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音像资料编目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6-04-08 21:07
关键词:音像编目资料

邹 争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

电视台音像资料编目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邹 争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

电视台音像资料编目是媒体内容数字化的关键。编目质量好坏直接反映了节目存储质量与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后期的开发与再利用,做好编目工作对于提高电视台节目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探讨电视台音像资料编目工作中的流程设计、层次切分以及内容管理等问题,并对编目工作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音像资料 数字化 编目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步入了数字化时代。电视台音像资料编目工作是媒体实现数字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媒体资产再利用的基础。编目质量好坏直接反映了节目存储质量与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后期的节目开发与再利用,做好编目工作对于提高电视台节目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像资料的编目标准

编目即编制目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并将其组织成目录的过程。就电视台而言,音像资料编目是指对节目内容进行著录标引,并组织、制作各种检索目录,其目的是为了使节目信息系统化、有序化,便于检索和再利用,以及数据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

依照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影像资料编目规范》与《广播电视资料分类法》,音像资料编目标准分为节目层、片段层、场景层和镜头层四个层次,并分别通过题名、主题、分类、描述、责任、版权、格式、语种、日期、关联等进行描述的方式,全面揭示音像资料的各种属性以及信息。与图书馆资料编目相比,音像资料编目不仅有文字的内容,还有图像、声音等信息,技术上要求更高。

二、构建特色化的编目模式

自2008年起,杭州电视台开始音像节目资料的数字化转储与著录标引工作,迄今已完成了近4万小时资料的编目。在工作中,我们根据电视台的业务需求,不断调整与改进音像资料的编目策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编目工作模式。

(一)规范编目工作流程

音像资料编目的主要任务是将音频视频内容转化为文字标注信息,方便使用者通过文字检索视频资料。为了确保编目文字描述准确性,保证文字信息质量,我们把编目工作细分为四个环节:

1.编目环节。编目人员负责视频数据的内容编目,包括数据查重、层次切分、关键帧的抽取、分类名的标引、题名、关键词、镜头描述等数据项的著录。

2.质检环节。质检人员对编目完成的数据进行检查与质量控制,包括检查数据切分是否准确,数据项是否著录完整,著录的语言是否存在丢字、错字及歧义等现象,并且对节目的背景资料进行核实。发现不合格数据立即退回编目环节进行修改,待其修改完毕后再次进行检查,直至确认无误。

3.审核环节。审核人员对质检完成的数据进行复查,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视频数据编目规范的统一性。例如对同一类型的节目数据,要求在主题命名、层次切分、内容描述等方面,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对分类名、关键词、关键帧等重要数据项进行优化处理,使得内容著录和描述更为准确、合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长期Markov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结果表明,在我国应用阿司匹林进行CVD一级预防具有10年期药物经济学优势。

4.抽检环节。邀请电视台有经验的老师对审核完成的信息进行抽检,主要从层次切分、镜头描述、主题词、关键帧提取等方面入手,对数据信息进行业务上的审核。

(二)改进编目切分策略

广电的编目规范把节目视频分为四个层次:节目层、片段层、场景层和镜头层。这样的切分虽然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电视节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依据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使用不同的编目切分策略。例如,综艺节目和体育节目的重复使用率比较低,若按照广电规范的四层切分法,既费时又费力。为此,我们对这类节目做了简化编目处理,只切分节目层和片段层。而对于新闻类和专题类节目,重复使用率较高,可挖掘再利用的信息也更多,我们就严格遵循四层编目规范,逐层描述内容信息。

此外,成品节目与素材资料的切分策略也各不相同。例如,播出版的晚会节目,只需切分节目层和片段层即可。而晚会的素材,由于存在信息零散、前后画面不连贯、主题不突出等原因,完全遵照四层切分法较为困难。因此,我们调整了编目策略,根据节目的形态结构进行切分,把晚会素材切分为节目层、片段层和镜头层,省略了场景层。这样能保证在有用资料不遗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编目中的冗余信息。

(三)聚合编目数据信息

随着电视台音像资料数字化工作的推进,编目系统中碎片化信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日积月累的海量数据客观上给检索利用带来了难度。

在初期的体验中,我们输入一个关键词“西湖”,检索出来的结果多达数千条,内容包括“西湖风景”“西湖小学”“西湖区政府服务”“西湖电影院”等,这些结果大部分都不是利用者想要的画面。如何提高检索效率,又尽量不遗漏有用资料,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引入数据聚合模式。首先,通过对电视台一线采编播人员的调研,并结合杭州台节目的特点,从编目数据库中筛选出百余个关键词、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进行数据信息的聚合。然后,在编目系统中划分出多个主题数据库,专门存储聚合后的视频信息,如每年的两会新闻、钱塘江观潮节资料、西湖景色素材、地方名人素材等等。最后,在检索系统中建立独立的分类标识,与主题数据库进行链接。这些经过聚合后的数据信息,给采编人员查询与调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使得电视台领导对本单位节目资料的储备、媒体资产的价值了然于心,更有利于今后节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编目工作的发展与思考

当下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媒体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新的节目、新的模式、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这对编目工作和编目人员都是新的挑战。

(一)编目工作前置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者对内容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节目素材的新鲜感、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电视台的节目资料管理多数处于节目制作的后方,对播出过的节目或者成品资料进行入库编目,通常已是节目生产链条中的最后一道环节。因此,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容资源共享效果,就需要调整现有的编目流程。

设想把编目工作前置到节目素材采集阶段,让采编人员先给新采集的素材做一个前期标注。至于需要详细描述的视频内容,可以置于节目制作完毕之后,再由专职的编目人员来完成。此外,从工作业务上考虑,采编人员对于视频画面的理解往往比普通编目人员更加直观、深刻,让采编人员参与编目工作将极大丰富编目数据、细化编目内容。

(二)编目智能化技术

现在电视台的编目工作都是靠人工完成,同样的镜头在不同的编目人员眼里会有不同的认识,因而无法避免在关键词的描述上带有主观色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一些计算机工具,运用其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协助处理图像信息。如今某些智能图像识别软件已经能够分辨出带有人物头像的照片,并且根据图像的相似性进行归类整理,标识分析信息。假设在编目工作中也运用类似的智能技术,相关人员就不再需要对镜头图像做文字描述,这将有效地解决编目著录中的主观性问题,大幅提高编目工作的效率。

(三)编目队伍建设

音像资料编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根据广电行业的发展需要,未来的编目人员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良好的政治素养。作为媒体从业人员,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处理涉及敏感政治人物和事件的音像资料时,能够做到处理得当、不失分寸。二是专业的媒体知识。电视台的编目工作是为节目制作提供服务,因此熟悉节目生产过程、了解行业知识,是实现高质量编目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三是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编目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涉及节目的层次切分、标引著录、文字描述等多项任务。编目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思维逻辑、有条理的做事习惯,以及较好的写作技巧。四是丰富的学科知识。在编目过程中,会遇到涉及各个领域和行业的音像资料。具备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可以减少编目人员在陌生知识领域出错的概率,帮助编目人员用更专业的语言概括资料内容,让后期的检索系统更具专业性、权威性。

总之,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电视台编目人员素养,采用编目新技术,细化编目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电视台音像资料编目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电视节目生产服务。

[1]宋培义.数字媒体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2]胡丽英.论媒资管理系统中编目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3]苏筱璇.尊重用户检索习惯的媒资编目[J].视听纵横,2014(5).

[4]刘薇.大数据时代的媒资之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

猜你喜欢
音像编目资料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音像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