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村里的“好书记”

2016-04-08 22:27忻疆
共产党员·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刘海全村老百姓

忻疆

劳动村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有2.2万亩耕地, 3200口人,论规模在全县也是大村。可10年前的村集体却欠外债80万元,致富无产业,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民选我是信任我,如果不干出个样儿来,上对不起党组织多年的培养,下对不起全村父老乡亲的殷切希望。我当村书记,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这是刘海波面对全村党员群众的庄严表态。

为了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致富路子,刘海波与村干部们不辞辛苦地访农户、跑市场,反复调研论证,最终把致富“门路”定位在规模发展花生、红薯、烤烟三项产业上。刚开始,没有一个村民敢冒这个风险。刘海波就率先把自家的20多亩责任田全部种上花生、红薯,把沈阳农业大学的教授请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向群众传授技术……

在榜样的示范带领下,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起来。到2012年,全村的花生、红薯、烤烟种植面积便发展到1.8万亩,成为全镇乃至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最快、力度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村。在吸引外界羡慕目光的同时,村里一些干部群众开始沾沾自喜:“咱就是原地踏步,也够其他村撵上几年了。”这话传到刘海波耳朵里,他的心情反而变得很沉重。在村里的大小会议上,刘海波总是用外地的发展经验、本村的差距不足启发教育大家:“守摊没出路,满足现状就是倒退,发展必须往前迈新步!”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全村党员群众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共识,劳动村不断引进新品种,不仅为花生和红薯注册了“古榆香”“古榆红”商标,并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组建了3个专业合作社,解决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了的各种问题。

如今,劳动村的“三大产业”早已叫响全县、全市,产品也打入沈阳、长春、哈尔滨、北京等大城市超市,成为铁岭地区“一村一品”专业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刘海波常说:“当老百姓的利益与党员干部利益发生冲突时,党员干部必须让利群众!”如今这已成为劳动村全体党员干部公认的规矩之一。2014年,上级烟草管理部门在烤烟生产上采取了控制种植面积、控制烟叶产量的“双控”措施,种植前与烟农签订收购合同。可到了收获的时候,村里好几个种烟户的产量超过了收购合同指标。刘海波二话没说,把自家的售烟指标让给了他们,将自家生产的3万斤烟叶堆在仓房里。

“作为村支书,只有切实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才能认可你。”不管谁家有大事小情,刘海波总是积极主动忙前忙后,出钱出力出车。为了更好地为全村人服务,他把自家的3台车都“开”到村部当作“专车”:一台是永久牌自行车,刘海波经常骑着它到村民家中走访,看看哪段道路不好需要赶紧修整,瞅瞅哪些地方的垃圾堆需要清理,听听困难群众还需要啥帮助;一台是幸福牌摩托车,刘海波经常骑着它到各个烟地、花生地、地瓜地查看生产情况,了解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情况,听取村民关于致富增收的好建议;第三台车是中华轿车,刘海波经常开着它到镇里、县里为村民代办房照、上户口、报销合作医疗费用等事项。

即便如此忙活,刘海波10年间从未在村上报销过一分钱的油钱、差旅费。自打当上村书记以来,家里先后经历了老父亲去世、翻盖新房、儿子考上大学等几件大事,刘海波从未张罗过一次宴请,从未收过他人一分钱礼金。“我是共产党员,群众从我身上看到的就应该是正能量!”这就是刘海波给自己定下的标准。

猜你喜欢
刘海全村老百姓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以小见大 以情动人
全村唯一收件人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t Fingerprint Data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我的青春期很“刘海”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