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与德国住宅小区的规划对比

2016-04-10 00:24
山西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住宅小区路线景观设计

梁 艳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谈中国与德国住宅小区的规划对比

梁 艳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从住宅形式、配套设施、道路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与德国住宅小区的异同点,分析了中国与德国住宅小区产生差异性的原因,旨在完善住宅小区的服务功能,使住宅小区的设计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

住宅小区,配套设施,道路设计,景观设计

0 引言

中国的住宅小区,由于人口密度大,通常以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居多,这与欧洲的低密度住宅形成鲜明对比。欧洲的城市规划有着悠久的历史,城市的肌理是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后的结果,其交通网络均以教堂和市政府为原点呈放射状或井里状向外发散。在欧洲有着这样的说法:“如果你迷路,只要找到教堂,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可以看出,宗教信仰,曾在欧洲的城市发展中占有过重要的位置。一个德国的教授曾经这样告诉我:“从一个城市的地图中,可以读出历史、经济、文化、人文等很多信息。”我国的住宅,从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开发呈现出规模化,类型化等特点,小区地块面积大,且容积率高,这样不仅优化了土地的使用效率,而且缓解了城镇化的压力。

1 住宅形式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德国的重建期,住宅量的发展是比较密集的,其住宅形式多以廊式、曲线、半围合为主,层数也以多层和高层为主。由于此时德国的汽车数量也急速翻了5倍之多,建筑师们开始研究,怎样让停车更方便接近住宅,因而这时的规划并没有注意到人车混合的安全隐患。直到80年代,住宅需求已基本满足,人们慢慢发现高层建筑不利于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因为高层的能源消耗较高,从而,将建筑方向转为中低层建筑,以联拼和独栋居多,而且人们对空间功能的需求开始细化和理性,设计师可以根据居住者自己的喜好和要求制定个性化住宅。政府从节地政策考虑,鼓励市区内住宅规划多以围合组团为主,德文称之为“Block”,这样沿城市主街道两旁住宅底层可以根据住户需要设计为商业或办公,2层和3层为居住,同时,围合的内空间又可以形成私人花园,满足了生活私密性的需求。这种布局形式,在欧洲较为常见,而我国较少采用。此时的德国建筑,已较少由国家调控,大部分进入市场化,所以这时的住宅开始呈现多样化,同时,工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德国的住宅审美,包豪斯风格开始风靡全世界,人们开始注重房屋的简洁实用性,对于没有使用功能的装饰开始逐步简化。

我国的现代住宅在20世纪70年代属起步阶段,人们第一次搬进了楼房,以5层或6层砖混较为多见。房屋性质大多为福利房,套型面积以50 m2~60 m2的小户型居多,但这使人们第一次体验到了全套住宅(指带有卫生间、厨房)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有了质的飞越。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不但吸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国情不断勇于探索创新。建筑结构出现了框架、剪力墙、框剪等诸多形式,这为我国的高层甚至超高层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住宅的形式也由小户型向大户型逐渐过渡,设计越发人性化,住宅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不断改善。90年代后出现商品房,住宅形式开始受市场调控,人们对居住空间有了更多要求:希望有充足的日照,因此将窗户改大,从而出现了飘窗、落地窗等;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要求冬天采暖,开始出现了新的采暖方式:如地暖、中央空调等。从1990年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15 m2增加到29 m2,现代住宅更多的是尊重科技和人文的需求,将国际化的生活体验带给客户。具体到设计上面体现为:车库、玄关、更衣间、书房甚至是早餐厅、家庭室、健身房、棋牌室、保姆间、内庭院、私人影院、酒窖、泳池等功能空间的设置配合消费群体提供最适宜的住宅,且设计也进入了智能时代:厨卫一体化;电控消防一体化、恒温恒湿系统等。看的出,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其住宅形式的变化都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配合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2 小区配套设施

一个社区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人生活的质量、居住的环境、情绪甚至是性格。所以一个精致的社区,应当合理分析人群结构,生活方式和习惯,社区氛围、户外活动、休闲场地、公共设施等诸多因素,整体的规划、交通流线、空间功能的布局应当层次条理清晰,绝不仅仅是两座楼之间种点绿植这么简单。

德国小区的规划和中国有大相径庭之处,现在的德国几乎没有几十万平方米的大型小区,公民可以向政府申请在已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新建或改建房屋,但房屋的密度、立面、建筑高度、市政等必须符合政府的规划要求。或者公民可以直接购买土地及土地上的房屋。而社区的配套设施,如学校、养老院、超市、医院、邮局等则由政府宏观调控,其功能范围也有要求:如养老院距离医院的车程要求不超过20 min,幼儿园距离居住区最远距离步行不超过15 min等等。居住区没有围墙和门禁,私人庭院则有简单的半围护。

中国的小区规划多为群体布置、密度高,且功能完善,大型小区一般配套有物业、幼儿园、小学、医务所、会所、超市、底商等。现代住宅小区不但满足了人们的住宅需求,而且强调满足居住环境的艺术感、安全性、私密性、绿化空间、交往空间等的需求。

3 私有空间与半开放空间

德国的土地是私有制,因此,德国的住宅如果没有主人的邀请,是连总统都不准进入的,他们强调空间的私有性。以别墅为例,无论是联排或独栋通常都有两个院子,前院与后院,后院为私有空间,由于私密性和安全性较高,可成为孩子玩耍,家庭聚会的场所。前院与道路相邻,且没有视线遮挡,一般就成为主人展示绿植的空间,它是半开放性质的,因此,如果主人没有及时除草、清理积雪、乱堆杂物等影响到其他住户的居住质量,邻居是有权举报的。而我们之前提到的“Block”形式,围合的内庭院则成为居民的半开放空间,除了可以提供公共娱乐、邻里社交、健身的空间,同时还满足消防扑救的功能。这与我国的半开放空间是相似的。

4 道路设计

德国和中国的道路设计基本相似:路网结构清晰,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可以达到人车分流的设计效果。路线规划大体分为:人行、车行和消防路线,且各种路线尽量减少交叉。其中人行流线又可细分为:住宅区人行路线、商业区人行路线(如果小区内有商业)、市政路人行路线等。车行流线则可分为:平时车行路线、商业车行路线、市政路线、小区出入口、地上停车场地、地下车库等。消防流线则可分为:平时车行路线、紧急车行路线、消防通道、紧急入口等。

5 景观设计

在我国,住宅景观设计有时会引入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因素,这与国外景观设计是不大相同的。中国园林讲究诗意与实景的结合,且善于将自然因素引入,比如自然风景构成以山、水为主要元素,成比例微缩后引入园林中组成构景,植物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北方多以灌木为主,优点是后期维护费用较低。南方则以乔木居多。整个景观画面讲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相互融合与呼应,且从总平面上要求控制轴线与主次的关系。

德国的景观大体分为古典与现代两大类,古典的景观设计比较注重对称与层次,但后期费用较高。现代景观设计多呈现随建筑形态分割的不规则的几何状,其主要意义在于连接建筑与外界的沟通,柔化建筑的棱角,让建筑与周围更自然的融合,而且与道路的连接大多为无障碍衔接,没有突兀的高差,减少路缘石、台阶的使用,让人感觉与建筑更亲和。

6 结语

小区是城市空间的延伸,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德国的住宅小区,还是中国的住宅小区,其规划和设计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住宅小区不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仅仅是理性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感性的设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On planning comparison of residential complexes in China and Germany

Liang Yan

(ShanxiArchitectural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13,China)

From the residential forms, supporting facilities, road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residential complexes in China and Germany, and analyzes some reasons for their differences, so a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complexes and mee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mands of people in the design.

residential complex, support facility, road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1009-6825(2016)05-0028-02

2015-12-09

梁 艳(1984- ),女,助理工程师

TU984.12

A

猜你喜欢
住宅小区路线景观设计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最优路线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原路返回』找路线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