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6-04-11 07:5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4期
关键词:所学教学活动意识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陈 珊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陈 珊

只有不断地创新,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才会兴旺,才会发展。为此,我们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种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必须从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抓起,让他们有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有创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行为。这不但关系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更是关系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怎么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要鼓励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质疑问难。有了疑问,学生才有数学学习的动力,才能促使他们开动脑筋进行有效的数学探索活动。善于提问,是学生数学学习不断深入的反映,是他们的数学思维在不断地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提出个性化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其次,精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性和多向性。就此,我们应该用心引导学生打破数学学习常规,多角度思考问题,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揭题后,我引导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经过思考后提出: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它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性质有关联?它有哪些运用?这些问题,正是这节要研究的重点,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这样的提问,他们从上课一开始就紧扣了知识的重难点和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他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学习,他们在自己的问题驱动下,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这样不但能使他们有效地获取新知,还能使他们质疑问难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得到提升。现在笔者根据自己平时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精心创设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使学生“想问”

数学疑问,它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始。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去刨根问底,给他们时空去发表个性化见解,提出富有特色的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数学课堂上要想让学生们进行数学质疑,就应当使质疑活动成为学生自己内在的需求,我们必须精心给他们创设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促使他们不得不“疑”。比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说出数字来考老师:这些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结果,我很快说出了哪些数是3的倍数,哪些不是,同时让学生笔算验证。这样就促使学生产生好奇,产生疑问:老师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呢?有什么诀窍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非常想问,究其因得益于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用心营造数学教学活动的氛围,使学生“敢问”

学生学习心理的安全感,是他们进行积极主动数学学习和良好的数学思维发挥的先决条件。在数学学习心理安全的前提下,能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他们会心情舒畅地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乐于进行数学思考,敢于针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第一,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放下架子,与学生真正实现心理上的“零距离”,建立数学课堂新型的师生关系。第二,要有“容错”的肚量,当学生提问出错时,我们应心平气和地给学生指点、提示,同时抛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给他们以肯定和欣赏。事实上,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老师的鼓励或赞赏,他们会信心百倍地投入积极的思考,促使他们不懈地追求,同时能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毫无顾虑地进行数学质疑活动。

如教学这样一题时:将一根塑料管锯成4段用15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将它锯成同样的8段,用多长时间呢?结果大部分学生回答是 30分钟。此刻,我耐心地“赞成”了学生的这个答案,同时鼓励他们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进行质疑。此刻,我目光扫遍全班,发现一个性格比较内向但善于思考的学生,他在嘀咕。于是,我走近他,轻声对他说:你有什么怀疑吗?可以大胆地讲讲。这个孩子,犹豫了一下,勇敢地站了起来:老师、同学们,我不同意是“30分钟”,我认为应该是35分钟。此刻,我眼前一亮,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到讲台上去,做个小老师说给大家听听。那个孩子终于兴奋起来,走到台前很有礼貌地说:大家好,我献丑了。我是这样想的:锯成4段,要锯3次,平均每次5分钟,锯成8段,要锯7次,用35分钟。同时,他画了图。其他同学听了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我肯定这个孩子,我表扬了他的质疑精神并号召都向他学习,同时说我也相信大家都能这样,就这样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三、细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好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但要让所有的学生想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敢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还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质疑,去探寻并发问。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时空,让他们多说、多显露自己的数学思考,培养他们勤于提问的习惯。如教学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关键是让学生讨论竖式结尾的余数到底该不该加0这个问题,并通过猜想、论证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把问题的答案科学地概括出来。

四、尽心教给学生数学质疑、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当使学生明确:不会问,就不会进行数学学习;会问,才会有进步、有发展。事实上,笔者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存有“三怕”,一怕质疑后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进程而被老师批评,二怕质疑不成功被其他同学笑话;三怕质疑的问题没有价值,被其他同学瞧不起。

针对如此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第一做好榜样,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自己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模仿性;第二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正面问,可以反面问;第三采取“拾级而上”的原则,让学生学会逐步加深的提问方法,学会一步紧一步,一环套一环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使提问有价值、有意义、有代表性。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他们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行为,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所学教学活动意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