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动物妊娠诊断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2016-04-08 12:56唐胤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B超胎儿

唐胤/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畜牧兽医站



B超在动物妊娠诊断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唐胤/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畜牧兽医站

B超技术成为兽医诊断技术成为广泛用于医学疾病的活体诊断方法,为动物妊娠和诊断提供了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的、快速的理论和指导。B超声波影像诊断技术在监测卵巢卵泡发育并进行卵泡计数、同期发情、超排预测、超排反应等控制技术,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估测多胎妊娠、测定卵泡、黄体及胎儿的大小)、早期胎儿的性别鉴定、检测胚胎生长发育、检测胚胎死亡、观察子宫疾病和活体采卵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仅对B超在诊断早期妊娠、怀胎数判定、预测妊娠日龄、监测胎儿发育和鉴定胎儿性别这5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B超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B型超声波影像技术的原理

近10年来,兽用B型超声已成为教育和生产单位的常规仪器,对检测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是产科检查最重要的方面。B型超声诊断仪又称为灰阶超声现象仪,采用辉度调制。反射波是扫描线在相应位置上以增辉形式显示的。反射波越强,光点越亮,即为辉度调制。显示方式为二维图像,辉度调制方式显示反射回波的幅度,横坐标代表探头扫描的距离,纵坐标代表产生回波界面的深度。主要是分析脏器外形,边界回声,后方回声,邻关系,动度、活动规律,硬度、排空功能。超声诊断仪主要就是应用超声的良好指向性和与光相似的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而制成的。超声诊断仪工作时,首先是由换能器(即探头)将主控电路产生的同步触发脉冲信号转换成一定频率超声波,当超声波在动物组织中传播遇到不同声阻抗的临近介质界面时,在该界面上产生反射(回声),反射过来的回波信号被换能器接收,将其转换成高频电信号,然后经过信号放大器放大和处理,最后通过显示系统以波形、声音或灰阶等形式显示出来。由于各种组织的界面形态、组织器官的运动状况和对超声的吸收程度等不同,其回声有一定的共性和某些特性,结合生理、病理解剖知识与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这些不同的规律,可对患病的部位、性质或功能障碍程度得出概括性以至肯定性的判断。B超是超声断层显像诊断法的简称。此法是将回声信号以灰阶(光点明暗)形式显示出来,光点反映组织各界面反射和衰减超声能量的强弱及其规律,由点、线到面构成扫描脏器的断层(切面)二维声像图。在人类医学上的超声使用频率多为2.5~10 MHz,在大家畜上常用的是5~7.5 MHz。

超声诊断的探测方法有2种:直接探测法和间接探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功能强大的新型B超诊断仪不断出现,如今间接探测法已经不用。B型超声诊断仪的应用B超显像法具有快速、直观、准确、无损伤等特点,在临床应用方面,B超可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所以应用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对于产科更解决了过去许多难以检出的疑难问题。如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得出早期诊断。超声波影像诊断技术能够准确地探测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在家畜繁殖学中应用的最大优点是在不损伤动物繁殖性能的情况下重复检查动物生殖道。

二、B超在生产上的应用

B超探查法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包括体外探查法、阴道探查法和直肠探查法,三者都未见感染现象。B超直肠探测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对机体无损伤,准确率高的突出特点。

(一)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

1.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

B超直肠探测法与传统直肠检查法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母牛一般是在配种后2~3月进行直肠检查。应用B超直肠探测法做早期妊娠诊断,主要是观察羊水,必要时辅助于测查卵巢上的卵泡和黄体。羊水是均质的介质,对超声波不产生反射,呈小的圆形黑色暗区,压迫暗区变形;滤泡也是呈黑色暗区,压迫不变形。牛的卵泡为无反射结构,可根据其血管的伸展特征而加以区别。在青年母牛的每个发情周期中存在2~3个卵泡波,优势卵泡具有生长期和静止期,约持续 5~6 d。第一波的优势卵泡保持 4~5 d优势,至发情周期的 11~12 d 时丧失优势并退化,约持续 5~7 d。同时第二波发生,选择出其优势卵泡并发育至排卵。在三波周期中,前者被顶替,第三个优势卵泡的排卵发生。优势卵泡保持形态优势(两卵巢中最大卵泡)比保持功能优势(抑制其它卵泡生长)的时间更长。在前一次检查中存在成熟卵泡而第二次检查时消失,则为排卵发生。随后在同一点处有黄体发育。有报道称,为探测排卵可每隔2~4 h检查一次。黄体在排卵后第3 d便可利用超声波确定黄体的存在。发育黄体的超声影像为不规则灰黑结构,其反射点都在卵巢内。而中期黄体是规则的颗粒状黑色结构,并可见分界线。在退化黄体中分界线不明显。有腔黄体主要分布于无反射区,并被灰色黄体结构所包围。这些腔体的形态随黄体而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利用超声波与解剖方式检查中期黄体的灵敏度都可达85%,而用超声测得的黄体大小同RIA 测得的牛乳中几浓度间相关系数为0.68(非退化期)。故可用对黄体的超声扫描代替测定血浆孕酮浓度来确定黄体状态。B超直肠探测法还广泛用于胚胎移植前的黄体检测、活体取卵,以及生产中产后子宫复原等方面。这些诊断都有利于选择生殖机能正常的母畜参加生产,准确掌握健康母畜的生产数目。

2.羊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

B超诊断母羊早期妊娠,能将妊娠羊与空怀羊准确的分开。这样可使重新配种或处理空怀羊,节省饲养成本,提高饲料报酬;还可以优化管理妊娠羊,有效地预防流产、难产和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减少生产损失。陈兆英等用5MHz直肠探头的B超对12只湖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试验,对妊娠阳性的诊断准确率在配种后20~21 d达到100%。试验证明,用B超监测湖羊早期妊娠,既直观、准确、安全,又容易操作,可在生产中应用。袁安文等用5.0 MHz的B超直肠探头,对山羊群进行了妊娠诊断,以探查到胎囊、胎体、胎心搏动或胎盘子叶为依据,结果对妊娠阳性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对空怀的诊断准确率为91%。因此,用B超诊断母羊早期妊娠(早期妊娠一般指妊娠60 d以内),在配种后30 d内进行时技术难度较大,易出现可疑结果;在配种后30~50 d进行时宜采用直肠探查;在配种后50~60 d进行时宜采用腹壁探查。

3.猪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

B型断层扫描仪可观察母猪卵巢和生殖道切面的图像,较A型、D型都准确而直观。母猪仰卧或站立保定,在靠近后肢股内侧的腹部对乳头之间,探头与体轴平行朝向母猪的泌尿生殖道进行滑动、扇形扫查。根据胎囊的变化可以监测胚胎早期死亡和胚胎吸收。主要是监测发情周期子宫、监测产后子宫复旧、监测子宫疾病、早期妊娠诊断等。发情期和性周期中其它时期的子宫声像图明显不同。发情期子宫颈内膜层和子宫颈肌层分界明显,由于子宫壁加厚,子宫内含水量增多,可见声像图上有较多的低回声暗区,质地不均。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子宫壁图像较亮,可见子宫内膜皱褶。初产牛子宫角多在产后40 d时复旧完全,经产约需50 d,复旧接近完成时子宫肌层与其它组织界限明显,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图像变白。早孕诊断主要是探测到孕囊、或孕体作为依据。孕囊是子宫内的圆形液性暗区(GS),孕体为GS内的强回声光团或光斑。B超对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较为敏感。炎症时子宫腔轮廓模糊不清、宫腔膨胀伴有部分回声及雪片状物;积脓时子宫体增大,宫壁清晰,宫腔内有液暗区。

(二)怀胎数和性别判定诊断上的应用

在妊娠监测中预测怀胎数对饲养管理有重要意义。B超能监测母羊妊娠可以判定怀胎数。若能在妊娠早期诊断出母羊的怀胎数,就能适时地将怀胎数不同的母羊分群饲养管理。这样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有效地预防流产、难产和妊娠毒血症,而且能够优化羔羊的出生重和断奶重,提高羔羊的成活率。用B超诊断母羊怀胎数,有直接和间接2种方法。直接法是计算扫描到的胎囊数、胎儿心跳位点数或胎体数,间接法是根据子宫的体积大小和子宫内的液体多少进行推断。相比之下,直接法的优点是结果可靠,但需要时间较长;间接法简便快速,但需要有经验的操作者。

用超声探测胎儿的生殖结节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能准确鉴别胎儿性别。最近 Renaudin,Gillis和Tarantal报告,超声波方法可非常精确地用于怀孕中期性别诊断。陈士思也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应用,测定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胎儿性别测定有100%,雄性为98%,雌性为99%。Coubrough和Castell用5 MHz的B超探头,通过直肠探测妊娠60~69 d绵羊胎儿的生殖结节,鉴定胎儿性别,结果对雄性胎儿的鉴定准确率为100% ,雌性为76%。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诊断仪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功能在不断增多,价格也越来越低,为B超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和经济基础。兽医专用型B超诊断仪在小家畜、尤其在母羊妊娠监测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三)胎儿发育和妊娠日龄判定诊断上的应用

B超可高度准确地判断胎儿的大小来预测预产期,以及利用胎囊直径、绒毛囊腔的直径和子宫直径大小来预估胎龄。

1.奶牛胎儿发育和妊娠日龄判定诊断上的应用。胚胎发育是由雌雄原核融合而启动的。奶牛受精后大约30 h,合子发生第一次卵裂,在第3 d,胚泡进入子宫。第2周,孕体延伸并将其存在的信号发送给母体。在第30 d左右,胚胎附植于子宫壁。在第42 d胚胎期结束。此后,孕体称作胎儿。此时,胎儿主要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已形成。未妊娠奶牛其发情期子宫角也有液体可能被误认为是胚泡液,因此,妊娠20 d以前的胚囊超声波影像是不可靠的。B超图像归类观察20~24 d胚胎呈现短的直线状,25~26 d发育为C状,32 d成为形状L状。33 d能够分辨胎儿的头和身体。综合报道,奶牛生理特征用B超第一次观察到时间如下:19~24 d可见胚胎,22~25 d可见尿囊,19~30 d可见有心跳,28~33 d可观察到前肢,30~33 d可观察到后肢,30~35 d可观察到羊膜,29~38 d可观察到脊柱,33~38 d可观察到胎盘及附属物,42~49 d可观察到分离蹄,42~50 d有胎动,51~55 d可观察到肋骨。妊娠依胚胎与母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多种因素决定妊娠能否建立和维持,如内分泌环境、染色体情况、热应激、营养、疾病以及许多其他因素。胚胎胎儿丢失可在奶牛妊娠的各个阶段出现,一般以在配种后内损失率最高,即胚胎胎儿前的胚胎阶段。Thacher等报道妊娠的0~7 d和8~11 d胚胎丢失率约分别为30%和40%。随着妊娠的发展,妊娠损耗急剧下降,40 d之后胎儿丢失率一般不超过10%。中国荷斯坦奶牛配种后30~60 d内胚胎损失率为25%,60~90 d内损失率为27.3%。空角直径变化相对缓慢,孕角在60 d前直径变化缓慢,60 d以后呈线性增长。孕角和空角两者间的直径差在60~90 d增长迅速。

2.羊胎儿发育和妊娠日龄判定诊断上的应用。通过对胎儿的胎外结构和胎内结构的变化观察判断胚胎发育。监测胎儿发育主要是观察胎心搏动,胎儿的头、骨骼、躯体、四肢以及内脏的发育。张伯忠通过B超探查到,山羊妊娠的不同胎儿的不同时期组织形态不同。李满玉等研究了湖羊骨骼和胎儿发育的关系,也观察随胎儿发育肾脏、膀胱和胃的超声图像的变化。学者们应用B超对动物妊娠日龄做了大量的研究。有人根据奶山羊胎儿的双额间径,得出在妊娠40~100 d的妊娠日龄的公式,并认为品种、胎儿的性别与怀胎数不影响其准确性。Sergeev等将怀单胎、双胎和三胎的母羊分组,研究胎头宽和胸深两项指标与胎龄的关系,得出妊娠49~119 d时各组关于头宽和胸深的线性和二次回归方程式,认为可用它们来判断妊娠日龄。Moreno认为,怀胎数与回归方程的建立有相关性,胎儿的解剖学指标比胎心率更能准确地预测胎龄。

3.猪胎儿发育和妊娠日龄判定诊断上的应用。妊娠时间不同其影像表现及探测方法均不同。根据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将整个妊娠期分为3个时期:妊娠26 d后,猪胚胎逐渐显出胎儿的固有轮廓,可见胎头、躯体及四肢;妊娠39 d后,胎儿骨骼反射增强,出现胎动,随后反射增强的骨骼逐步出现声影;妊娠早期(45 d前)探查时要以膀胱前方的子宫区域为主,这时的影像图主要以完整形状规则的孕囊、胎体为主要特征。妊娠中期(45~60 d)是胎儿骨骼钙化的时期,这期间胎体占整个孕囊的比例逐渐增大,羊水所占比例减小,胎儿骨骼逐渐钙化完全,所以影像表现上以逐渐清晰的骨骼影像为主,一般不易见到向早期那样形状规则的孕囊和胎体。此时可逐步观察到胎儿的肝、胃呈小的圆形暗区,位于躯体中部。这些声像图变化,显示胎儿早期的发育规律,也为鉴定死胎或其他异常现象提供科学依据。通常是根据胎儿及羊水情况来判断是否为死胎,会发现胎儿的抬头张力减弱、胎心跳动消失、腹部内结构紊乱不清、宫腔内羊水暗区少。妊娠后期(60 d后)胎儿骨骼钙化已经完全,胎儿体积较大,所以探查时主要是观察胎儿骨骼的纵切面为主,特别是胎儿胸腔的纵切面更是直观。这期间的探测位置要逐渐前移,并且探测方向应逐渐向前以适应子宫角的增大和前移。妊娠后期要利用M超测定胎儿心跳。妊娠后期羊水所占比例逐渐较少,探查时主要以探查胎体为主,这期间可以容易的测定胎儿的心跳情况来判断胎儿的状况。分娩前可以通过测定胎儿心跳次数来掌握胎儿在母体内状况。妊娠期间胎儿的心跳频率情况为:猪最早测得的胎儿心率为190次/min(妊娠20 d),妊娠21~25 d时加快到平均210次/min以上,在26~50 d保持在220次/min以上,有的可达264次/min,50 d后逐步减慢,100 d以后约150次/min左右,心率较母体快。如果测定胎儿心跳加快可以说明胎儿在母体内由于缺氧等原因造成,需要尽快输氧或引产。如果测定胎儿心跳开始变慢则说明胎儿开始进入衰竭期必须尽快处理,否则胎儿将要发生死亡,可以通过胎儿的心跳来判断妊娠期的延长是否正常。

三、分析结论

应用B超直肠探测法检查早孕,可以及时检出未孕动物,减少无效饲养;适时进行生殖疾病诊断,可以尽早发现存在繁殖问题的动物,对症下药,减少经济损失;开展胚胎和性别鉴定工作,可以做到精细化饲养管理和科学市场销售策略,保证畜主和企业最大的赢利。其次,将 B超直肠探测法结合牧区特点,减少农牧民经济损失,还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应用此项技术开展有关动物繁殖的课题和进行基层技术的培训,可以卓有成就的提高效率,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财力,还可以促进当地畜牧技术大幅度提升。

随着世界畜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也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长远的规划。因此,应尽快地更新观念,改变养殖旧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地推行B超直肠检查法,普及新知识和新技能。这对我国目前的大中小畜牧公司是可以接受的,器材性价比高,价格低廉。

参考文献(略)

金宇集团诚聘

招聘岗位1:销售代表

岗位职责:1、根据部门年度销售任务,综合所辖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市场全年需求计划及所辖市场的营销方案,并组织落实;

2、针对市场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动向及本市场任务完成情况,负责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应对意见与建议;

3、制定每月所辖市场的销售滚动计划,并于月底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每季度计划准确率在85%以上;

4、定期或不定期向区域总经理和总监汇报工作进度;

5、负责本区域市场的招标、合同签订以及产品的发货、结算、账款核销工作。

岗位要求: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畜牧兽医、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工作地点:广西或山东

招聘人数:3~5人

招聘岗位2:技术服务专家

岗位职责:1、负责疫苗使用后副作用的诊断、技术支持、问题解答;

2、能对动物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如配药、打针、输液等;

3、熟知家禽、猪、牛临床诊断及治疗。

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动物医学、兽医学类相关专业。2年以上驻场工作经验。

工作地点:广西或山东

招聘人数:3~5人

有意者请将简历以“应聘岗位+姓名+学历”形式发送到hr@jinyubaoling.com.cn

山东烟台发现H7N9流感病例

中新网烟台2月19日电 ,记者19日从烟台市牟平区政府官方微博获悉,该区17日晚发现一例H7N9流感病例。患者为57岁男性,病情危重,山东省和烟台市两级医疗专家正在对患者进行救治。

当地疾控部门专家称,H7N9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该疾病传染源主要为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食用被该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等方式传播。

根据目前研究显示,该病毒尚不具备持续的人传人能力。

专家还建议民众保持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减少与禽类的不必要接触,养殖、屠宰、加工、运输等禽类从业人员要做好职业防护,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据国家卫计委监测显示,每年冬春季是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香港发现一宗外地传入人类感染H7N9个案

中新社讯,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挺雄医生2月23日介绍说,正在调查香港入冬以来首宗外地传入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个案。病人是一名60岁男子,曾到访江苏苏州住所附近一个湿货市场,他报称没有接触过家禽。

当晚举行的简报会上,梁挺雄表示,该名60岁男病人过往健康良好,在苏州居住和工作。他2月5日来港,报称8日出现发烧、发冷、颤抖、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病征,10日、11日向私家医生求诊,11日转往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接受治疗。入院接受医院化验后,12日采集的样本初步化验对甲型流感呈阴性反应,15日出院。临床诊断为肺炎,他的情况一直稳定。

其后,男病人18日、22日向另一私家医生求医。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进一步化验其12日采集的样本,23日测试证实对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呈阳性反应。病人23日已被安排入住位于玛嘉烈医院的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传染病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

梁挺雄介绍,初步调查显示,病人的儿子没有发烧,但自22日起出现喉咙痛,23日晚也已被安排入住传染病中心接受观察。病人的妻子至今没有出现病征。卫生署正继续追踪病人在香港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梁挺雄表示,上述个案会通报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联络内地有关卫生部门,跟进病人在内地期间的接触史和活动。调查仍在继续。

香港发生1起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9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通报,屯门区发生1起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只家禽感染死亡。

台湾发生5起家禽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22日,台湾“农业委员会”通报,4个地区发生5起家禽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8 259只家禽发病死亡,22 866只被销毁。自2015年1月12日起,台湾13个地区发生552起家禽和3起野鸟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台湾发生1起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22日,台湾“农业委员会”通报,屏东县发生1起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536只家禽感染死亡,664只被销毁。自2015年1月11日起,台湾10个地区发生303起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农业部:加快推进奶业转型升级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提高我国奶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要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支持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降成本,提效益,加快推进奶业转型升级。

于康震对奶业的全产业链建设高度关注。他强调,奶业企业要在土地流转、招工用工、饲草料收储、托管收购等方面照顾奶农的利益,让奶农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加工企业要善待奶牛养殖者,防止发生倒奶杀牛现象。要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认识到“一损俱损”的严重后果,坚决防止出现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从“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到后期的生产加工,在各个环节把好关;着力加快奶业转型升级,创新生产经营体制,与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奶业全链条一体化发展;降低成本,改进工艺,改造设备,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着手和国际接轨。同时,要加强企业和行业自身建设,促进国内奶业发展,加大奶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指导奶农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奶业稳定健康发展。

国务院修改《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价格改革和实施普遍性降费措施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对6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其中涉及畜牧兽医行业的有5部。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部分条款,明确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兽药生产许可审批相关事项,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科研工作负有监管责任。

农业部要求从六方面做好动物疫病防控

3月3日,农业部召开2016年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要准确把握形势,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十三五”兽医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布好局。

于康震指出,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一些不确定因素,2016年的防控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他要求,各地要认清形势,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春秋季集中免疫,夯实防疫基础。即日起全面启动春季集中免疫,力争5月上旬完成。从9月初启动秋季集中免疫,力争10月下旬结束。二是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结果的分析应用。按照国家监测计划要求,围绕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等优先防治病种开展监测工作,有序推进马传贫和小反刍兽疫消灭评估工作。三是切实加强监督执法,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和屠宰检疫“五不得”,加强活畜禽移动控制,加快提升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兽医卫生监管信息化水平。四是切实抓好布病、包虫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统筹做好生猪腹泻等常见病防控。五是切实抓好边境地区防控,强化“内防外堵”,加快构建边境地区“防堵带”和“控制区”,有效降低境外疫情传入风险。六是切实强化各项应急准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全国“两会”期间,实行重大动物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农业部:今年将再创建5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为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提升畜禽养殖生产水平,农业部决定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在全国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优势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在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西、四川和青海8省区启动兔、水禽和蜜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试点,以生态养殖场示范创建为重点,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指导、现场考核,2016年再创建5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和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创建的的要求是: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中国专家发现新的抗猪瘟病毒分子

新华社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抗猪瘟病毒活性的干扰素刺激基因“鸟苷酸结合蛋白1”,并阐明了其抗病毒机制。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传播快、致死率高,每年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的损失可达数十亿元,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入须申报的动物疫病名录。我国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将其列为优先防治的一类动物疫病。

据哈兽研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李连峰博士介绍,干扰素刺激基因,是使得宿主发挥抗病毒作用的一类效应分子,可靶向侵入、脱壳、病毒粒子释放等病毒复制周期环节。阻断其中某一环节,即可抑制病毒在机体内的存活。该团队的研究即以此入手。

在获得的多个干扰素刺激基因候选分子中,团队通过高通量筛选鉴定,最终证实“鸟苷酸结合蛋白1”为抗猪瘟病毒的干扰素刺激基因。

团队首席科学家仇华吉研究员解释说,该分子发挥抗病毒作用主要依赖其GTPase活性,而猪瘟病毒恰是利用自身NS5A蛋白与干扰素刺激基因相互作用,抑制后者的GTPase活性,进而干扰“鸟苷酸结合蛋白1”的抗病毒功能。

专家说,此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宿主抗病毒机理,也为揭示猪瘟病毒逃避宿主抗病毒策略提供了线索。结合抗病毒干扰素刺激基因开展研究,对创新猪瘟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猪瘟病毒所在黄病毒科其他成员的抗病毒研究提供了参考。

此研究结果已在国际著名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在线发表。

欧亚多国暴发H1N1流感逾百人死亡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底至2016年初,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多个欧亚国家暴发甲型H1N1流感,总计已有逾百人死亡。

俄罗斯卫生部的数据显示,1月1日至18日,俄已有27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证实,首都莫斯科目前登记在案的流感病例中,有21%的人感染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

1月23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开始实行隔离措施。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奇科表示,学校、部分医疗中心和社区中心都将被隔离,基辅市不会等到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流行再开始采取措施。截至1月14日,乌克兰已有25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

与此同时,亚美尼亚卫生部门报告说,进入2016年,该国已有18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格鲁吉亚也证实有3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伊朗卫生官员公布的数字显示,去年11月中旬至去年年底,伊朗有112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还有近1200人被证实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而入院治疗。

另据芬兰《赫尔辛基新闻》1月22日报道,芬兰西南部城市图尔库有两名流感患者死亡,其中一人已被证实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娜·伊科宁表示,芬兰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种,这种流感病例将在未来几周内迅速增长、并达到高峰。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首先在北美暴发,随后迅速蔓延全球。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6级。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在此期间,全球有21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甲型流感确诊病例,至少有18 449个死亡病例。

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初被称为“猪流感”。这是因为1918年起在猪群中流行的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经过长期进化重组,于2009年在北美进入了人群并引发全球大流行。从基因分析来看,这种病毒在进化重组后也包含了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欧盟:不会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就抗生素和激素问题妥协

欧盟将不会在禁止进口使用激素生产的牛肉方面做出妥协,并且将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中站稳立场,坚持要求提供产品的来源信息。

在伯明翰的全国农场猪联盟会议上,美洲小组主任Jean-Marc Trarieux在欧洲委员会上说,在与美国进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TTIP)谈判的过程中,欧盟将在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生产的产品方面坚持立场。他说,在与加拿大进行自贸协定的谈判当中,欧盟没有改变对无激素牛肉和无莱克多巴胺猪肉的要求。

Jean-Marc Trarieux还说,欧盟还从巴西进口许多家禽,但该协定确保这些禽肉是无抗生素的。他说与美国的任何协定也会是这样的。

Trarieux先生说,与美国的协定需要实质性的、迅速的进展。他还说,双方都有意愿推进协定,而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是协定的核心内容。

他在会议上说,欧洲委员会已经在与加拿大进行的自贸协定中坚持了这些要点,而他认为没有理由在与美国的讨论当中不能坚持这些相同的要点。

他说欧盟和加拿大已经得以在大部分农产品上达成协议,并且唯一未纳入自贸协定的是家禽、蛋、和大部分乳制品。目前需要和美国解决的另一个关键点也是欧盟产品的地理保护状态立场。

通过改变猪基因编码攻克致命病毒

研究者在与一种致命猪病的斗争当中取得了进展。该团队使用高级遗传学技术来生产对非洲猪瘟具有潜在抵抗力的猪——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会造成三分之二感染动物死亡。

这些新的猪携带一种通常在疣猪和丛林猪当中才会发现的基因,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基因可以防止它们因感染而生病。

非洲猪瘟由蜱虫传播。当标准的农场猪被感染的时候,它们会很快发病并死亡,而疣猪和丛林猪感染之后则不会表现任何疾病症状。

这项研究的重点放在猪的一个称为RELA的基因上,它和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有关。该基因会造成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疣猪和丛林猪携带的RELA基因与家猪不同。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变种——称为等位基因——可能会弱化它们的免疫响应,并能解释为什么它们对非洲猪瘟的抵抗力更强。

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的研究者采用一种基因编辑技术来修改猪基因编码中的字符。通过改变它们的RELA基因中的五个字符,他们就把它转变成了疣猪当中发现的那种等位基因。

这项工作建立在该团队先前的研究工作上,那项研究采用了相似的技术,生产出了基因编码当中有一个字符被改变的猪。这些动物的RELA版本较短。

最新的这项研究标志着,研究者们第一次地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掉换了动物的基因编码。

猪的基因编码的所有这些改变在自然当中都有可能自发地发生。科学家们现在会进行对照试验来检测这些基因改变有没有提高猪对该疾病的抵抗力。

巴基斯坦家禽协会罚款1亿卢比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3月3日报道称,巴基斯坦家禽协会(PPA)因固定鸡蛋和鸡肉价格而被巴竞争委员会(CCP)认定违反了竞争法案第四条,并决定对其处以1亿卢比(约合96万美元)的罚款。

这已经是家禽协会第二次违反竞争法案,2010年8月份该协会就因违反竞争法被处以5000万卢比罚款,但最终该协会从拉合尔高级法院拿到了禁止令,从而免于受罚。

巴竞争委员会称该协会不仅固定价格,还涉及影响市场价格走势以及操控市场等违法行为。虽然协会在产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协会内任何关于定价的商业信息交换都是违法的。

非洲开始保护当地家禽市场

非洲的家禽市场逐步扩张,加纳和南非等国家的政府希望通过实施的措施来帮助当地困难的家禽生产商,同时还向美国等其他生产商开放进口。

南非最终同意从美国进口鸡肉,如今正在寻求措施保护其当地市场,防止因欧盟(EU)成员国造成供给过度。

南非是一个很大的家禽市场,同时其战略定位也是为该地区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马拉维、博茨瓦纳和其他国家提供饲料。

这个非洲大陆第二大经济体本月发布政府公告强调说,政府正在仔细考虑措施限制欧盟进口的去骨鸡肉比例。南非已经实施关税旨在抑制欧盟倾销产品。

南非家禽生产商协会声称,来自欧盟的带骨鸡肉产品“可能给南非市场造成严重的干扰”。

如果Zuma政府不向美国开放进口市场,则会受到严重的贸易惩罚,在这样的贸易协议之下,南非的家禽生产商未能成功阻止南非政府对美国进口的许可。

猜你喜欢
B超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