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2016-04-08 03:05葛延臣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医院辽宁大连116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缝线空心甲组

葛延臣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医院 (辽宁 大连 116200)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葛延臣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医院 (辽宁 大连 116200)

目的:探讨胫骨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近3年来接收的74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其中37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进行治疗并作为甲组,剩下37例患者给予关节镜下缝线内固定治疗作为乙组,在治疗后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不具备显著性差异,并且在入院时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上,两组患者差异也尚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开始功能锻炼上甲组用时较乙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可靠,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但在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上,空心螺钉效果更好,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胫骨髁间棘 骨折 关节镜 空心螺钉 缝线 内固定

胫骨髁间棘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胫骨侧止点,其骨折也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多由运动或机械性损伤引起,表现为前交叉韧带撕脱性并伴有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膝关节预后功能可有严重影响[1]。目前治疗该类骨折的方式主要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复位治疗,但有关于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该骨折的报道尚未罕见[2]。本文旨在探讨关节镜下两种不同方式对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治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受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骨髁间棘骨折的74例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两组各37例,甲组患者中男女比例23∶14,年龄23~59岁,中位年龄41.0岁,其中交通事故所致19例,运动伤所致18例;乙组患者中男女比例22∶15,年龄21~58岁,中位年龄40.5岁,交通事故所致21例,运动伤所致16例。本次所选实验对象均为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均采取仰卧位,在硬膜外下麻醉进行手术,患肢大腿常规绑止血带,充气加压后采用膝关节镜以前内、外侧入路插入镜头及相关操作器械,首先探查关节腔内结构并处理断端骨折块,充分暴露骨床后,甲组患者将克氏针由前内侧插入进行临时固定,随后把空心螺钉导针插入固定骨块,屈曲膝关节呈45˚,利用直径合适的空心钻头由导针予以钻孔,并沿导针旋入空心螺钉后,止血冲洗,缝合切口。乙组患者采用缝线内固定,将克氏针置入骨折前缘两侧并钻出隧道,利用缝线在前交叉韧带前方交叉呈“8”字型,随后穿出隧道并打结与胫骨结节内侧。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低于70分表示膝关节功能状态较差[3]。②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间进行对比。③治疗出院后随访观察1~2年,疗效评定标准优为关节活动不受限,无疼痛症状出现,疗效良为关节活动基本不受限制,偶有关节疼痛出现;疗效差为关节活动有明显受限,有中度以上疼痛出现。

表1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后功能锻炼时间( n = 3 7,χ ± s )组别 L y s h o l m膝关节评分(分) 开始功能锻炼时间( d )入院时 治疗后甲组 5 5 . 8 ± 4 . 9 9 4 . 7 ± 4 . 5 2 . 7 ± 0 . 5乙组 5 6 . 1 ± 5 . 2 9 5 . 2 ± 3 . 9 6 . 3 ± 1 . 8 t 0 . 2 5 5 0 . 5 1 1 1 1 . 7 2 2 P>0 . 0 5 >0 . 0 5 <0 . 0 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功能锻炼时间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与治疗后的膝关节评分上差异相近,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上,甲组患者明显更短,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2.2 治疗效果

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97.30%与94.59%,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后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胫骨髁间棘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此种方法因创伤较大,时常发生手术相关的副损伤,加上开放性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较多,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日益上升,关节镜技术已逐渐替代传统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大手术当中,也同样适用于胫骨髁间棘骨折当中,其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对机体创伤以及关节周围组织的干扰较小,在固定髁间棘骨折的同时对半月板软骨损伤及胫骨平台骨折进行一并处理,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4]。而在关节镜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当中,采用空心螺钉及钢丝固定的案例较多,固定牢靠,但此种方法存在空心钉拧入深度不易控制的缺陷,较适用于骨折块完整的患者,近年来缝线抗拉质量有明显改善,其强度甚至可与钢丝媲美,同时减少对骨块与韧带的切割,达到骨块的固定效果[5]。

表2 .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 n = 3 7,例)组别 优 良 差 优良率( % )甲组 2 0 1 6 1 3 6 ( 9 7 . 3 0 )乙组 2 1 1 4 2 3 5 ( 9 4 . 5 9 ) χ2- - - 0 . 9 4 4 P --->0 . 0 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7.30%与94.59%,且在入院时与治疗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上两组患者同样不具备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改善程度相近,我们推测可能与关节镜辅助技术对视野开阔有关,避免出现漏诊半月板损伤情况,同时可有效清理骨折碎片及血块,减少对膝关节正常组织及骨折区的影响,进而保证治疗效果。在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上,甲组患者用时明显早于乙组,这一结论与郭宇,王凌等人的相关报道中,观察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间为(2.53±0.28)d,而对照组时间高达(5.74±0.79)d,两者结论相符[6],表明空心螺钉内固定相较于缝线内固定跟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应用于胫骨髁间棘骨折均可达到满意效果,但在空心螺钉的治疗方式更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1] 冯超, 郭源, 田伟, 等. 关节镜下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儿童与青少年胫骨髁间棘骨折[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5,36(5):339-342.

[2] 吴星火, 段德宇, 何宇, 等. 关节镜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24例分析[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3,34(6):434-437.

[3] 薛常胜. 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协同双线锚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15(6):68-69.

[4] 潘月帆, 黄俊文, 黄安劲, 等. 关节镜下带垫片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23例[J]. 海南医学, 2016,27(15):2523-2525.

[5] 李元城, 张羽飞, 邹吉杨, 等. 成人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35(3):248-251.

[6] 郭宇, 王凌, 赵继军, 等. 关节镜下2种方式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31(2):161-163.

1006-6586(2016)11-0044-02

R683.42

A

猜你喜欢
缝线空心甲组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地球是空心的吗?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空心人
一题多解求总量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空心轴优化设计
缝线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