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高效互动“三忌”

2016-04-08 03:27龚俊波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

龚俊波

摘 要 主题班会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育形式,是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有效互动的最佳方式。但实际主题班会中由于部分班主任的不重视,在互动中存在表演、造假和肤浅等现象,导致班会效果大打折扣。

关键词 主题班会 表演式互动 造假式互动 肤浅式互动

主题班会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育形式,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常见的主题班会一般围绕一个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既培养人又巩固班集体良好班风的目的。然而,实际的主题班会中部分班主任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导致主题班会收效甚微。要想实现主题班会高效互动,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忌表演式互动,三忌造假式互动,三忌肤浅式互动。

一、忌表演式互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互动学习交流的愿望和需要,但参悟互动的意识水平和主动性却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寻睿智高效的班会教学策略、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互动。班主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同等地享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切忌以点代面、以好代差、以表面的互动掩盖实质的“灌输”。让主题班会成为班主任与少部分优秀学生的“表演秀”,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忌造假式互动

高效主题班会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必然是真实。只有真实的主题班会才能“接地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在互动环节上让学生思之有物、言之凿凿,才能真正从思想上和灵魂上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并付诸实践。然而,现实的主题班会互动中,部分班主任为追求班会的流利与顺畅,“精心”安排好互动情节,有的主题班会甚至多次“彩排”,这种表演性质的“造假”互动,以表面的“热闹”掩盖实质的“虚假”,导致许多学生并未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忌肤浅式互动

主题班会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要想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行为上意识到并做到,就需要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互动中,积极地促进学生参与互动,以教促学、以导促行、知行合一。然而,现实的主题班会互动中,许多班主任为达到所谓的“互动”,提出了大量肤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痛不痒,毫无意义和价值,结果导致学生兴趣乏然,不能真正让学生在互动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因此,班主任在准备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尤其是主题班会的互动环节时,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能力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主题班会的互动更加务实高效。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
用主题班会引领学生走向高考
友善价值观在高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渗透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提高初高中衔接期主题班会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高校主题班会的优化设计及其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
将社会实践活动融于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