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撬动学校教育的变革

2016-04-12 03:05杜时忠
中国德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素养学校

杜时忠

今天,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较一下网络传递与学校传递,可以发现在内容、形式、传递者、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互联网都把学校教育“甩下几条街”。就传递内容而论,学校教育传授的主要是人类的间接经验,而网络传递则是多元并存。就传递形式来看,学校教育主要局限于语言传递(教材的书面语言和师生的口头语言),而网络传递则是“声光化电”无所不包。学校教育的传递者主要是教师,而网络的传递者包括影视明星、政治人物、普通大众等。学生在学校里选择权是有限的;但在网络世界里,他是主人,一切听任他的自由选择。

然而,当今的教育学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模式,却是建立在几百年来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的,有其显著特征,如知识中心、科层管理、规模化等,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的公共性、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的终身性等要求。试想,如果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可以得到比学校更高质量的教育、更高品质的发展和更有意义的生活经验,那么,学生还有必要到学校接受教育吗?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互联网就这样把学校教育逼到生死存亡的边缘!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学校要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改弦易张,既要超越工业时代的局限,又要正视网络时代的挑战:做网络所不能做的;网络能做的,学校要做得更好!

据我所知,在美国,有上百万的儿童在家学习,在网上学习,不用每天到学校,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被称之为HOME-SCHOOL;在我国,已有几千的学生尝试自主教育、互助教育,根本不必听任学校课程计划的摆布。这些说明了什么?预示着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2014年9月4号,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于“三十八年不变”的高考制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时间表。为此,教育部于2014年12月启动了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我参与了其中的一个课题组。这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以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这可以看作是我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应对。无论学校,还是互联网,其对学生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其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核心素养。谁做得更好,谁就将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素养学校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