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究竟有多火?

2016-04-12 03:49
上海工运 2016年1期
关键词:职工战略

大数据,究竟有多火?

新闻概览

近年来,一个叫“大数据”的名词火了。相信大多数职工都听过它,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有些职工觉得大数据太高端,跟自己没关系,其实不然!殊不知,大数据就在我们每一位职工的身边。

外企白领“大数据”下的一天

早晨7点30分,在陆家嘴一家外资银行工作的Jack像往常一样开车去上班。路上,利用手机地图的提示,他避开了交通拥堵路段,这是大数据的功劳。

上午10点左右,正忙碌准备客户资料的Jack发现手机铃突然响了,拿起手机一看,是一个来自外地的陌生号码,手机上软件显示该号码被218人标记为“骚扰电话”,Jack按下拒接键。其中原理在于,手机中的某款软件可收集全国手机用户所做的“骚扰电话”标记,记录在数据存储中心。

下午2点,Jack需要外出开会,由于要带的资料太多,Jack想到使用移动硬盘,但大量资料从电脑复制到移动硬盘上速度很慢。同事Mark马上建议:“直接把资料上传到云盘啊!”原来,这又是一项已被普遍应用的大数据技术——云存储。

晚上8点,工作了一天的Jack回到家打开电脑登录淘宝网,天冷了他想为自己买件羽绒衣。由于之前浏览过类似的商品,Jack一打开电脑,网页上自动跳出了此类商品的广告。大数据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根据你最近的浏览和搜索记录,分析你当下的需求,同时根据你曾经买过的商品价位,分析你的消费水平,二者结合,从而进行针对性非常强的推销。

这,就是Jack生活在“大数据”下的一天。

大数据改变职工生活

就像Jack一样,不经意间,其实许多职工已然生存在“大数据”时代下:凡事都可用数据说话,去过哪些地方,走了多少路,消耗了多少能量,喜欢看的书和电影,潜意识里的想法,都可以用数据准确预知;而生活中也出现了各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新鲜事物,就连我们吃饭用的筷子,据说也赶上了大数据的班车,可以用来鉴定地沟油……

目前,大数据已经在服务于普通职工。在企业里,通过它企业不光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还可以分析职工动态,从而做出更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于职工本人而言,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自身求职优劣势,可以知道哪里待遇更高,可以参加更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当然,目前的数据大多是在即时通信过程中,包括电话、短信、微信、邮件、浏览网页等,通过人的手和口产生。而随着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的进一步融合,未来的数据将更多地来源于大量传感器。届时,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还将进一步渗透到职工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大数据上升至国家战略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驱动”成为新的全球大趋势。许多国家竞争战略正从对资本、土地、人口、资源、能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大数据颠覆性地改变经济形态、国际安全态势、国家治理和资源配置模式,引发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而数据开放与共享成为推动各国大数据发展的使能器。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该《纲要》明确,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提出推行国家大数据战略。

猜你喜欢
职工战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摄影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职工违规操作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战略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