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影响产值降利好因素价格涨两极分化促变革

2016-04-10 15:54
上海化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品价格产值峰会

峰会影响产值降利好因素价格涨两极分化促变革

上海化工行业2016年8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经济运行概况

8月份,上海市6个重点工业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 726.85亿元,环比增长7.52%,同比增长11.5%,其中,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4.36亿元,环比下降5.11%,同比下降4.4%,在上海市6个重点工业行业中占比14.7%;1~8月份,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 075.29亿元,同比下降1.6%。

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对6家主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跟踪,8月份,6家企业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5.76亿元,1~7月累计工业总产值1 281.94亿元,同比下降10.89%;7月份完成销售产值191.85亿元,环比基本持平,1~7月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 269.85,同比下降10.69;7月份实现利润19.94亿元,1~7月累计实现利润115.27亿元,同比增长55.60%。

8月份上海化工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根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对6家主要企业跟踪分析,8月份,上海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于9月4日在浙江杭州召开G20峰会,为确保大会顺利举行,国家采取了严厉的管控措施,影响了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二是进入8月份,受石油价格波动和化工企业停产、限产影响,石化产品价格出现持续走高的态势,致使石化企业效益大幅攀升;三是石化产品价格呈现两极分化态势,石油及石化产品价格节节攀升,传统基础化工产品价格涨势乏力。

(1)G20峰会影响凸显,石化企业减产、限产,甚至停产,产能大幅萎缩,产值急剧下降

为确保杭州G20峰会顺利召开,上海市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实行相应管控措施,石化市场供应端由此受到影响,纷纷采取装置停产检修、限产减产、减少危化品公路和水路运输等措施,为G20峰会保驾护航,由此导致8月份化工产品减产、化工品运输受阻、库存高企;受此影响,化工市场产品紧俏、价格上涨。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对6家主要石化企业生产情况分析,8月份,6家石化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华谊集团下属10家企业或限产、或减产、或停产检修;金山石化的部分装置和高桥石化在上海化工区内的装置也采取了停产检修及限产、减产措施,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6家石化企业除了上海化工区工业产值同比基本持平以外,其余5家企业的产值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呈2位数下降态势。另外,因国内市场成品油产量过剩,销售困难,为了避免产能空置,金山石化通过增加代加工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由于代加工产品只计加工费不计产值,因而产值同比减少20多亿元。8月中旬开始,又因2号常减压及配套装置检修,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30%,也是金山石化8月份产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2)石化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停产、限产导致价格走高,石化企业效益大幅攀升

2016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也导致石化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从8月初开始,G20峰会的召开,受限产等因素影响,导致原本传统淡季的化工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行情持续近一个月上涨,目前仍未见调整迹象。据“化工在线”《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走势显示,从7月初以来的调整走势持续到8月10日,化工价格指数(CCPI)从3 850点回落至3 820点后一路上行,截至8月底,CCPI徘徊在3 940点附近,上涨近150点,涨幅为5.4%。产品价格上涨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攀升,据统计,6家企业1~8月份利润除宝钢化工外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石油加工企业利润涨幅更猛,金山石化涨幅92.07%,上海化工区涨幅67.52%,高桥石化利润增长9.03亿元(该公司去年基数太低,不具可比性)。

(3)利润增长两极分化,石油加工类产品高歌猛进,化工产品涨势乏力

石油价格上涨是一柄双刃剑。8月份,上海石化行业仍保持两极分化现象,表现为石油加工类产品价格高歌猛进,化工产品涨势乏力。除了石油加工类产品价格上涨外,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产品涨幅明显,如上海化工区的TDI和MDI价格涨幅居各类产品涨幅之首。而化工产品价格则涨幅乏力,原因主要是,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加上近期煤炭供给侧改革拉动煤炭价格上涨(8月份气化煤价格环比上涨11.8%,同比涨幅12.92%;动力煤价格环比11.5%,同比涨幅13.2%),加剧了化工产品的两极分化。8月份与华谊集团相关的原料价格环比涨跌互现,其中,气化煤、动力煤等5种产品原料价格上涨,F22等4种原料价格下跌,由此带动6种产品价格上涨,4种产品价格下滑。从统计数据看,似乎上涨的产品多于下跌的产品,但与2015年同期相比,甲醇、醋酸、丙烯酸及丁酯价格下滑幅度仍分别达到10.94%,21.36%,1.92%和13.33%,呈现化工产品价格仍呈负增长。金山石化尽管石油加工类产品价格增幅较大,但是化工类产品价格有升有跌,且跌幅大于涨幅,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0.8%,其中成品油价格下降12.4%;化工类产品下降6.0%;塑料制品下降11.1%;合成纤维制品下降14.6%。使得8月份主体产品计算产值的平均价格环比下降5.9%,1~8月同比下降10.8%。高桥石化受企业搬迁和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8月份的利润只有3 000万元,呈现陡崖式下滑态势。

根据8月份生产情况和产品价格走势分析,后市对石化市场谨慎看多。主要是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供给侧改革刚起步,全球整体消费并未好转,国内外有效需并未增长。投资、出口都处于低潮期。9月乃至第四季度石化行业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

产品及原料市场行情分析

甲醇:进入8月份,由于供给侧改革推升煤炭价格上涨,促使占比63%的煤制甲醇企业成本抬升,甲醇价格振荡格局明显。随着国际甲醇市场缓慢复苏,甲醇进口屡创新高,1~7月我国共进口甲醇515万t,较去年同期增幅为64.11%,这对国内甲醇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从下游消费情况来看,甲醇需求萎缩幅度最大的是传统需求,其甲醛和二甲醚对甲醇的需求量大幅度下滑。而在新兴消费领域中,甲醇制烯烃的经济性下降,在低油价背景下的甲醇制烯烃项目的经济性受到影响。2016年我国将有近1 000万t甲醇新增产能投放市场,增量主要在下半年集中释放。由此,我国甲醇供给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后4个月将面临新增产能集中投产以及部分停车装置可能重启的压力。整体来看,甲醇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

醋酸:进入8月份后,受G20杭州峰会影响,华东地区大部分醋酸装置停产检修,产量下降,加上甲醇市场价格上涨,由此推动醋酸价格上涨,这一波行情进一步影响到了9月份。G20杭州峰会在9月上旬结束后,部分需求释放,且运输会恢复正常,因此后市场需求预期会有提升。总体来看,后市原料甲醇支撑有限,醋酸供应面预期提升,下游需求面略有恢复。整体上,醋酸市场并无明显亮点,从基本面上看,市场预期倾向于供过于求。因此,后4个月醋酸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丙烯酸及酯:下半年,国内丙烯酸丁酯市场价格加速上涨。上游原料价格整体上涨,丙烯酸丁酯厂家亏损压力进一步加大。厂家装置开工不足,价格稳中有涨。因华谊集团下属的丙烯酸公司浦东原址逐步停产搬迁,华东市场产品锐减,促使华东市场高位运行,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现货供应不足,原料价格上涨提高定价空间,交易者询货活跃,经销商心态向好,出货十分顺畅,价格加快上涨。国内其他市场也呈市场货源紧张,价格继续上涨的态势。从后市来看,随着价格连续拔高,下游买家观望心态上升,但在货源不足与成本支撑强劲带动下,丙烯酸及酯行情有望继续维持高位运行。

烧碱:目前,国内烧碱市场价格小幅震荡上行,价格波动有限。国内市场整体平稳运行,市场货源充足,下游需求面表现尚可,厂家走货情况基本顺畅。从8月份开始,华东地区受G20峰会影响,部分厂家装置关停,导致市场价格表现坚挺;下游厂家多以刚需采购为主,厂家库存合理,短期内市场行情维持淡稳。国内原盐市场维持窄幅调整行情,原盐市场需求端未有改善,厂家新增盐量减少,库存充足,市场走货情况一般。华东地区部分厂家装置关停,销售终端出货情况表现一般。9月份后下游企业复工情况趋好,对烧碱市场起到支撑作用。在环保审查、停车检修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烧碱产能扩张势头得到控制,行业供需出现向好迹象。

原油:自8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在以沙特、俄罗斯为首的产油国积极响应于9月份举行的冻产会议,极大的刺激了原油多头信心,国际油价开启疯狂上涨模式。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将在46~48美元/桶之间震荡。从市场分析,8月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有过一次下调,但在原油暴涨的带动下,整个8月份成品油市场均处于上调预期中,国内主营成品油价格表现坚挺。8~9月份地方炼油企业装置检修较多,成品油低价资源供应减少,主营单位销售压力有所缓解。9月下旬产油国冻产会议召开后,国际原油市场对产油国达成冻产协议保持较高预期,加上沙特、伊朗等国家积极响应,短期内国际油价保持坚挺。同时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10月份成品油需求仍有较大上升空间,预计10月份成品油市场将继续上涨。

乙烯:近期,亚洲地区乙烯市场现货需求减弱,亚洲乙烯市场价格持续下滑,市场动荡,需求不稳。原油价格的动荡不停给予乙烯市场一定的成本冲击。乙烯市场由于货源增加价格下跌,下游聚乙烯市场价格自8月份以来持续下滑,下滑幅度约为4.28%,石化厂家库存充足,厂价下调打压市场。另外,整个市场还处于需求不旺的困境,贸易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心态不稳,下游采购气氛清淡,后市难有太大起色。后市预测,上游原油价格呈震荡下行趋势,下游聚烯烃市场价格持续低位震荡,需求未有起色,预计乙烯市场价格压力较大,10月份乙烯市场价格或将小幅走低。

综上所述,8月份本市石化行业受杭州G20峰会影响,产值大幅下滑,但随着峰会结束,产值大幅下滑的态势会有所好转;8月份石化产品价格上涨,具有偶然性,一是G20峰会影响,二是石油价格波动刺激,三是原料价格上涨带动,但此次价格上涨并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红利,其上涨的基础并不扎实,上涨格局也不稳定。8月份产品价格呈现两极分化,也客观反映了石化产品的结构不合理,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市场运行不合理。9~10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克服市场疲软、经济不稳定的挑战,是本市石化行业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杨盛平)

猜你喜欢
产品价格产值峰会
企业产品价格信息
2021年8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企业产品价格信息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历届峰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