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涉灾部门如何应对灾害

2016-04-09 02:22夏剑霺
生命与灾害 2016年1期
关键词:防汛台风演练

夏剑霺



2015,上海涉灾部门如何应对灾害

夏剑霺

2015年上海主要受到台风、暴雨、雷电、大风、高温等灾害的影响。与2014年比,影响上海高温天数、汛期降水量均增多,台风次数持平,强对流次数减少。灾害的发生对城市安全运行提出了考验。

2015年上海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

灾情总体情况

2015年上海自然灾害发生情况总体平稳,全年共计因灾死亡1人,因灾伤病1人,直接经济损失36 231.17万元。

气象灾害方面,高温天数、强对流次数低于近十年平均值,但是影响上海的台风次数和汛期雨量均高于近十年平均值,今年汛期共遭受19场暴雨侵袭和3次台风外围影响,尤其是“灿鸿”台风对全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海洋灾害方面,由台风造成的风暴潮和海浪影响较去年偏少,上海长江口海域共发生咸潮入侵3次,均出现在上半年冬春季。生物灾害方面,全市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害的自然发生程度总体为偏重发生;国内重大动物疫病病原更加复杂,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毒株日趋复杂,口蹄疫病原污染面较大。地质灾害方面,全市地面仍然维持微量沉降状态,全市平均地面沉降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市平均沉降量虽有所收窄,但不均匀地面沉降特征表现仍然明显。地震灾害方面,今年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总体偏弱,各项监测数据和参数正常。全年行政区域内发生有感地震0次。临近区域地震造成本区域有感0次。远距强震造成本区域有感1次。

突出情况

2015年第9号超强台风“灿鸿”于6月30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7月9日23时左右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6级),7月11日16时40分在浙江舟山朱家尖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中心最大风力14级)。7月12日0时左右,“灿鸿”在上海以东约100公里的海面上越过市同纬度地区,当时台风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上海中心气象台于7月10日9时12分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并于17 时45分更新为台风橙色预警,市防汛指挥部于9时17分发布防汛防台黄色预警信号并于17时更新为防汛防台橙色预警。

受台风影响,上海市出现了明显的风雨天气,10~12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测得数据的448个测站中,350个累计雨量达到50~100毫米,最大累计雨量为黄浦区复兴公园,达121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黄浦区、静安区、虹口等区。小时最大雨强为虹口区民晏站,达53.7毫米,接近市五年一遇的排水设施防御标准。同时,市区普遍出现7~9级大风,长江口区和沿江沿海地区风力达9~12级。台风期间,全市累计转移撤离18.2万人,船舶进港避风3千余艘,树木倒伏4.4万棵,农田受淹17万亩,50余条道路积水,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全市未出现因灾人员伤亡事故,城市运行总体平稳。

灾害面前,做好应急工作

进一步强化一案三制建设

首先,各涉灾部门通过部市合作、市区联动、部门联席等方式,积极创新体制改革试点,完急加密观测,共计7天,获得观测加密数据146组,584个数据。

地面沉降监测方面,市规土局按计划完成20口监测井、1座监测站监测标组设施、11组分层标组和4个基岩标的施工任务,并全部纳入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这些措施进一步填补了地面沉降监控盲区,提升了地面沉降监控能力。

动植物疫情监测方面,市农委积极开展草莓病虫害测报点的建设、水果主要病虫测报技术研究、瓜果经作病虫害发生普查以及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技术研究。这些研究实验,能有效分析病虫害发生规律,根据病虫发生趋势,拟定主要病虫防治意见,并在防治适期发布情报,并指导开展防治。

做好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工作

2015年,上海全市针对自然灾害,共发布预警次数159次,全年未发布红色预警,多为黄色和蓝色预警。针对灾情预警,全市年共启动应急响应64次,启动一级响应1次,启动二级响应9次,三级响应38次,四级响应16次。

加大宣教演练工作广度和深度

2015年,上海全市开展了模拟抢险集结演练、上海暴雨红色预警发布演练、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综合演练等综合演练,有效检验了部门联动机制。同时,各部门还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积极组织参与特种装备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等大型演练、下立交防汛应急处置专项演练、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项演练、自然灾害报灾模拟演练等专项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宣传教育方面,各单位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纪念日,以新闻媒体交流合作为媒介,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常态化的科普宣传。

专业培训方面,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发挥部门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一步保证了应急工作的质量。市民政局全年共开展11批次、1 366名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和鉴定。“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培训灾害信息员8 348名,超额完成全市培训灾害信息员8 000名的工作目标;市区两级植物检疫机构全年共举办各类疫情监测防控检疫技术和法规培训38期,培训人员1 689人次。

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1)推动上海民政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库的建设

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的要求与对上海实际物资需求的估算,上海市民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采用租用的方式,确定租用嘉定工业区娄陆路312号仓库,建设市的救灾物资储备库。目前,市民政局已经联合嘉定区政府,共同成立工作小组,具体研究改建方案,计划2016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2)完善救灾物资的常态储备

针对部分保质期比较短、需要经常更新轮换的物资,市民政局2015年与农工商超市集团签定救助物资代储代供协议,目前共协议储备八宝粥、饼干、方便面、国产常温鲜奶制品、火腿肠、面包蛋糕、肉类罐头和水等8类物资,满足市启动Ⅲ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10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天所必需的物资。根据上海市灾情特征以及区域特点,在崇明、普陀、金山、浦东、青浦和宝山安排储备点,以确保各区域发生灾情时,物资均能第一时间调拨、供应到位。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存在问题

1.防汛基础仍然较为薄弱

近年来,在应对暴雨、台风等灾害过程中,上海市防汛基础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市防汛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薄弱。目前上海市一线海塘专用岸段达标率比较低;防汛墙渗漏、坍塌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西部地区泄洪能力尚未得到明显改观,部分区县河道水系不畅、水面率不高、调蓄能力不足;市排水设施防御标准距离国家提出的新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下立交、居民小区积水问题仍然是当前的心腹之患。二是抢险物资不足。相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在出现大范围、超标准的强降雨时,现有的防汛排

措施和建议

猜你喜欢
防汛台风演练
首次演练
台风过韩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台风来了
台风爱捣乱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未雨绸缪演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