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计算机系统及常规岛控制系统改造项目管理

2016-04-05 20:18沈元帆
科技视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改造项目管理

沈元帆

【摘 要】本文介绍了秦山第二核电厂电站计算机系统及常规岛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改造背景、管理需求,详细介绍了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一些管理控制措施以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秦山第二核电厂;改造;项目管理

0 前言

变更管理是运行核电站配置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变更管理,使核电厂的生产系统、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等方面的配置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进。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改造管理体系可以使核电厂的核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得到了有力保障。

1 实施背景

1.1 项目背景

秦山第二核电厂1/2号机组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首座2×60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电厂计算机系统及常规岛控制系统原先使用的是由北京和利时公司在1999年开发的HS2000CAS系统,自2009年起由于元器件老化、操作系统不支持等原因造成系统可靠性下降明显,备件采购困难。

基于系统的现状决定在大修窗口整体升级更换,争取新旧系统平稳切换,保证机组发电效益。本次改造是国内首次对在役核电站涉及到控制功能的仪控系统进行大范围数字化改造。

1.2 管理需求

作为首次实施的涉及控制功能的数字化仪控系统改造,涉及到的设备较多,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也很多,整个改造涉及到公司技术、维修、运行等多个领域,与厂家、设计院都存在接口,这增加了协调工作的难度。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决定了项目必须要尽快实施,实施工期的限制,使改造只能安排在最近的10年大修窗口实施,这就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设计制造时间以及现场实施时间都必须受控,因此必须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提升。

2 管理措施

2.1 项目准备阶段

2.1.1 项目评估

对所有可能涉及的改造问题按照“立项→分析→任务”的方式进行分解,对每个子项的重要程度、改造可行性、对机组的影响、改造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该子项该采取怎样的改造措施。例如常规岛控制系统的供电,1/2号机组的原系统供电来自同一个配电盘,而3/4号机组采用的是两个不同配电盘供电。考虑到常规岛控制系统对机组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双路供电是较可靠的方案。现有常规岛仅有一路满足要求的供电,但可以采用变压的方式,将380V电压转换为220V电压的方式来满足新增一路供电的要求,新设备的选型可以与现有设备一致。经由设计单位认可不会产生新的停机风险。对此子项建立电气项目小组,编制单项进度计划将设计制造安装责任落实到人。

2.1.2 经验反馈

利用以往经验以及其他电厂的相关改造经验,找出改造的可能风险,并跟据其重要程度及发生概率,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改造实施阶段需要拆除电站计算机系统,而同时进行的安全壳打压试验却需要通过此系统查询实验数据,这就产生了冲突的可能。为了避免此风险,根据其它电厂的经验,临时增加一套小系统,利用新电站计算机系统的备件,搭设临时运行平台。将安全壳打压试验需要关注的信号通过增加临时端子板的方式引至小系统,送主控室供运行人员关注。

2.2 设计制造阶段

2.2.1 数据收集

为了减少改造风险,避免改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设备不匹配、信息错误,进而导致进度延误的问题,对1/2号机组原电站计算机系统及常规岛控制系统的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工作。考虑到收集整理的完整性、可靠性,采用了客观数据分析与主观数据判断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收集水平。例如针对原系统机柜内电缆信息的收集,改造前后系统外部电缆保持不变,由于机柜内端子排尺寸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缆长度不够,无法接入原位置,这就需要对于机柜内电缆的长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测算,以便于根据电缆长度调整机柜内电缆端接位置。为了提升准确性,建立了一套电缆估算模型,通过建立机柜内每个端接点的空间坐标,自动计算出改造前后任一端接点的电缆长度,对于改造前后电缆长度偏差在5%以上的端接点,采用人工核对的方式进行原机柜内的电缆长度进行确认,对于确认后不满足新机柜需求的,调整机柜内端接位置。

2.2.2 设计沟通

与厂家、设计院、施工单位分别建立起电话、邮件、传真等多种手段的联系渠道,采用每家协作单位专人负责的方式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与及时性,避免多路信息导致的理解偏差、资源浪费。在共享文件夹内建立PROJECT版的任务清单,确保每一项任务都分配到人,任务时间明确。项目经理根据进度情况及时调整任务资源,避免任务延期情况的出现,确保进度受控。定期召开公司内部的周例会,与协作单位的节点交流会,将改造进度与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有参与人员知晓,以便于参与人员调整其个人工作安排。对于存在的问题编制问题反馈单,明确责任人及结束时间,保证项目受控。问题讨论时采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所有与会人员的智慧,以保证问题分析的透彻性、完整性。

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与系统测试阶段,加强了参与人员的来源分布。例如为了提升新系统的人机水平,熟悉操作方式,维修运行部门组织了多批次的测试小组,从现场操作人员到主控室操作人员,从系统维护人员到定期试验执行人员,包含了现场可能使用该系统的所有人群,确保收集到所有可能使用电站计算机系统及常规岛控制系统人员的意见,以避免因为不熟悉导致的设备操作错误风险。并及时将各部门的需求反馈给设计制造单位,以最大限度满足现场要求。

2.2.3 不符合项跟踪

针对设计制造阶段产生的所有不符合项,建立不符合项跟踪系统,逐级确认,以保证每个变更都有据可查。对于改动测试建立项目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每个不符合项都能在进度计划内得到处理,不会导致总体工作计划的延误。例如厂家测试阶段发现的问题除了经由厂家调试人员的逐级确认外,也需经公司驻厂人员认可才能进行改动。对于重要不符合项,出现后立即以电话的方式反馈回公司,项目小组人员采用碰头会的方式及时给出反馈意见。每天,驻厂人员都将当天的进度以及产生的不符合项以文字的形式反馈回公司,项目经理及时将相关内容在共享文件中进行记录,以便于小组人员了解。不符合项记录作为完工文件,交由公司进行存档,以用于以后资料查询的需要。

2.3 现场实施阶段

2.3.1 施工准备

为了保证施工时的准确率,每台机柜都单独编制了施工方案,形成了施工记录表格。所有施工人员预先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由班组长进行施工方式的讲解,随机选择人员对施工要点进行复述,以保证工作方式传达到每个人。根据电站计算机系统和常规岛控制系统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施工开始时间。系统退出运行前就将机柜检查完毕运入厂房内的指定空间进行暂存,减少运输对于改造进度的影响。提前对机柜的运输通道进行核对,设计专门的推车以满足高度、宽度的要求。

2.3.2 施工控制

为了满足现场实施进度的控制要求,预先对现场实施的内容进行分解细化,编制进度计划图并标注关键路径,采用多组并进的方式进行施工。在施工进度图上对已完成的内容标注红旗,让所有人员都能了解进度的最新情况。每天根据进度计划以及人员状态调整工作的参与人员以及时间安排,避免因为人员疲劳导致的人身风险以及操作失误。每台机柜配备一个施工小组,一名质量控制人员,每项工作记录都由操作人、监护人、质量控制人员实现三级审核,以避免返工导致的进度拖延。每个楼层配备一名施工经理,以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处理,并完成不同工作面的协调工作。现场实施采用PDCA循环工作方式,自检与他检相结合,确保系统上电工作的一次成功。

2.3.3 文件修改

由于需修改文件较多,且涉及逻辑的文件需第一时间生效。本次改造采用了图纸预先修改策略,在改造实施前就对涉及的逻辑图等文件进行了修改,并经维修运行部门审核,盖章作为生效工作文件。为了提升文件生效的速度,将修改后的文件以电子版的形式分发给相关人员审核,将串行流程改为并行流程,审核人以邮件的形式将意见反馈给其它审核人员,加快工作流程的响应速度。

3 管理效果

3.1 工期受控

通过细致的准备工作,保证了设计输入的详细准确,提升了整个设计制造实施过程中的一次通过率,避免了频繁返工导致的工期延误。整个实施过程中各单位之间的充分沟通,提升了改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效率,确保本次改造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了所有预设工作。

3.2 设备可靠

整个制造施工过程质检严格,系统调试过程全面严密,保证了系统投运一次成功,系统运行周期无功率事件发生。整个实施过程中人员的充分参与,保证了系统运行维护技术力量的有力。改造详实的完工资料以及整个过程中故障问题的有序收集,为以后其它改造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改造项目管理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