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之巅兮有修竹
——评蔡伟教授的写作指导课《你也能成为方文山》

2016-04-10 08:04金锦友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方文山艺术化情态

金锦友

(浙江省瑞安中学,浙江瑞安 325200)

尖峰之巅兮有修竹
——评蔡伟教授的写作指导课《你也能成为方文山》

金锦友

(浙江省瑞安中学,浙江瑞安 325200)

蔡伟教授每年都会给中学生上一两堂课。这些课在我看来都是值得品味再三的经典课,其中给我留下印像最深的当数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执教的一堂写作指导示范课。课题非常特别——“你也能成为方文山”,就凭这八个字,足够吊起听课师生的胃口,个个好奇、遐想、期待,可谓未进课堂,先生悬念。下面笔者从教学情态、教学理念、教学流程三个方面来分析这堂可为处于写作教学困境中的语文教师提供可操作“秘诀”的别具风格、生动有效的作文指导课。

一、教学情态:古竹新梢凌碧云

成熟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会逐渐形成带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情态,它因教师的思想、学识、修养、特长等的不同而不同。与众多教学名家不同,蔡老师是以大学教授兼中学特级教师的双重名师身份出现在受众面前,其教学情态独特且臻于完善。我们很难将其教学风格进行简单归类,他既有着如桂如兰的温馨、真切,又有着如松如柏的沉稳、厚重,也许用“古竹新梢凌碧云”来形容其教学境界会更加合适。蔡伟教授的课堂如竹般节节高升,激情飘逸,引学生攀向高远的写作之境。为使课堂产生吟风之竹趣,他一开始便以激情点燃全体学生的心灵。他上课展示的第一张PPT是古色古香的背景上呈现 11个质朴的汉字——“把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以此激励学生投入到写作学习的状态中。接着通过几个追问,逼出了“你也能成为方文山”的豪情,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梦想,强化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令学生意有惊疑又心向往之。为使课堂体现拔高之竹节,他先与学生共同解密方文山的歌词特点,接着指点明确、具体的写作路径,使学生有迹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学生的写作信心与兴趣步步上升。为使课堂体现高雅之竹韵,他引领学生现场写作、呈现作品后及时点拨激励,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功体验,而他在字词推敲、音韵把握、词句运用以及其他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处理上均给予幽默而善意的指导,化流行歌曲之俗音为自然生成之雅韵,显得高端有效。为使课堂体现凌云之竹气,他创造性地与学生同写同乐同吟同唱,他当场示范下水作文,令人赞叹,他还以浑厚而略显沙哑的男高音演唱自己的作品,令人惊艳。总之,短短的40分钟,他协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心中的意境,写出心中的情思。蔡伟教授的写作课是语文的,也是诗意的,更是艺术的。“古竹新梢凌碧云,却喜长年衍万竿”,他追求的是具有高雅的语文教学情态的艺术化语文的课堂。

二、教学理念:翠涌青围别有天

蔡伟教授上的是一节课,展现的是其数十年的功底。他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展了“流行歌曲介入写作教学的实验”,其后一直没有中断探索,充分显示了其课堂教学理念之新颖而接地气。他尝试揣摩优秀歌词中凝练文雅、灵活变化的语言艺术(其中的重要一类便是这节课呈现的饱含古诗词韵味的语言艺术),读诗(词)写文,化诗(词)为文,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堂课,我们听的不只是“课”,还有“课”背后的教学理念。“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其内隐的教学理念,择要有三。首先,写作课不应“为赋新辞强说愁”,而应让学生情真意切地写作。它不是凭空造作的,而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如这节课中写作体验时提供的“游子归来”“送别友人”等写作情景)下,带着生活感受,运用准确、生动、凝练、文雅的语言描绘画面,传递情思的。其次,写作课不应陷入自生自灭的“无为”状态,它更需要巧妙点拨、创新设计的“有为”环节。这节课,学生集中有效的写作实践也足以证明中国古老的文字(古诗词)值得继承、发扬,值得借用、化用。再次,写作课不止“技术”,也要“艺术”。这节课“译词—组句—演绎”写作学习三环节逐级递升,水到渠成,技术层面的指导可谓精巧、到位。但作为艺术化语文的倡导者,蔡伟教授的写作课又“进乎技矣”,他以自己上课的激情鼓动学生写作的热情,以写作素材的文学味引动学生写作的文学感,以自己的才气激发学生写作的才能,以课堂结构、课堂氛围的艺术性带动学生写作时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三、教学流程:竹枝节节迎风啸

语文课堂教学是经过设计的外化于学生并支持其内部学习的流程。蔡伟教授的这节课,教学流程设计科学,落实到位,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基于学生现状的起点。上课之始,通过口头调查,学生对写作是“怕”的,对“也能成为方文山”是缺乏信心的。因此,蔡伟教授强调“写作其实很快乐”,并通过与学生共同解构方文山歌词的特点,探寻快乐写作的方法,他帮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从新树立写作的信心。二是运用前后连贯的节点。这节课由几个显著的创意环节构成,由“译词”而“组句”,由“组句”而“演绎”,各个教学节点前后衔接,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移用而化用,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节节递升。三是借助有效调节的支点。蔡教授既以学生的现场作品为支点,以肯定其优点为主,以指出其不足为辅,正面导向,去芜存菁;又以自己的优质作品和动情演唱为支点,有效调节,引导、激发学生朝着更高的写作境界进发。四是流向智慧生成的终点。在反复循环递升的写作实践中,蔡教授引领学生在言语揣摩、训练、习得中逐渐流向言语智慧的生成的终点,学生的表现不时有令人惊喜之处,这节课对他们的影响必将是长远而有益的。“竹枝节节迎风啸,高质辉辉抱节长”,相信长期在这样的写作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最终的成功。

感性的教学情态、理性的教学理念、灵性的教学流程,既是蔡伟教授本堂课的基本特点,也是他倡导艺术化语文的出发点。虽然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在与学生生活体验的接洽度上、在点评修改的深入性方面还称不上尽善尽美,但其“读、思、写、唱”整合一体的艺术化写作课堂的独特魅力却表露得淋漓尽致。尖峰之巅兮有修竹,仰之弥高兮知己之不足,多听这样的课,我们的写作教学一定能够升得更高、走得更远,最终成就新课程与新教学之新境界。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方文山艺术化情态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爱尚传媒打造大型诗词音乐综艺 周杰伦方文山加盟
把镜头对准自己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
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我的人生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