业特色,以适应中医学科发展及日益变化的人口、文化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需求。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中医学与针灸推拿学基础、中医学与针灸推拿学临床课程和中医学与针灸推拿学经典课程,积极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的相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识,并在课程中融入中医养生、保健内容。针灸推拿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科学、完整、有序。实验、见习、实训、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必须具有教学大纲及指导,并为学生提供接触患者的机会,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临床实践,保证足够的临床实践时间。

3.3 突出外语教学

外语能力是针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7]。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突出外语教学,将公共外语、专业外语均纳入必修课范畴。学生入学后先进行公共英语的学习,选派具有丰富专业外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外籍教师执教,并提供一定的外事教学见习和专业翻译锻炼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外语交流能力。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第 1学年必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第3学年开设专业外语课,《中医英语》《中医诊断学》《医学英语》进行全英文授课,《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经络腧穴学》进行双语教学,通过拓展学生专业英语词汇,训练学生将外语熟练地运用于医疗实践的工作中,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地开设旨在增加学生知识面及背景知识的外语选修课。

4 师资培养

教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发展[8-9],教学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掌握外语能力[10]。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师资培养。对于针推专业的任课教师而言,要鼓励他们加强外语学习。此外,还可适时举办外语师资培训班,选派部分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到其他高等院校学习进修,甚至出国深造。而对于公共英语教师而言,要选用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要传授给他们适当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吸纳有援外经历的附属医院医师进入课堂讲学,并予以经费上支持,努力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培养一批能运用外语讲授中西医基础课和针推专业课的骨干教师。

5 讨论

综上所述,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是一项新的探索,我们在针灸推拿专业英语方向 5年制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基本素质好,基础理论牢,临床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科研训练扎实”的培养思路,构建了“3C+E”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批以培养外向型针推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建立,多届学生顺利毕业,就业率保持在 95%以上,每年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可达97%以上,连续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在 95%以上。可见“3C+E”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果对针推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广泛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义,孟向文,刘炜宏,等.近年来国内外针灸医学发展比较和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4):1-5.

[2] 常小荣,杨茜芸,张泓,等.针灸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585-1586.

[3] 岳凤莲,马玲娜,仰曙芬.教学医院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7(4):62-63.

[4] 汤继芹,韩涛,袁玲华,等.针灸推拿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5):4967-4971.

[5] 李素荷,王琴玉.针灸推拿学专业建设经验及基本思路的探讨[J].中医教育,2011,30(3):13-18.

[6] 汤继芹,韩涛.针灸推拿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3C+E模式构建的回顾与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3,8(9):1108-1112.

[7] 胡玲,沈晓明,王茎,等.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医教育,2003,22(4):4-6.

[8] 王道发.论高校教师素质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4-6,23.

[9] 孙建中.提高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529-2531.

[10] 马惠芳,马文珠,梁军.针灸推拿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及设想[J].中医教育,2010,29(3):34-35.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3.0374

文章编号:1005-0957(2016)03-0374-02

收稿日期2015-10-24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研规划课题(YJKT2013 02,YJKT201304);山东中医药大学课题(ZT201325,ZT201306,ZDXK201316,ZDXK201302)

作者简介:卢岩(1977 - ),女,副教授

猜你喜欢
针灸学培养模式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针灸学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中的不对称问题与思考
高职高专针灸学耳针的学习障碍与教学策略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