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孵化器到助推器

2016-04-11 11:02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工会
当代工人·精品C 2016年1期
关键词:鞍钢鞍山创建活动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工会

鞍山钢铁公司通过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一大批特色突出的创新工作室围绕生产经营任务,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解决了一项项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个技术成果,极大激发了一线职工的创新创效潜能,为鞍钢创新发展不断提供技能人才储备和智力资源。

一、把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自主创新的“孵化器”,构建良性发展格局

2012年3月22日,正值“鞍钢宪法”发表52周年纪念日,鞍钢集团举行了“李晏家创新工作室”和“李新林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标志着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在鞍钢正式启动。至今,鞍山钢铁公司已有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69个,其中鞍钢集团级3个,鞍山钢铁公司级12个,厂级54个。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中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鞍山市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目前拥有核心成员817人,下设创新小分队290个、创新小组342个。共组织开展技术革新4710项,获得发明专利139个、实用新型专利320个,累计创效3.7亿多元。职工创新工作室在现场技术培训、技术攻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广、技能传授、学习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广大职工搭建了自主创新、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新平台,谱写了鞍钢职工自主创新的崭新篇章。

二、注重发挥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突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鞍钢特色

鞍山钢铁公司坚持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组织体系、活动体系,不断激发和调动职工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的热情,使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呈现出鲜明的鞍钢特色。

一是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彰显了“鞍钢宪法”新的时代内涵。享誉中外的“鞍钢宪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两革一化”(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是鞍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要求,大力弘扬“鞍钢宪法”精神的生动实践。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鞍钢职工不畏艰辛、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创造的优良品质得到充分展示,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方面新的创造成果层出不穷,以新时期“工人革新家”李晏家、“当代发明家”李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鞍钢职工创新人才茁壮成长,营造出了人人愿意创新、人人参与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突出典型领军和群众参与,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劳模、高技能人才等领军,并以其名字命名,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业务或操作方面的专长,以点带面,加速职工创新进程。同时,我们重视激发广大职工的自主创新潜能与热情,把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创新创效新平台,以推动职工科研创新、课题攻关、发明创造、技术交流、技能培训以及培养后备技术力量为目的,吸引广大职工踊跃参与,职工创新工作室驱动力越来越强,覆盖面越来越广。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作用,鞍钢有越来越多的职工把创新当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追求,为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而刻苦钻研,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而不懈努力。

三是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为职工创新工作室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公司制定下发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规范了管理职责、创建管理、运行管理等办法,明确了有核心带头人、有创新团队、有攻关项目、有创新成果、有场地经费等“五有”创建条件,为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提供了政策、制度支持。创新工作室采取公司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管控模式,公司及各单位层面分别负责各级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与管理。为拓展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力、辐射力,工会、人力资源部、科技质量部等部门各司其责,发挥优势,积极为创新工作室的发展提供指导,创造条件。工会注重抓好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并加大对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每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投入3万元建设经费。各部门主动作为、高效协同、资源与信息共享,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着力“四个拓展”,探索职工创新工作室发展新趋势

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要想发挥得更加充分,需要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统筹协调规划,丰富创新工作室功能,着力“四个拓展”,让创新“孵化器”真正变为创新“助推器”。

一是着力由一线职工为主向一线职工与科技人员相结合拓展。一方面,通过选取合适的科技人员逐步融入到创新工作室,利用科技人员理论素养优势,融合创新工作室的资源、信息、设施等条件,开展项目研究、论证、推广、应用,促进技术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加快创新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的总结、申报、推广,迅速提高现实生产力,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工作室内部充分利用高技能人才的资源优势,发挥“教、带、培”的教育平台作用,加强工作室成员对外交流学习和培训研讨,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使职工创新意识更强,创新技能更精,创新实践活动更丰富。

二是着力由单一性向合作性拓展。随着各个创新工作室的发展壮大,应当充分利用各创新工作室优势资源,建立各创新工作室团队合作机制,突破区域、专业等诸多限制,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多出绝招,促进创新成果加速孵化出壳、迅速转化应用,切实创造出一批价值大、成效好、有分量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

三是着力由解决一般问题向解决重大课题拓展。应当不断提升创新工作室的定位,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融入现场程度深、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高等优势,安排各创新工作室主动提出并参与较高层面的重大课题研究,紧紧围绕企业重点项目、关键技术岗位和重点生产环节,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真正把创新工作室纳入产、学、研相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中,使创新工作室在解决企业技术难点、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中发挥作用,成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四是着力由重点创建向普及创建拓展。一方面,要增强创建意识,特别是提高非主体单位对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重要性的认识,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单位积极主动开展创建活动,使工作室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提高覆盖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应当更加充分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的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劳模和高技能人才参与到创建创新工作室活动中,用他们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职工加入到创新行列中,强化团队效应,传播先进创新理念,练就高超技术技能,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一线职工岗位创新的舞台,素质提升的“摇篮”。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推动职工自主创新的强力引擎。鞍山钢铁公司将更加注重发挥职工群众主力军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持续推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着力打造更多的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优秀团队,把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为公司战胜当前困难,实现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量。工

猜你喜欢
鞍钢鞍山创建活动
鞍山烈士纪念馆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鞍钢成功试制高等级双面汽车O5板
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山企业在鞍钢成立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
鞍钢“五老”学雷锋 捐资助学十八载
春风吹来尽芳菲——鄂州市审计局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鞍山的新突破
鞍钢高强汽车用钢研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