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研究

2016-04-10 04:44顾园园
中学政史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态度中学价值观



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研究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顾园园

在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教学,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无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挥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但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难以实施。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统一认识,深化理解,将理论研究付诸行动。

根据当前国内历史教育界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认识,本文将对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进行细致的研究,探索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希望能为中学历史教师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发展。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基本原则

1.情境原则。

创设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历史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验原则。

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而且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将教学扩展到情感、人格等方面,营造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发展。

体验是现代学习理论的突出特点,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历史课堂教学。

3.层次原则。

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层次性,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此,教师可利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运用分析、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深化学生对历史的感知;通过体验、获取、探索与实践,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体现了感性与理性、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联系,能使学生关注民族、国家和整个人类的命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对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实现途径

1.突出情感目标。

情感因素分为显性情感因素和隐性情感因素,显性情感因素能使学生快速体验情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情感因素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反思和体验,感受历史发展的过程,获得情感的提升。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人物高尚的情操。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挖掘隐性情感因素。历史教材包含大量的隐性情感因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发挥隐性情感因素的作用,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2.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灌输与接受的关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一种平等、尊重、民主、自由、鼓励和帮助的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促进价值判断。

教师要利用有争议的事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价值判断、理性选择能力,使学生学会判断、决策和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时,教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猜你喜欢
态度中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在多解中学创新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态度决定一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