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研究

2016-04-12 15:33马普查
经营者 2016年24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马普查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研究

马普查

财政专项资金是保证项目顺利执行的关键,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目标不明确,使得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缺乏完整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机制,使得绩效评估的不准确;没有健全的法律保障;缺乏一定的奖惩机制等。因此,本文首先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同时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财政专项资金 绩效管理 问题 建议

一、前言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借鉴,将研究对象锁定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上,进而有利于促进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

二、简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概念

所谓财政专项资金,指的是上级人民政府向本行政区域以及本级人民政府拨付的,用来发展相关的公共事业、社会管理、社会保障、政策补贴以及经济建设等的专项资金。通常来说,财政专项资金是作为单位预算的一部分进行管理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财政专项资金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财政支出方式之一,影响重大。所以,提高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重视程度,将财政专项资金作为重要管理对象显得尤为重要。

绩效管理,指的是根据相关的绩效信息制定一个统一的绩效目标,然后根据绩效目标对资源进行配置和排序。作为管理者的管理工具之一,绩效管理能够有效地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实现管理目标。通常而言,绩效管理包括五大部分,一是绩效计划,二是绩效实施,三是绩效评估,四是绩效反馈,五是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这五大部分互相促进、融合,共同组成了影响绩效管理的主要因素。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指的是根据绩效管理理论、方法,进行公共财政管理的实践工作,这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目前,这一理念已经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因此,将其运用于我国的财政资金专项管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调整,对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问题的分析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是实现财政专项资金安全性的有效保障,同时还能够增大其相关效益,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保障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手段。但目前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并不完善,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计划不完整、落实不到位,这使得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最终成果并不明显,十分不利于财政资金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提高对管理目标的重视程度,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时,要在对资金和项目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且有助于财政资金发挥最大价值的管理目标,然后根据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将计划落实到位,最终获得理想的绩效管理目标,得到最大的投入回报。

(二)缺乏完善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制度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始于西方国家,发展和研究历史悠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并对实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在西方国家的绩效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我国在绩效管理制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这使得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漏洞,不能够完全指导实际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对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指导作用。

(三)缺乏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法律保障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是我国的新型财政资金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发展。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和安全,制定相应的法律与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国目前在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法律保护方面仍然欠缺,传统的绩效管理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在新型的管理模式推行的过程中,法律保障体系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成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四、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保证绩效管理工作顺利执行的前提。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目标分为效益性和安全性两大部分,所以在建立评价体系时,我们可以以这两大部分为主要切入点,将资金效益和资金安全作为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在建立评价体系时,为了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一是保证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计量性,当评价体系具备可计量性之后,更便于应用于实际工作,且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和数据更容易获得和分析,进而避免主观推测带来的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二是确保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有效监管的可靠保证,所以,确定评价指标之前一定要经过仔细的衡量与分析,将精确、全面的指标用于绩效评价的标准。

(二)重视制度的保障性作用

可靠的制度能够保证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促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科学合理。首先,相关单位要从战略规划角度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全方位部署;其次,将制度落实到位,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切实落实,避免主观臆测行为的发生;最后,建立专业的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小组或组织机构,实行严格的财政资金管理、审核与监督机制。

(三)建立一系列的辅助管理机制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影响着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科学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因此,除了上文提及的管理制度,还应该通过其他方面规定和制度的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机制。首先,应该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原则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是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其次,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监督管理规定和标准,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指标体系进行制定和更新。最后,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按照工作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以避免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出现偏差等问题的发生。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辅助制度外,还可以通过法律规定、绩效管理结果的运用机制等手段实现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五、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有利于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对我国财政资金使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并根据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虽然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研究起步晚,但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期待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宁夏固原市泾源县财政局)

[1] 李加兵,张红,王锦.行政机关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7).

[2] 徐守讯,林惠.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与监督探析[J].财政监督,2006(5).

[3] 张文丽.浅谈财政支出绩效监督[J].金融发展研究,2009(5).

[4] 王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国际比较与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