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育行

2016-04-10 07:01余婧
新班主任 2016年3期
关键词:纸屑桌椅扫地

□余婧



童谣育行

□余婧

童年不能没有童谣,对于童谣,孩子们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我精心创作并搜集大量的童谣,供孩子们吟诵,用童谣引导孩子们提高卫生意识和做卫生的能力。

吟诵童谣——承担责任

对于如何做卫生,一年级孩子似乎一无所知,无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我先确定值日生,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人一小组,每组轮流做卫生。为此,我量身定制了一首童谣,让孩子们反复吟诵,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责任意识。

值日生,来得早,

我把责任牢牢记,

先把地面扫干净,

再把椅子摆放好,

卫生洁具摆整齐,

老师见了心欢喜。

利用童谣进行常规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在吟诵童谣的过程中,慢慢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渐增强。

吟诵童谣——习得技能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他们根本不会做卫生。简单的扫地,却难倒了不少孩子。为了帮助孩子们掌握扫地技巧,我创编了一首童谣:

小笤帚,单手拿,

大笤帚,双手抓,

扫了星星扫月亮,

所有垃圾不见啦!

简洁的童谣,却能够帮孩子们快速掌握扫地的技巧。有段时间,我发现有些值日生能够团结协作,迅速把班级卫生做好,但有些值日生却不能分工合作。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合作,我又编了一首童谣:

做值日,要注意。

你摆椅,我扫地;

你擦窗,我拖地。

我们一起来努力。

合作也是一种能力。孩子们在传唱这首童谣时,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学会合作,提高了做卫生的效率。

吟诵童谣——养成习惯

由于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差,他们离开座位时,不能及时捡起地面上的纸屑,不能及时整理桌椅,因而教室常常是又脏又乱。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整理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要求孩子们在下课后,先捡纸屑、对齐桌椅,再玩耍。于是,我创编了一首童谣,把要求用童谣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醒孩子们。

铃声响,下课了。

先做准备再玩耍,

桌椅对整齐,

纸屑捡干净。

学校里的朋友多,

大家都要懂谦让。

不追逐,不疯跑,

老师夸我顶呱呱,顶呱呱!

令人欣喜的是,童谣引路还真有效,课间时,疯跑的孩子少了,调整桌椅和捡纸屑的孩子多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养成教育的效果得到巩固。

如今,我班教室的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着学校卫生方面最高荣誉的流动红旗常驻我们班,我们班经常被评为卫生模范班级,成为全校的楷模。

我庆幸自己能独辟蹊径,用童谣育行!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十七小学)

猜你喜欢
纸屑桌椅扫地
扫地机器人
高价办公桌椅让日本市长挨骂
“调皮”的纸屑
搬桌椅
会“跳舞”的纸屑
角落
会跳舞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扫地也能很诗意
扫地扫到树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