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筑的现状及远景发展研究

2016-04-10 06:35韩建强耿艳丽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四川水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不合理建筑农村

韩建强耿艳丽(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农村建筑的现状及远景发展研究

韩建强1耿艳丽2
(1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2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本文通过监管缺失、村民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依据不足、专业人员欠缺、灾难损失伤亡惨重、拆迁补偿不合理、农村建筑市场、补偿机制、及灾难损失等方面,论述了农村建筑的现状,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很多,农村的建筑管理、执行体系还有待完善。通过调查与了解,本文提出了延伸监管、加强宣传、提高安全隐患意识,提供指导方案,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危房、危基),规范补偿机制,规范垃圾处理,提高节能意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在目前,农村建筑涉及的点多面广,在加上复杂的中国国情、民情,中国农村建筑的改善,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关注、多方参与,逐步推进、逐步完善;在中国整体经济利好、国家领导人推行亲民政策的大环境下,农村建筑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景很光明。

农村;建筑;提高

一、农村建筑现状

1、监管缺失

因受中国复杂的国情、民情所限,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实施范围并未涵盖村级建筑,同时,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也为延伸至村级。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村整体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建设规模较小,住房形式单一,且经受了多年的考验,农村房屋建设问题未突显。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房屋建设规模增大,房屋形式也多样化(跨度加大、层数增多等),但相应的地基处理及主体结构形式与之不匹配,监管空缺,随之产生了许多安全隐患、质量隐患,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村民安全意识淡薄

因受国家教育机制、农村经济等的复杂国情所限,广大村民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水平空缺,且职能部门的监督、引导力度亟待加强,导致广大村民的房屋建设安全意识淡薄,只是沿袭以前的建筑形式,对结构的合理性、地基的稳定性的认识不足,买下了诸多不安全因素。

3、施工依据不足、专业人员欠缺

农村房屋建设无规范的图纸,大量建设只是参照、比对,本身地基、结构及布局的合理性无法保证。地基处理相对简单,有的甚至不处理,地基的承载力、基础截面尺寸、基础埋深更是无法保证。房屋建设已大量使用烧结砖,但只是设置少量的构造柱,圈梁设置严重不足,预制空心楼板还大量使用,不是完善的砖混结构,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差;随意加层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城中村,结构加层现象尤为明显。结构布局不合理,单一追求大空间、大跨度,但结构强度没有跟上,整体受力不合理;房间布局不合理,空间浪费严重;河北等农村地区房屋建筑讲究不留后窗,无法保证正常的通风、照明;无专业施工队伍及人员,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当地、甚至当村的农民,专业知识及经验欠缺,无法保证各环节、各工序的质量。施工材料(钢筋、水泥等)质量无法保证,农村的建材市场混乱,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是小作坊、黑作坊产的三无产品,材料最基本的性能、质量无法保证。

以上诸多原因,也产生了诸多安全、质量隐患。地基不稳、产生不均匀沉降,随之产生地面、墙面、屋面开裂、屋面漏水等安全、质量缺陷。结构不合理、整体稳定性差更是埋下了开裂、坍塌的质量、安全隐患。随意加层的危害,当然大家都心知肚明。结构布局不可理,封闭不严,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窗户设置不合理,日照度不足,只能采用灯具照明;目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体采暖设备也逐步投入,但因空间大、封闭不严、日照度不足,采暖效果很不理想,同时资源损耗严重(大部分还是燃煤型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显现。

农村的建筑垃圾量逐步增大,但并没有合理的处理方法,更没有配套的监管机制,随意堆放、排放的现象明显,更有甚者,为了减少垃圾处理成本,城市的建筑垃圾也流向农村,有些城市市郊农村的建筑垃圾已堆积如山,对农村乃至区域的环境不理影响也逐步突显。农村建筑垃圾的处理及监管机制亟待完善。

4、灾难损失伤亡惨重。

因农村建设的监管欠缺,建设条件复杂,房屋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在历次地震、地质灾害的报道中,一个个画面,一组组数字,结果已非常明了。农村的惨重损失与伤亡,大家都应该铭记在心,也是最惨重、最沉重的教训;更应该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应该制定相关的提升政策及制度,减少农村的财产、人员损失。

5、拆迁补偿不合理

1)偏远、不发达区域补助偏低、不到位、不合理、补助标准偏低、各级节流严重,影响到村民的基本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弄到老百姓屋架可归的地步,为了生存拒拆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城中村、待开发村补助畸形虚高。在中国地皮经济的大环境下,城中村、开发区等的拆迁补助也是水涨船高,有些为了拆迁进度,补助会更高,另外,所谓的“钉子户”漫天要价的现象也频频出现。给予应得的补助,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整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应该的,但是补助虚高也产生了许多“暴发户”、“大土豪”,滋生了这些村名的懒散、贪婪、优越的习性,只要已拆迁几辈子吃喝不用愁,还干嘛去工作、受累呢,着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分配不公的一种具体体现。

二、整改建议

1、延伸监管、加强宣传、提高安全隐患意识

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延伸监管,逐步规范农村建筑实施程序、规范农村建筑材料市场;逐步做到农村建筑有人管,规范管;同时,要加强农村建材市场的统筹管理力度,严打黑作坊、黑老板,确保农村建材的质量,因地制宜,逐步推行安全、环保材料,淘汰粘土砖、空心板等建筑材料。

2、提供指导方案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结合普勘、民情及当地地质情况、资源情况,制定出几套建设指导方案,包括地基处理、结构形式及布局等,供村民选择,使安全、环保、节能的建筑在农村能逐步得以推广,使农村建筑有据可依,使农村建筑的整体质量得以提高。

3、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危房、危基)

组织专门力量,对农村建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建筑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有些地址灾害频发、地基不稳的区域,提前动员搬迁、妥善安置;房屋结构不合理、安全隐患严重的房屋要逐步淘汰、拆除,使广大农民有个安全的家;着当然也需要各级政府的关注及经济支持。

4、规范补偿机制

国家指定的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并应有所提高,后续生活要有保证的基本补偿政策是好的,但也不能虚高。因此,应该还应逐步完善补偿制度,减少中间节流环节,严格、有效贯彻相关政策;同时,应制定相关政策(如限额补助),减少补偿畸形过高的现象出现,减少补偿产生的暴发户、土豪的出现,体现合理、公平、自立的补偿机制。

5、规范垃圾处理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广大农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妥善处理的机制,农村的环境将会越来越恶略;因此,在农村首先要制定垃圾存放点,改变随意倾倒垃圾的习惯,然后在集中处理,尤其是城中村、市郊村,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更大,应该逐步纳入市政处理范围。

6、提高节能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的“四节一环保”意识。在房屋建设及生活中逐步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规范农村的建筑宅基地管理,减少占用耕地建设房屋,合理规划整村建筑用地;因地制宜,选择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结合民俗民情,制定采暖方案,研制高效、节能,适合农村的采暖设备,并制定优惠政策加以推广,减少煤的用量,同时,要采取合理封闭措施,尤其是门、窗,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浪费。

上届中央政府,推行“三农”政策,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通过采取取消农业税、种地补助、家电下乡、村村通、新民居、新农村等优惠政策,使得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负担减轻,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交通得以改善,农村文化、娱乐设施逐步健全,广大农村整体面貌得以改善;相信在本届政府继续推行亲民政策的良好势头下,农村经济还会全面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及精神面貌会全面提高;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各级政府部门的投入加大及政策落实,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美好家园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G322

B

1007-6344(2016)04-0286-01

猜你喜欢
不合理建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