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宜居性建设探析

2016-04-06 17:05
山西建筑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住区停车位住户

胡 江 珊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住区宜居性建设探析

胡 江 珊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1191)

论述了居住区宜居性建设的重要性,从室内环境、住区环境、物业管理、教育条件、停车位、交通组织六方面,提出了住区宜居性建设的方法及建议,旨在创造出让居住者满意的住所环境。

住区,室内环境,物业,停车位,宜居性

宜居,对于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们而言,非常有诱惑力,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房价高昂,寸土寸金的当下,住区的宜居性建设却良莠不齐,在城市内寻找,即便价格不菲,也很难找到让人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住所。对于建设者而言,怎样满足居住者的要求,建成让居住者满意的住区,本文将对住区宜居性建设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1 室内环境

住宅是住区里的主角,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住宅中,因此,优良的室内环境是住区宜居性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当今由于土地价格的飞涨,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拼命追求容积率,使得楼与楼之间的间距紧张,很多低层的房间得不到充足的日照,室内光线偏暗,甚至有的房间白天也要开灯照明,既不节能,室内感受也不好。不仅如此,对容积率的片面追求也导致很多住区的户型不太令人满意,空间过于局促,室内组织不良,客厅不能直接采光,阳台不能朝阳,还有的根本没有阳台。为了追求进深的最大化、安排更多的房间,致使直接朝阳的房间面积一再被压缩,通风路径也常被墙体阻断,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对很多高层住宅来说成了很奢侈的事。然而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是人们健康的基本保证,也是人类天然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在如何苛刻的条件下都不能放弃优良的室内环境建设。

建设建议:要得到优良的室内环境,首先,要有足够的楼间距,保证室内良好的日照和采光,同时要组织好楼与楼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好通风走廊,保证住区内的通风顺畅,这样才能保证住宅楼室内的通风来源。其次,要有良好的户型,也就是户型的室内功能设计应完善,流线设计应合理,空间组织灵活,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住户能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改变套内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的需求。同时户型的主要房间应有好的朝向,室内组织应有利于自然对流通风,作为与户外环境联系的阳台应朝南,并且最好足够大,以满足人们在阳台上的各种活动,譬如晾衣、休闲、日光浴等。

2 住区环境

对于居住者来说,在入户前和出户后的一段路程都要在住区的环境中通过,优美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不仅如此,闲暇时段,不远去的户外时光也会在住区内度过,优美的环境让人怡然自得;对于育儿者而言,好的外在环境不仅有助于个人休闲放松,更有利于孩子性格和智慧的培养,有利于孩子们之间和孩子家长们之间的亲切交流。好的环境提供了一个让人愿意停留的空间,停留的时间越久,社会性交往的机会越多,社会性的交往越多,人与人之间就越为熟悉亲切,人与人之间越为熟悉,对住区的认同性就越高,归属感就越强,从而幸福感会增加。然而现在很多住区户外空间狭小,环境单调,绿化用地不足,缺少必要的景观空间,以及多样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譬如有的只是简单地种上几棵树木,铺上几块草地,有的只有一块硬质铺装的场地,满足不了住户的视觉要求以及住户对环境空间层次的要求。因此降低了住户外出以及在户外停留的欲望,从而减少了整个住区内由户外停留所引发的社会性交往的机会,降低了住区认同感。

建设建议:在住区环境建设中,应尽量扩大绿化面积,设计绿化形态,配置植物的质感与色彩,利用绿化、地形、建筑、小品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视觉空间,同时提供充足丰富的户外活动场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住户的多种需要,尽量形成住区自身的形象和特色,使住户对住区产生归属感。

3 可靠的物业

作为服务者的角色,物业在住区建设中往往不显山露水,好像可有可无,然而,宜居的住区内,却少不了它们的存在。譬如长势良好的花木,修剪整齐的草坪,规整的绿篱,清澈、不干涸的水池、喷泉,干净的道路,隐蔽、便利的垃圾桶都离不开物业的精心打理。有人料理的环境从心理上会减少犯罪,因此,好的负责任的物业会提高住区的安全性,增强居住者的安逸感,提高幸福度。而一个物业不到位的住区常常环境上乱糟糟,虽有绿化,却护理不佳,长势杂乱;虽有水池,却常年干涸,喷泉亦极少开启;加之不洁净,到处是垃圾的路面,造成令人忧心,丧失安全感的户外环境,人们生活其中,会很不舒适。因此,好的住区环境离不开好的物业,没有好的物业,再好的环境规划也不能让人感觉宜居。

建设建议:加强物业管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4 便利的教育

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教育,恐怕是吸引其购买楼盘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常常惊闻某某学区房的天价。然而对于建设宜居性住区的目标来说,仅仅为孩子们提供入学资格是不够的,住户与学校间的距离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远的路途会增加孩子们每日上学放学的麻烦,也会增加路途中危险发生的几率,因此会迫使家长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接送,并且为了充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家长会一再延长接送的年限。这对于有自己工作的家长来说,是精力和时间上的巨大开支,对于孩子们来说,家长过久的接送,会让孩子产生上学依赖性,不利于其独立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孩子体会自主上学的愉悦。在长久接送的日子里,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更是会让上学和放学途中本应美好的时光变成家长和孩子们的痛苦体验。鉴于这种原因,到达幼儿园或小学的短捷的路程应成为住区宜居性建设的目标。便捷通达的学校,不仅能减少家长和孩子们在上学放学路途上的时间,也能让孩子们在比较大的时候,自己独立去距离近的小学校,不用劳烦家长,从而减轻家长们的负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生活。社会上有一句话说“什么是好房子,上班近的房子才是好房子”,同样,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上学近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建设建议:做好规划,尽量在住区内设置幼儿园和小学,并根据住区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幼儿园和小学的位置,缩短幼儿园和小学对住户的服务半径。

5 充足隐蔽的停车位

由于住区用地的紧张,很多住区的停车位不充足,我们常常看到大量的车停在不宽的住区路上,挤占原本狭窄的空间,致使行人与车辆行进艰难,并且常常会造成人与车,车与车剐蹭的状况,在这样的住区里,由于通行都要提心吊胆,故而人们的通行体验极差,毫无愉悦性可言。同时,对于有车的业主来说,由于车位的不充足, 难免见缝插针的乱停乱放,不但影响住区环境而且也有担心爱车被蹭的心理负担,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居住的幸福感。还有的住区,停车位的建设过于集中暴露,没有丝毫绿化,仿佛荒漠,炎炎烈日下,大量车顶的反射光线,刺痛人们的眼睛,加重住区的炎热。因此,为了人们舒适的生活,有必要建设好停车位。

建设建议:宜居住区首先应该根据住户数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停车位,长期的和临时的,避免停车位不足带来的烦恼。同时为了能有更多的场地供绿化和人们的活动,住区应采用地下停车库,尽量避免地上停车。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地上停车时,其车位也应做到分散,隐蔽,用绿化遮挡。

6 人车分流

在人车混行的住区,机动车不仅仅会威胁到行人的安全,也会破坏步行者的通行体验。因为机动车的速度和体块,总让步行者绷着一根提防的神经,不能轻松的走在住区中,即便采取对车辆的种种限速措施也是如此。为了让人们放松愉悦的行进在住区中,充分享受住区优美环境的乐趣,就有必要解决好人与车在住区中的交通组织方式。

建设建议:宜居的住区建设应人车分流,即人与车各有各的路线,不共用道路。而且最好做到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不出现在住区道路上,这样才能彻底杜绝机动车对住区行人的干扰,同时也不妨碍居住者用车的方便。

住区的宜居性建设,是人们追求的恒定目标,除了以上几方面的探讨,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分析。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在建设宜居性住区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1][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18.

[2][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译.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3-51.

[3]张永明,刘玉涛,陈庆.现代景观设计与住区环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22-23.

[4]赵双.小区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8):212.

Exploration on residential community livability construction

Hu Jiangshan

(HenanCollegeofEngineering,Zhengzhou451191,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residential community livability construction. Starting from six aspects of indoor environment, living environment, property management, educational conditions, parking space and traffic organization, it puts forward residential community livability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with a view to create satisfied living environment.

residential community, indoor environment, property, parking space, livability

1009-6825(2016)23-0013-02

2016-06-08

胡江珊(1978- ),女,讲师

TU241

A

猜你喜欢
住区停车位住户
蹲守停车位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车位上的数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开车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车位了吗?
简单的高招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