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探究,让初中数学课堂更精彩

2016-04-11 08:23江苏省盱眙县第六中学余太猛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同类项内角三角形

江苏省盱眙县第六中学 余太猛

突出探究,让初中数学课堂更精彩

江苏省盱眙县第六中学 余太猛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初中学生实际,与教学改革的精神一致,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探究来获取知识。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心理学研究认为,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素质教育的强推下,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探究式学习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他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强调探究式教学时,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突出强调探究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与独立思考的空间。

一、贴近生活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可以寻找到数学的踪影,数学的学习其实是在体验生活。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是源于生活的启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解读,也可以体验生活的来之不易。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加法”时,就可以利用足球赛事在生活中的影响力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杯是热门的话题,中国女足也是中国人备受关注的对象,教师可以列举在初赛、半决赛、决赛中与中国比赛的国家,在半决赛中的德国队与美国队、加拿大队与澳大利亚,在决赛中的德国队与瑞典队。教师要设定一些情景,让学生观赏一些比赛录像,促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这六场足球比赛的情况,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相关提示,借用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知识来讲解这场赛事的情况。贴切生活的实例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调动数学课堂沉闷的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冲突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在正确的指导下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教学,给予课堂更多的灵活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思维上的突破与进步。

例如,在学习“一次式的加减”时,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都有初步的认知,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有差别,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特定方案,创设问题情境,抓住同类项的定义,如3x与1-2x是不是同类项,顺藤摸瓜,此时计算3x+(1-2x)等一系列问题就方便许多,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去括号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对学生的思想都有一定的冲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一些疑难困惑都迎刃而解,过程有点艰难,但是学生发挥了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在数学的海洋里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可以试着举一反三,在学生掌握了如何去括号的基础上,让他们加强巩固与理解,从而有更好的认识。

三、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数学教学中问题无处不在,它的存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欲望。时代的飞速发展使社会更需要全方位人才,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在原有的问题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挑战性,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来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问题更好地诠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外角和”时,大多数教师会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总结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这个定理。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给予他们更多挑战的机会。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每个学生都牢记在心的定理,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知识,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度,学生在得出结论后并说出理由。这个问题足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欲望的指引下更好解决问题。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实际,教师不能一味注重挑战的难度而忽视实际的出发点,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

四、遵循认知规律探究,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学生可以通过眼睛对事物有着更好的记忆与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应遵循认知规律,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差异,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多样化教学满足同学们多样化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的挖掘,满足个性化学习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引对角线的方式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接着让学生探究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设想更多的方案,满足更多个性化的学习。从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着手,在内部的中心找一点,试着利用辅助线计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师有意地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教师应开放式教学,同时需要保证不能降低课堂效率,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讨学习。

总之,数学的学习需要探索,在探索中才会有所发现。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多角度探究知识,满足他们多样化学习要求。这样,学生就会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从而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1]黄文水.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4(43).

[2]赵云.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4(09).

[3]耿光飞.浅谈初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上),2015(04).

猜你喜欢
同类项内角三角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学习同类项 口诀来帮忙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认识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